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紧度可调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04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松紧度可调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包括外壳、感应器和亲肤带,所述外壳的上端连接有显示屏,且外壳的下端设置有感应器,所述外壳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横杆,且外壳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腕带,且第一腕带的右侧设置有带孔块,所述第一横杆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二腕带,且第二腕带的前端设置有短杆,所述短杆的左侧连接有齿块,且齿块的内侧连接有衔接杆,并且衔接杆的外表面连接有亲肤带,所述亲肤带的左端连接有凸块。该松紧度可调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在穿戴之后,便于对腕带的松紧度进行小幅度的调节,在腕带不小心损坏后,便于对其进行更换,便于进行透气,提高佩戴的舒适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紧度可调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
本技术涉及穿戴式脉搏监测器
,具体为一种松紧度可调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经常健身的人们,要想随时知道自己的脉搏跳动情况,就需要一种穿戴式的脉搏监测器,常用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常用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在穿戴之后不便进行松紧度的调节,不利于更换损害的腕带,不便于进行透气,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松紧度可调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紧度可调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常用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在穿戴之后不便进行松紧度的调节,不利于更换损害的腕带,不便于进行透气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松紧度可调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包括外壳、感应器和亲肤带,所述外壳的上端连接有显示屏,且外壳的下端设置有感应器,并且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槽口,所述外壳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横杆,且外壳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腕带,且第一腕带的右侧设置有带孔块,并且第一腕带的中部开设有孔洞,所述第一横杆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二腕带,且第二腕带的前端设置有短杆,并且短杆的上端设置有旋转盘,所述短杆的左侧连接有齿块,且齿块的内侧连接有衔接杆,并且衔接杆的外表面连接有亲肤带,所述亲肤带的左端连接有凸块。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杆与第一腕带螺纹连接,且第一腕带与槽口构成卡合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腕带与第二腕带关于外壳的中心轴对称分布,且第一腕带与第二腕带的外表面均呈蜂窝状结构。优选的,所述短杆的外表面开设有槽状结构,且该槽状结构与齿块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衔接杆与第二腕带转动连接,且衔接杆与凸块构成缠绕结构。优选的,所述孔洞在第一腕带的中部等间距分布,且孔洞的内径大小小于凸块上端的外径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松紧度可调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在穿戴之后,便于对腕带的松紧度进行小幅度的调节,在腕带不小心损坏后,便于对其进行更换,便于进行透气,提高佩戴的舒适程度;1、通过短杆与齿块啮合连接,有利于通过转动旋转盘来控制衔接杆的转动方向,限制衔接杆的转动,从而提高了稳定性,衔接杆与亲肤带缠绕连接,便于对松紧度进行小幅度调节,进而提高佩戴的舒适程度,从而提高了灵活性;2、通过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分别与第二腕带和第一腕带螺纹连接,便于第一腕带与第二腕带的安装与拆卸,进而便于对其更换和清洗,从而提高了实用性,孔洞在第一腕带的中部等间距分布,便于进行控制佩戴时的松紧程度,从而提高了灵活性;3、通过第一腕带与第二腕带的外表面均呈蜂窝状结构,便于在佩戴的过程中进行透气散热,进而提高了使用者在佩戴过程中的舒适程度,从而提高了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显示屏;3、感应器;4、槽口;5、第一横杆;6、第二横杆;7、第一腕带;8、第二腕带;9、带孔块;10、短杆;11、旋转盘;12、齿块;13、衔接杆;14、亲肤带;15、凸块;16、孔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松紧度可调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包括外壳1、显示屏2、感应器3、槽口4、第一横杆5、第二横杆6、第一腕带7、第二腕带8、带孔块9、短杆10、旋转盘11、齿块12、衔接杆13、亲肤带14、凸块15和孔洞16,外壳1的上端连接有显示屏2,且外壳1的下端设置有感应器3,并且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槽口4,外壳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横杆5,且外壳1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横杆6,第二横杆6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腕带7,且第一腕带7的右侧设置有带孔块9,并且第一腕带7的中部开设有孔洞16,第一横杆5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二腕带8,且第二腕带8的前端设置有短杆10,并且短杆10的上端设置有旋转盘11,短杆10的左侧连接有齿块12,且齿块12的内侧连接有衔接杆13,并且衔接杆13的外表面连接有亲肤带14,亲肤带14的左端连接有凸块15。