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灌木枝条扦插生态驳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200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灌木枝条扦插生态驳岸,包括驳岸主体,驳岸主体包括护坡和护脚,驳岸主体的内侧面为常水位水面,护坡深入到常水位水面以下,护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碎石层和渗透层,护坡所在常水位水面以上设置有相互交叉布置的活灌木枝条;所述活灌木枝条贯穿护坡,活灌木枝条与护坡表面呈锐角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根系锚固作用对护岸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护岸表层稳定的要求,又可以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形成灌木带,能够为两栖、鸟类等动物形成具有一定庇护作用的动物迁徙廊道,实现河流的生态修复,提升河道景观的同时符合城市生态修复的绿色建设治理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灌木枝条扦插生态驳岸
本技术涉及城市生态修复
,尤其是一种活灌木枝条扦插生态驳岸。
技术介绍
生态驳岸作为城市河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护岸进行支护的护坡技术。但是,目前河道护岸堤防工程中往往采用传统石笼护坡和浆砌石护坡等“灰色”方法来加固,该种护坡形式结构和功能较为单一,且极易造成材料资源的浪费,也大大降低了河流护岸的生态性及景观性。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7959114U公开了一种活体灌木插条生态驳岸,它包括生态驳岸主体,生态驳岸主体的内侧面为常水位水面,在生态驳岸主体上由常水位水面的常水位向上按生态驳岸主体的坡度开挖有若干水平沟槽,在所述水平沟槽中均填充有营养土,在所述营养土中埋有活体灌木枝条,在所述生态驳岸主体上分布有自然卵石和植被层。但是,活体灌木枝条插接在生态驳岸主体上的水平沟槽内,不利于根系的延伸和生长,不能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此外,该方案仅在护岸主体的表面铺设鹅卵石,造成驳岸主体的稳定性差;活体灌木枝条竖直扦插,不利于根系的生长,防风、固沙等级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活灌木枝条扦插生态驳岸,包括驳岸主体,驳岸主体包括护坡(1)和护脚(2),驳岸主体的内侧面为常水位水面(3),护坡(1)深入到常水位水面(3)以下,其特征在于,护坡(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碎石层(11)和渗透层(12),护坡所在常水位水面以上设置有相互交叉布置的活灌木枝条(4);所述活灌木枝条(4)贯穿护坡(1),活灌木枝条(4)与护坡(1)表面呈锐角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活灌木枝条扦插生态驳岸,包括驳岸主体,驳岸主体包括护坡(1)和护脚(2),驳岸主体的内侧面为常水位水面(3),护坡(1)深入到常水位水面(3)以下,其特征在于,护坡(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碎石层(11)和渗透层(12),护坡所在常水位水面以上设置有相互交叉布置的活灌木枝条(4);所述活灌木枝条(4)贯穿护坡(1),活灌木枝条(4)与护坡(1)表面呈锐角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灌木枝条扦插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的度数为75°~8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灌木枝条扦插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灌木枝条(4)伸出护坡顶部50mm~150mm,活灌木枝条(4)伸出护坡底部50mm~15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灌木枝条扦插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灌木枝条(4)为喜水灌木的枝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韶楠潘苏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