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振专利>正文

复合改性淀粉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207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改性淀粉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其制备方法为先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复合淀粉中培育再对经过发酵的复合淀粉采用超高压处理,得到所述复合改性淀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改性淀粉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由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定方法所得到的复合改性淀粉,具有白度高、黏度高的优点,将其掺入面粉后制得的面条具有良好耐煮的性能并且煮制后的面汤澄清度较高。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改性淀粉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淀粉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改性淀粉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淀粉的改性技术主要面临两个瓶颈:一是使用和食用的安全性;一方面是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性。化学改性是时间上最早、应用程度最广泛的淀粉改性手段,但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大量化学试剂可能会对人体及生态环境造成程度不一的有害影响,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开发以及生产。而淀粉的物理改性和酶处理改性是近年来淀粉改性加工中最有前景的两种手段。渗透压处理、多重深度冻融和臭氧处理的改性方法皆可能得到具有多种性质及用途的改性淀粉,这些淀粉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工业中。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单一改性手段已经很难满足消费者们日益增加、花样繁多的需求,多重改性方法的联用应呼声而出现,它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反应速率、有效节约生产成本、并能大量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各种新型改性淀粉。现如今,淀粉的复合和改性处理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还有更多的方法、手段以及技术正等待着相关从业者们的探索和挖掘。
[0003]现有技术中,人们常在面粉中添加玉米淀粉来增强面条的韧性和口感,但获得的增韧效果有限,并且,如若添加量过大反而使得面条脆断;现有技术中还常在面粉中添加土豆淀粉以使面条获得光泽度优良、口感顺滑的面条,但由此也会导致面条在煮制时溶解度增大而使得面汤浑浊,亟待一种新型技术的出现以使其得到完美解决。
[0004]专利CN201610138993.8提供了一种利用超高压爆破技术生产高粘度、高取代度羧甲基木薯淀粉的方法,采用氢氧化钠破坏木薯淀粉颗粒的结晶区域,在高压均质机的超高压下,淀粉分子充分溶胀碱化,疏松淀粉颗粒,制得高粘度、高取代度羧甲基木薯淀粉,但是所得淀粉的粘度过低,而且也没有解决提升白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改性淀粉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复合改性淀粉,其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0008]T1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复合淀粉中发酵,得到预处理复合淀粉;
[0009]T2对预处理复合淀粉采用超高压处理,粉碎后过筛,得到所述复合改性淀粉。
[0010]优选的,一种复合改性淀粉,其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0011]T1在32

38℃、湿度为75

85%的环境中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复合淀粉中发酵22

30h,得到预处理复合淀粉;所述发酵菌液、复合淀粉的质量比为1:(60

80);
[0012]T2对预处理复合淀粉采用超高压处理,粉碎后过500

800目筛,得到所述复合改性
淀粉。
[0013]最优选的,一种复合改性淀粉,其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0014]T1在35℃、湿度为80%的环境中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复合淀粉中发酵25h,得到预处理复合淀粉;所述发酵菌液、复合淀粉的质量比为1:70;
[0015]T2对预处理复合淀粉采用超高压处理,粉碎后过600目筛,得到所述复合改性淀粉。
[0016]所述发酵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地衣芽孢杆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培养后得到所述发酵菌液;所述培养液由葡萄糖、葡萄糖酸锌、余量水组成。
[0017]优选的,所述发酵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地衣芽孢杆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培养30

40h后得到所述发酵菌液;所述培养液由质量分数为5

9%的葡萄糖、质量分数为0.2

0.4%的葡萄糖酸锌、余量水组成;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接种量为104‑
105CFU/mL。
[0018]最优选的,所述发酵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地衣芽孢杆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培养36h后得到所述发酵菌液;所述培养液由质量分数为8%的葡萄糖、质量分数为0.35%的葡萄糖酸锌、余量水组成;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接种量为105CFU/mL。
[0019]所述复合淀粉为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小麦淀粉、甘薯淀粉、菱角淀粉、莲藕淀粉,荸荠淀粉中的至少两种。
[0020]优选的,所述复合淀粉为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按质量比(1

4):(1

4)的混合物。
[0021]最优选的,所述复合淀粉为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按质量比1:1的混合物。
[0022]所述超高压处理的条件具体如下:
[0023]R1压力大小为560

580MPa,保压时长为22

28min;
[0024]R2加压介质为改性乳酸乙酯和/或无水乙醇;
[0025]R3所述加压介质和复合淀粉的质量比为(8

11):1;
[0026]R4加压完毕后,离心,然后静置,倒掉上层清液,取沉淀、用无水乙醇清洗,干燥。
[0027]优选的,所述超高压处理的条件具体如下:
[0028]R1压力大小为560

580MPa,保压时长为22

28min;
[0029]R2加压介质为改性乳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按质量比(1

3):(1

3)的混合物;
[0030]R3所述加压介质和复合淀粉的质量比为(8

11):1;
[0031]R4加压完毕后,以12000

15000rpm的转速离心3

6min,然后在15

25℃静置25

35h,倒掉上层清液,取沉淀、用无水乙醇清洗,在52

58℃、78

83kPa的条件下干燥4

6h;所述沉淀和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2

17),清洗流速为150

200mL/min。
[0032]最优选的,所述超高压处理的条件具体如下:
[0033]R1压力大小为570MPa,保压时长为25min;
[0034]R2加压介质为改性乳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按质量比2:1的混合物;
[0035]R3所述加压介质和复合淀粉的质量比为9:1;
[0036]R4加压完毕后,以15000rpm的转速离心5min,然后在20℃静置30h,倒掉上层清液,取沉淀、用无水乙醇清洗,在55℃、80kPa的条件下干燥5h;所述沉淀和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5,清洗流速为170mL/min。
[0037]所述改性乳酸乙酯的制备方法为:
[0038]C1将乳酸乙酯、磁性氧化铁混合并均质处理,得到溶液A;
[0039]C2对所述溶液A进行磁场/通电联合处理,得到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改性淀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T1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复合淀粉中发酵,得到预处理复合淀粉;T2对预处理复合淀粉采用超高压处理,粉碎后过筛,得到所述复合改性淀粉。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改性淀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T1在32

38℃、湿度为75

85%的环境中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复合淀粉中发酵22

30h,得到预处理复合淀粉;所述发酵菌液、复合淀粉的质量比为1:(60

80);T2对预处理复合淀粉采用超高压处理,粉碎后过500

800目筛,得到所述复合改性淀粉。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复合改性淀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地衣芽孢杆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培养后得到所述发酵菌液;所述培养液由葡萄糖、葡萄糖酸锌、余量水组成。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复合改性淀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淀粉为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
申请(专利权)人:李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