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26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8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包括下支座板、支座体和上支座板,支座体固定连接在下支座板上侧,上支座板固定连接在支座体上侧,支座体用于在地震时发生形变分散能量,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还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与外板均为圆筒状,外板位于内板外,外板与内板有间距,内板上端与上支座板下侧面固定连接,外板下端与下支座板上侧固定连接。在发生地震时,支座体会发生形变,内板会抵接在外板上,若支座体竖向形变过大时,内板下端会抵接在下支座板上,外板上端会抵接在上支座板上,内板与外板结构稳固,限制了支座体的形变程度,减小了支座体因形变过大而损坏的可能性,从而达到了提高隔震橡胶支座稳固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技术介绍
传统的抗震技术是把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地基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但抗震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隔震橡胶支座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隔震橡胶支座是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增加隔震层,安装橡胶隔震支座,从而使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软连接,隔震橡胶支座能够隔离或消耗地震的部分能量。参照图1,现有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具体结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5617574U的技术专利,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包括下支座板1、支座体2和上支座板3,下支座板1水平设置在地基上,支座体2固定连接在下支座板1上侧,上支座板3固定连接在支座体2上侧,建筑的上部结构与上支座板3上侧连接,支座体2用于在地震时发生形变分散能量。在使用过程中,支座体2使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为软连接,在发生地震时,由于上部结构相对地基发生移动,因此上支座板3相对下支座板1产生水平或竖向移动,此时支座体2发生水平或竖向形变,支座体2会在震后恢复原状,从而减小上部结构和地基在地震时因为应力发生损坏的可能性。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地震比较严重时,上部结构相对地基可能会发生较大的移动,在支座体2的形变超出一定限度后,隔震橡胶支座会损坏,此时上部结构会发生较为严重的损坏,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隔震橡胶支座稳固性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隔震橡胶支座稳固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用于安装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包括下支座板、支座体和上支座板,下支座板水平设置在地基上,支座体固定连接在下支座板上侧,上支座板固定连接在支座体上侧,建筑的上部结构安装在上支座板上侧,支座体用于在地震时发生形变分散能量,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还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与外板均为圆筒状,内板与外板均竖直设置在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外板位于内板外,外板与内板有间距,内板上端与上支座板下侧面固定连接,内板下端与下支座板有间距,内板上端与外板下端有间距,外板下端与下支座板上侧固定连接,外板上端与上支座板有间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发生地震时,由于上部结构相对地基发生偏移,因此上支座板相对下支座板产生水平或竖向移动,此时支座体会发生形变,若支座体水平形变过大时,内板会抵接在外板上,若支座体竖向形变过大时,内板下端会抵接在下支座板上,外板上端会抵接在上支座板上,内板与外板结构稳固,限制了支座体的形变程度,减小了支座体因形变过大而损坏的可能性,从而达到了提高隔震橡胶支座稳固性的目的。优选的,所述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设置有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地震发生时,支座体会发生形变,部分弹簧会被拉伸,所以弹簧会给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恢复原状的拉力,从而达到了增大支座体在形变后恢复原状的能力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外板内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座体水平形变较快时,内板撞击外板会经过橡胶垫的缓冲,橡胶垫使内板撞击外板的速度减小,此时内板与外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减小,从而达到了减小内板与外板的被损坏的可能性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外板与下支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减小了外板相对下支座板发生形变的可能性,使支座体水平形变过大但内板未与外板抵接的可能性减小,从而减小支座体损坏的可能性,达到了提高隔震橡胶支座稳固性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外板上端与内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座体竖向形变过大时,外板上端与上支座板抵接时中间隔有橡胶条,内板下端与下支座板抵接时中间也隔有橡胶条,橡胶条硬度远小于内板与外板的硬度,因此减小了内板与外板对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的破坏程度,从而达到了延长橡胶支座的使用寿命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内板与支座体的间距和外板与内板之间的间距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板抵接在外板上前,支座体与内板接触的可能性减小,从而减小了支座体由于抵接在内板上形变的可能性,达到了减小支座体损坏的可能性的目的。