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级野生蛎菜粉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64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品级野生蛎菜粉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线,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先经过揉切机对新鲜的野生蛎菜进行滚动冲洗和切断,获得基本无污泥的小片蛎菜,且长度≤5cm的蛎菜片占比≥75%;再将小片的蛎菜投入现有的上浮下沉式清洗机的清洗池内,密度小的杂物、小片蛎菜和密度大的杂物彼此分开形成上、中、下三层,收集中间层清洗干净的蛎菜并进行离心脱水、打散;接着,进行干燥护色:将打散后的蛎菜片进行护色、干燥,得到干燥的且呈绿色的干燥蛎菜;再接着,再次打散并采用磁吸方式去除蛎菜中的金属杂质,并风选风筛分级蛎菜中的轻、重杂物;最后经色选去除蛎菜中的异色杂物,得到食品级野生蛎菜粉。得到食品级野生蛎菜粉。得到食品级野生蛎菜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级野生蛎菜粉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绿藻加工工艺领域,尤其是一种食品级野生蛎菜粉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海蛎、海带、紫菜养殖为福建沿海渔民最主要的三大经济支柱。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介绍:“中国牡蛎加工业年产值虽然只有200亿元,创造的附加值高达120亿元。2018年福建牡蛎总产量高达211.72万吨,占全国牡蛎总产量中占比41.20%”。野生蛎菜(也称为“青海苔”)依附于牡蛎壳上生长,如此巨大的海蛎产量也随之带来了野生蛎菜产量的大幅增长,因此,蛎菜是目前福建沿海生物量最大的藻类植物。
[0003]《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中记载“蛎菜(Ulva conglobata Kjellm),别名猪母菜(福建平潭),亦称海白菜、海青菜,日本商品名称为青
のり
、青海苔,为绿藻纲石莼科石莼属的裂片石莼海洋植物,分布浙江至广东海南沿海”。 蛎菜有海洋蔬菜之美誉,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钾、镁、钙)和微量元素(铁、“锌、碘),铁含量最高,叶绿素、维生素A含量和生物碘的含量高,是陆生植物所无法比拟的。并且,《本草拾遗》中记载“石莼生南海,附石而生,似紫菜色青”,主“味甘无毒,入水,利小便”。《本草纲目》中也记载有“出闽浙者,大叶似菜”,故也名海青菜。有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利水降脂等功效”。
[0004]但由于野生蛎菜生长在中潮带以上、带有沙土的岩石上或石沼边缘,生长时间长,且在避风海域生长,吸引了小鱼、小虾,聚集在蛎菜藻体外,并且,野生蛎菜最长时有1米多长,宽3

5cm,因此,野生蛎菜常缠绕大量的漂浮物稻草、小泡沫及小鱼、小虾、小贝壳、泥沙等杂物,同时,其他不同颜色的海藻占比也很高(3

10%),这与相对干净的紫菜、海带不同。并且,采用传统的人工采集、人工清洗、人工挑拣、压榨脱水或离心脱水、自然日晒(或热风烘干)的加工方式,人工清洗和挑拣的成本与蛎菜洁净程度成正比,因此,人工成本很高,并且,蛎菜中的小泡沫及小鱼、小虾、小贝壳、泥沙等小颗粒杂物清除难度大,即便人工清洗和挑拣清除效果依然不理想;同时,蛎菜原本呈绿色,自然日晒(或热风烘干)后得到的蛎菜通常会变黄,无机盐(如:卤化物、硫酸盐、磷酸盐、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钠等)含量高达38.9%,而粗蛋白却不超过10%,营养价值一般。
[0005]申请公布号为CN 107981155 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海藻的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去除海藻中的杂质和残根,得到净制后的海藻;(2)将步骤(1)得到的净制后的海藻进行切割;(3)将步骤(2)切割后的海藻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2):1混合,10~30℃下进行一次清洗。但是,蛎菜等海洋绿藻藻体富含藻胶,切割后的蛎菜片段粘度大,容易粘接成团,加上,蛎菜表面带有污泥,进一步增加蛎菜的粘性,使得部分小泡沫、稻草、小泡沫、小鱼、小虾、小贝壳、小沙粒等杂物附着在蛎菜藻体外甚至包裹在成团的蛎菜藻体内,依然难以有效去除这些杂物;此外,漂浮物稻草、杂藻、小鱼、小虾、小贝壳等杂物还是需要在步骤(1)中通过人工挑拣去除,依然存在人工成本高以及挑拣难度大、效果差的问题。
[0006]申请公布号为CN 107467689 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海洋绿藻清洗装置,包括清
洗池,所述清洗池内沿其长度方向布设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为筛网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上方沿其输送方向水平间隔架设有搅拌装置;第一传送带的下传动带下方水平设置有数根曝气管,所有曝气管均与高压气体产生装置连通,每根曝气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数个气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曝气管布设于第一传送带的上传送带与下传送带之间,从曝气管上气孔出来的高压气泡快速向上“窜动”,从海洋绿藻的缝隙中穿过时,气流与水流的交替运行使得水流对海洋绿藻进行冲刷,促进海洋绿藻与杂物的分离,同时,能使细小藻体向上浮,泥沙往下沉,同时搅拌装置对海洋绿藻进行打散,有利于气泡从海洋绿藻表面均匀导出,从而实现将海洋绿藻中的泥沙和鱼虾、小贝等水产动物尸体清洗干净。但是,对于野生蛎菜来说,其中包裹缠绕的杂藻、泥沙、鱼虾、贝类、白色泡沫等杂物很多,仅采用上述单一的海藻清洗设备无法将包裹缠绕在藻体内部的杂物完全去除干净,并且,需要事先通过人工选择性的将杂藻、稻草、破碎贝壳、鱼虾等易于缠绕藻体的杂物挑拣出来,依然存在人工成本高以及挑拣难度大、效果差的问题。
[0007]基于上述的野生蛎菜清洁度低以及现有加工技术加工后的蛎菜营养价值一般的问题,导致当地渔民通常仅仅将新鲜蛎菜用作动物饲料或肥料,且每年仍有数以万吨的鲜蛎菜白白浪费在海域里,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此外,由于目前蛎菜加工的成本控制与洁净度之间难以达到一个平衡,而食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关于“食品”的定义: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的洁净度要求极高,尤其是出口食品,其通常要求食品的洁净度要达到一级以上的水平,根据国家水产行业干海带标准SC/T3202

