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920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堤坝防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防护装置,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左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坝体,所述坝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层,所述坝体上表面右侧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前侧端活动安装有限位杆。该水利工程用堤坝防护装置,通过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第三传送带带动第三连接杆活动安装的传动轮转动,再通过第二传送带带动底部的传动轮转动,底部的传动轮通过第一传送带带动滚轮转动,从而使得沉积在基底与坝体间的淤泥向基底内腔的中部运动,从而避免了淤泥堆积带来的坝体压力过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堤坝防护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堤坝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它主要是防止洪涝灾害和进行水流疏导。在堤坝修建后,由于堤坝使用的时间长,因此随着水的长时间流动,会造成水底的淤泥逐渐流动到堤坝的附近形成堆积,当淤泥的堆积量较大时,会给堤坝施加较大的压力,造成堤坝的额外负担,影响了使用寿命。在堤坝修建时,通常在堤坝的表面修建土石固定层,而当水流冲击土石固定层时,会将对固定层的冲击力传递到坝体上,长时间的冲刷会造成坝体和固定层的变形,不利于蓄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防护装置,具备避免淤泥堆积,减小冲击力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防护装置,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左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坝体,所述坝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层,所述坝体上表面右侧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防护装置,包括基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左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坝体(11),所述坝体(1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层(10),所述坝体(11)上表面右侧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电机(25),所述电机(25)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轴(21),所述转动轴(21)的前侧端活动安装有限位杆(22),所述限位杆(22)的底端与固定层(10)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21)固定安装有位于限位杆(22)后侧的主动轮(23),所述固定层(10)内侧面的顶端和基底(1)内腔左侧面的顶端均分别通过第三连接杆(15)和第一连接杆(4)活动安装有传动轮(8),两个所述传动轮(8)通过第二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防护装置,包括基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左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坝体(11),所述坝体(1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层(10),所述坝体(11)上表面右侧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电机(25),所述电机(25)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轴(21),所述转动轴(21)的前侧端活动安装有限位杆(22),所述限位杆(22)的底端与固定层(10)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21)固定安装有位于限位杆(22)后侧的主动轮(23),所述固定层(10)内侧面的顶端和基底(1)内腔左侧面的顶端均分别通过第三连接杆(15)和第一连接杆(4)活动安装有传动轮(8),两个所述传动轮(8)通过第二传送带(16)活动连接,所述主动轮(23)与固定层(10)顶面的传动轮(8)通过第三传送带(24)活动连接,所述基底(1)内腔左侧面的底端通过第二连接杆(5)活动安装有滚轮(6),所述基底(1)内腔左侧面顶端的传动轮(8)与滚轮(6)通过第一传送带(7)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1)内腔的右侧面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淑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沛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