如图1和图2,第二横杆6与第一腕带7螺纹连接,且第一腕带7与槽口4构成卡合结构,有利于第一腕带7的安装与拆卸,进而便于更换和清洗,从而提高了灵活性,如图1和图2,第一腕带7与第二腕带8关于外壳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且第一腕带7与第二腕带8的外表面呈蜂窝状结构,有利于进行在佩戴过程中进行透气,进而提高佩戴的舒适程度,从而提高了舒适度。如图3和图4,短杆10的外表面开设有槽状结构,且该槽状结构与齿块12啮合连接,有利于通过旋转盘11控制衔接杆13的转动方向,限制衔接杆13的任意转动,从而提高了稳定性,如图2,衔接杆13与第二腕带8转动连接,且衔接杆13与凸块15构成缠绕结构,有利于控制腕带的松紧程度,进而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从而提高了灵活性,如图2,孔洞16在第一腕带7的中部等间距分布,且孔洞16的内径大小小于凸块15上端的外径大小,有利于适用手腕大小不同的佩戴者,从而提高了实用性。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松紧度可调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时,首先,将外壳1置于手腕的上方,使感应器3与手腕贴合,显示屏2朝上方,然后再使凸块15穿过带孔块9的内侧,将凸块15与第一腕带7中部开设的孔洞16进行卡合,穿戴式脉搏监控器即佩戴完成,通过转动旋转盘11,带动短杆10进行转动,齿块12也会随之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二腕带8转动连接的衔接杆13进行转动,衔接杆13会对亲肤带14进行缠绕,达到小幅度调节松紧度的目的,通过旋转第一横杆5与第二横杆6,使第一横杆5和第二横杆6分别与第二腕带8和第一腕带7脱离连接,将第一腕带7与第二腕带8分别从槽口4中向外侧抽出,即完成拆卸,通过显示屏2可查看脉搏的实时状况,通过感应器3可监测脉搏的情况,通过第一腕带7与第二腕带8上设置的微型孔可进行透气,提高舒适度,这就是该松紧度可调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的使用方法。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松紧度可调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包括外壳(1)、感应器(3)和亲肤带(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连接有显示屏(2),且外壳(1)的下端设置有感应器(3),并且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槽口(4),所述外壳(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横杆(5),且外壳(1)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横杆(6),所述第二横杆(6)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腕带(7),且第一腕带(7)的右侧设置有带孔块(9),并且第一腕带(7)的中部开设有孔洞(16),所述第一横杆(5)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二腕带(8),且第二腕带(8)的前端设置有短杆(10),并且短杆(10)的上端设置有旋转盘(11),所述短杆(10)的左侧连接有齿块(12),且齿块(12)的内侧连接有衔接杆(13),并且衔接杆(13)的外表面连接有亲肤带(14),所述亲肤带(14)的左端连接有凸块(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紧度可调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包括外壳(1)、感应器(3)和亲肤带(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连接有显示屏(2),且外壳(1)的下端设置有感应器(3),并且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槽口(4),所述外壳(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横杆(5),且外壳(1)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横杆(6),所述第二横杆(6)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腕带(7),且第一腕带(7)的右侧设置有带孔块(9),并且第一腕带(7)的中部开设有孔洞(16),所述第一横杆(5)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二腕带(8),且第二腕带(8)的前端设置有短杆(10),并且短杆(10)的上端设置有旋转盘(11),所述短杆(10)的左侧连接有齿块(12),且齿块(12)的内侧连接有衔接杆(13),并且衔接杆(13)的外表面连接有亲肤带(14),所述亲肤带(14)的左端连接有凸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紧度可调的穿戴式脉搏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力中吴波戚怡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广东湛江海洋医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