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更盖板样式的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89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变更盖板样式的壳体,为笔记型计算机主机的外壳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有:    一基座,容置一触控板、一第一按键组与一第二按键组;及    一盖板,盖合于该基座,该盖板具有多个以显露该触控板、该第一按键组及该第二按键组的开口,或者该盖板具有显露该触控板和第一按键组的开口。(*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更盖板样式的壳体
本新型涉及一种壳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更盖板样式以呈现不同输入模块的壳体。
技术介绍
触控板(touch pad)与轨迹点(track point)是笔记型计算机中的输入装置,用以替代鼠标的指向与输入功能,且在触控板与轨迹点的下方有与其搭配使用的按键,用以替代鼠标的左右键。目前市面上贩售的笔记型计算机,依照使用者的需求分为商业型与消费型两种机型。商业型同时具有触控板、轨迹点与搭配两者的按键装置,以满足企业用户多方面的需要。而消费型只具有触控板与搭配触控板的按键装置,可满足一般使用者家用所需。但为了制作这两种机型,领域内技术人员必须分别开发两种模具。如此一来不但提高开发模具所需的成本,且搭配各自的模具而制成的两种机型,无法因应客户订单的需求而加以改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变更盖板样式的壳体,此壳体为笔记型计算机主机的外壳的一部分,且此壳体可变更盖板以呈现不同的输入模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所提供的可变更盖板样式的壳体,为笔记型计算机主机的外壳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有:一基座,容置一触控板、一第一按键组与一第二按键组;及一盖板,盖合于该基座,该盖板具有多个以显露该触控板、该第一按键组及该第二按键组的开口,或者该盖板具有显露该触控板和第一按键组的开口。而且,为实现上述目的,新型所提供的可变更盖板样式的壳体,还包括有一设置在该盖板上对应显露该第二按键组的开口位置的且可选择性拆除的遮-->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壳体包括有基座与盖板。此基座用以容置触控板、第一按键组与第二按键组,而此盖板具有多个开口用以显露触控板与第一按键组,且盖板具有多个遮板,其中各遮板可选择性拆除而形成多个缺口(用以显露第二按键组的开口),各缺口用以显露第二按键组。此同时具有触控板、第一按键组与第二按键组的基座,在盖合盖板时可选择是否拆除遮板以呈现不同的输入模块。另外,为实现本新型的目的,也可直接制作具有不同开口样式的盖板盖合至基座而显露不同的输入模块。此基座可节省开发模具所需的成本,同时可依客户订单的需要再选择盖板样式,以组装成所需的输入模块,而达到快速组装的功效。综上所述,通过本新型的技术手段,得以有效的解决现有技艺的问题,既可节省开发模具的成本又可因应客户需求而进行快速组装,实具产业利用性、新颖性、及进步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新型的架构图;图2A及图2B为本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图3A至图3C为本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图4A及图4B为本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图;及图5为本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图。其中,附图标记:11:基座12:触控板13:第二按键组14:第一按键组15、26:盖板16:开口-->17:遮板18:凸键19:触点20:勾槽21:弹簧22:套键23:卡勾24:弹性片25、25a、25b:缺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为本新型的架构图,其架构包括有基座11与盖板15。基座11用以容置触控板12、第一按键组14与第二按键组13。盖板15用以盖合于基座11,且盖板15在对应触控板12与第一按键组14的位置具有多个开口16,且在对应第二按键组13的位置具有多个遮板17,其中各遮板17的边缘具有隐藏于盖板15底面的半折线,用以选择性拆除各遮板17而形成多个缺口,即用以显露第二按键组的开口。如图2A及图2B所示,为本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新型的实行方式。如图中所示,第一按键组14具有在盖板15盖合至基座11时凸出于开口16的两个凸键18(本实施例以两个凸键18为例,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各凸键18用以经按压而输入信号至主机,而第二按键组13具有在盖板15盖合至基座11时低于遮板17(此图中未示)的两个触点19(本实施例以两个触点19为例,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各触点19用以经触压而输入信号至主机。选择未拆除遮板17的盖板15盖合至基座11(如图2A所示),在盖板15下方具有背胶(图中未显示)可使其黏固在基座11上。此时各开口16使得触控板12与各凸键18显露出来(如图2B所示),如此使组装完成的笔记型计算机呈现触控板12与第一按键组14(触控板按键)的输入模块。如图3A及图3C所示,为本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如图3A所示,将盖板15的两个遮板17(本实施例以两个遮板17为例,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拆除,而形成两个缺口25。如图3B所示,各触点19的周围设置有弹簧21与两-->个勾槽20。此外,本新型具有两个套键22(本实施例以两个套键22为例,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各套键22具有两个卡勾23。将面板15以背胶粘合至基座11上,同时将套键22下方穿过缺口25,令卡勾23与勾槽20互相嵌合,此时按压套键22即可触压触点19而输入信号至主机,且弹簧21可回复不受外力按压时套键22与触点19的相对位置。最后各开口16使触控板12与凸键18显露出来,且套键22被增设在盖板15上(如图3C所示),如此一来,使得组装完成的计算机呈现具有触控板12、第一按键组14(触控板按键)与第二按键组13(轨迹点按键)的输入模块。增设按键时只需拆除遮板与增加套键,不仅操作便利且不需重新制造模具。关于增设套键22的方式可依需要而加以变化。如图4A与图4B所示,为本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如图4A所示,遮板17自盖板15拆除后,形成缺口(用以显露第二按键组的开口)25a、25b,其中缺口25b围成弹性片24(弹性片24可为具弹性的塑料材质)。如图4B所示,套键22具有黏胶,将套键22下方穿过缺口25a并使套键22黏固于弹性片24上。接着将面板15以背胶粘合至基座11上,此时按压套键22即可通过套键22下方穿过缺口25a的部份触压触点19而输入信号至主机,且弹性片24可回复不受外力按压时套键22与触点19的相对位置。最后各开口16使触控板12与凸键18显露出来,且套键22被增设在盖板15上(如图3C所示),如此一来,即可利用不同的方式增设套键,使得组装完成的计算机呈现触控板、触控板按键与轨迹点按键的输入模块。另外,可直接制作不同开口样式的盖板以盖合至基座,如此则不需预设遮板于盖板。如图5所示,为本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如图中所示制作两种不同开口16样式的盖板15,26,选择盖板15以背胶黏合至基座11上即可呈现触控板与触控板按键的输入模块(可参考图2B)。若选择盖板26以背胶黏合至基座11上,并配合前述增设套键22的方法,即可呈现触控板、触控板按键与轨迹点按键的输入模块(可参考图3C)。综合上述的实施例,本新型所揭露的可变更盖板样式的壳体,其基座可节省开发多种模具所需的成本,同时可依客户订单的需要再选择是否拆除遮板并配合需增设的套键,而组装成所需的输入模块,并实现快速组装的功效。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更盖板样式的壳体,为笔记型计算机主机的外壳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有:一基座,容置一触控板、一第一按键组与一第二按键组;及一盖板,盖合于该基座,该盖板具有多个以显露该触控板、该第一按键组及该第二按键组的开口,或者该盖板具有显露该触控板和第一按键组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更盖板样式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设置在该盖板上对应显露该第二按键组的开口位置的且可选择性拆除的遮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更盖板样式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按键组具有在该盖板盖合至该基座时凸出于该开口的多个凸键,该凸键经按压输入信号至主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更盖板样式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按键组具有在该盖板盖合至该基座时低于该遮板的多个触点,各该触点经触压输入信号至主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更盖板样式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多个在各该遮板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耀宗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