2012,一级:水分≤18%,泥沙杂质≤2%;二级:水分≤19%,泥沙杂质≤3%;三级:水分≤20%,泥沙杂质≤4%),消费者购买需要用自来水浸泡再清洗。现有的“人工挑拣杂物+冲洗”的海藻清洗方式所制得蛎菜的泥沙杂质通常在3

5%,即清洁度只能达到三级水平(即饲料级水平),所以,目前市场上尚未看到以蛎菜为主要原料的食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食品级野生蛎菜粉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不仅提高了蛎菜清洗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所制得的蛎菜中的泥沙、白色泡沫、杂藻、鱼虾等杂物均能够彻底去除,洁净度达到了供人类直接食用的水平,大大解决了野生蛎菜量多且不好处置影响海洋环境的问题,具有极大的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
[0009]一种食品级野生蛎菜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去除污泥和切断:采集新鲜的野生蛎菜,并投入揉切机内;经过揉切机对新鲜的野生蛎菜进行滚动冲洗和切断,获得基本无污泥的小片蛎菜,且长度≤5cm的蛎菜片占比≥75%;(2)上浮下沉去除杂物:将步骤(1)获得的小片的蛎菜投入现有的上浮下沉式清洗机的清洗池内;密度小的杂物、小片蛎菜和密度大的杂物彼此分开形成上、中、下三层;经过上浮下沉式清洗机清洗之后,收集中间层清洗干净的蛎菜并进行离心脱水、打散;(3)干燥护色:将打散后的蛎菜片进行护色、干燥,得到干燥的且呈绿色的干燥蛎
菜;(4)筛选:再次打散并采用磁吸方式去除步骤(3)获得的蛎菜中的金属杂质,再风选风筛分级蛎菜中的轻、重杂物,最后经色选去除蛎菜中的异色杂物,得到食品级野生蛎菜粉。
[0010]本专利技术首先通过揉切机进行污泥的清洗,野生蛎菜在经过揉切机时进行揉搓洗快速去除污泥以及表面胶液,同时,蛎菜藻体被切断形成小片段,不仅简化了操作步骤,并且,从揉切机中捞出的小片段蛎菜能够干净去除污泥且粘度也大大降低;接着,小片段蛎菜再依次经现有的上浮下沉式清洗机根据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级野生蛎菜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去除污泥和切断:采集新鲜的野生蛎菜,并投入揉切机内;经过揉切机对新鲜的野生蛎菜进行滚动冲洗和切断,获得基本无污泥的小片蛎菜,且长度≤5cm的蛎菜片占比≥75%;(2)上浮下沉去除杂物:将步骤(1)获得的小片的蛎菜投入现有的上浮下沉式清洗机的清洗池内,密度小的杂物、小片蛎菜和密度大的杂物彼此分开形成上、中、下三层;经过上浮下沉式清洗机清洗之后,收集中间层清洗干净的蛎菜并进行离心脱水、打散;(3)干燥护色:将打散后的蛎菜片进行护色、干燥,得到干燥的且呈绿色的干燥蛎菜;(4)筛选:再次打散并采用磁吸方式去除步骤(3)获得的蛎菜中的金属杂质,再风选风筛分级蛎菜中的轻、重杂物,最后经色选去除蛎菜中的异色杂物,得到食品级野生蛎菜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级野生蛎菜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切机包括外壳体、设置于外壳体内的内壳体、设置于内壳体内可相对于内壳体进行自转的中心转轴、固设在中心转轴外周壁上的数个搅拌叶片以及用于向内壳体内注水的进水管,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围成一环形腔体,所述与环形腔体水平对应的内壳体的一段周壁为筛网结构,环形腔体的底部设有污水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级野生蛎菜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揉切机的单个搅拌叶片厚度为0.2

0.4cm,中心转轴的转速为200

350转/分,揉切时间为5

25mi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品级野生蛎菜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揉切机的揉切时间为5

8min。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品级野生蛎菜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揉切机的单个搅拌叶片厚度为0.2

0.3cm,中心转轴的转速为200

300转/分,揉切时间为5min。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友宁陈友宏陈灿坤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海兴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