优选的,所述支座体包括橡胶柱和钢板层,橡胶柱内沿竖向间隔设置有多层钢板层,钢板层与橡胶柱硫化成型,橡胶柱中部固定插接竖直铅芯柱,铅芯柱穿通每层钢板层,橡胶柱上端与上支座板固定连接,橡胶柱下端与下支座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材料的阻尼较小,橡胶柱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无法恢复的变形,在橡胶支座中插入铅芯柱后,可以得到一个紧凑的隔震装置,橡胶支座的弹性复位功能会比较好,从而减小了支座体发生变形后无法恢复的可能性。优选的,所述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上均开设有多个螺栓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孔方便上支座板与上部结构进行连接,同时方便下支座板与地基连接,方便操作人操作。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内板与外板,减小了支座体因形变过大而损坏的可能性,达到了提高隔震橡胶支座稳固性的目的;2.通过设置弹簧,达到了增大支座体在形变后恢复原状的能力的目的;3.通过设置橡胶垫,达到了减小内板与外板的被损坏的可能性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橡胶支座的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剖面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下支座板;2、支座体;21、橡胶柱;22、钢板层;23、铅芯柱;3、上支座板;4、内板;5、外板;51、橡胶垫;52、加强筋;6、弹簧;7、橡胶条;8、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2-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用于安装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包括下支座板1、支座体2、上支座板3、内板4和外板5,下支座板1水平设置在地基上,支座体2固定连接在下支座板1上侧,上支座板3固定连接在支座体2上侧,建筑的上部结构安装在上支座板3上侧,支座体2用于在地震时发生形变分散能量,内板4与外板5均为圆筒状,内板4与外板5均竖直设置在上支座板3与下支座板1之间,外板5位于内板4外,外板5与内板4有间距,内板4上端与上支座板3下侧面固定连接,内板4下端与下支座板1有间距,内板4上端与外板5下端有间距,外板5下端与下支座板1上侧固定连接,外板5上端与上支座板3有间距。在发生地震时,由于上部结构相对地基发生偏移,因此上支座板3相对下支座板1产生水平或竖向移动,此时支座体2会发生形变,若支座体2水平形变过大时,内板4会抵接在外板5上,若支座体2竖向形变过大时,内板4下端会抵接在下支座板1上,外板5上端会抵接在上支座板3上,内板4与外板5结构稳固,限制了支座体2的形变程度,减小了支座体2因形变过大而损坏的可能性,从而达到了提高隔震橡胶支座稳固性的目的。支座体2在形变以后需要恢复原状,为了增大支座体2在形变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用于安装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包括下支座板(1)、支座体(2)和上支座板(3),下支座板(1)水平设置在地基上,支座体(2)固定连接在下支座板(1)上侧,上支座板(3)固定连接在支座体(2)上侧,建筑的上部结构安装在上支座板(3)上侧,支座体(2)用于在地震时发生形变分散能量,其特征在于: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还包括内板(4)和外板(5),内板(4)与外板(5)均为圆筒状,内板(4)与外板(5)均竖直设置在上支座板(3)与下支座板(1)之间,外板(5)位于内板(4)外,外板(5)与内板(4)有间距,内板(4)上端与上支座板(3)下侧面固定连接,内板(4)下端与下支座板(1)有间距,内板(4)上端与外板(5)下端有间距,外板(5)下端与下支座板(1)上侧固定连接,外板(5)上端与上支座板(3)有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用于安装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包括下支座板(1)、支座体(2)和上支座板(3),下支座板(1)水平设置在地基上,支座体(2)固定连接在下支座板(1)上侧,上支座板(3)固定连接在支座体(2)上侧,建筑的上部结构安装在上支座板(3)上侧,支座体(2)用于在地震时发生形变分散能量,其特征在于: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还包括内板(4)和外板(5),内板(4)与外板(5)均为圆筒状,内板(4)与外板(5)均竖直设置在上支座板(3)与下支座板(1)之间,外板(5)位于内板(4)外,外板(5)与内板(4)有间距,内板(4)上端与上支座板(3)下侧面固定连接,内板(4)下端与下支座板(1)有间距,内板(4)上端与外板(5)下端有间距,外板(5)下端与下支座板(1)上侧固定连接,外板(5)上端与上支座板(3)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板(3)与下支座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6),弹簧(6)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5)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民李正谷龙起
申请(专利权)人:中盛路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