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悬挂式输送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64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悬挂式输送机械手,包括加热炉、输送辊道和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横向移动机构、升降机构和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横向移动机构、升降机构和夹持机构的机械手气缸、拉杆、耐热机械手、上夹紧钳口和下夹紧钳口,有利于在横向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带动夹持机构水平或者上下移动,夹持机构的机械手气缸带动拉杆伸缩,进而带动上夹紧钳口向上或向下翻转,进而在下夹紧钳口的作用下将薄板夹紧,整体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夹持过程受力均匀,避免人工夹持造成薄板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悬挂式输送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输送机械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悬挂式输送机械手。
技术介绍
在一些控制面板等薄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金属薄板放置到加热炉内进行加热后再取出进行加工,现有的取出方式多为人工进行夹取(且人工夹取薄板进出加热炉炉膛内距离较短,不能满足工艺制造),容易烫伤,效率低下,且用力不均,容易造成金属薄板的变形,影响生产,造成材料的浪费等。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悬挂式输送机械手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悬挂式输送机械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一些金属薄板在加热后多为人工取出,效率低下,且受力不均,容易造成金属薄板的变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悬挂式输送机械手,包括加热炉、输送辊道和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横向移动机构、升降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梁、行走大梁、第一直线导轨、第一直线滑块、减速电机和链条,所述输送辊道顶部设有一组固定梁,一组所述固定梁之间固定连接有行走大梁,所述行走大梁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契合设有第一直线滑块,所述第一直线滑块顶部设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输出端卡接有链条;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定位支架、第二直线导轨、第二直线滑块、导轨定位架和提升气缸,所述第一直线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卡接设有第二直线滑块,所述第二直线滑块远离第二直线导轨一侧固定连接有导轨定位架,所述导轨定位架一侧设有提升气缸;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机械手气缸、拉杆、耐热机械手、上夹紧钳口和下夹紧钳口,所述导轨定位架底部固定连接有机械手气缸,所述机械手气缸活塞杆端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外部设有耐热机械手,所述拉杆远离机械手气缸一端转动连接有上夹紧钳口,所述上夹紧钳口底部设有下夹紧钳口。优选的,所述链条两端固定在行走大梁上,所述链条一端固定连接有链条预紧机构。优选的,所述链条预紧机构包括自锁螺母、弹簧、卡板和连接叉。优选的,所述提升气缸顶部与定位支架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提升气缸底部与导轨定位架底部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耐热机械手靠近机械手气缸一端与机械手气缸缸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下夹紧钳口与耐热机械手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横向移动机构、升降机构和夹持机构的机械手气缸、拉杆、耐热机械手、上夹紧钳口和下夹紧钳口,有利于在横向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带动夹持机构水平或者上下移动,夹持机构的机械手气缸带动拉杆伸缩,进而带动上夹紧钳口向上或向下翻转,进而在下夹紧钳口的作用下将薄板夹紧,整体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夹持过程受力均匀,避免人工夹持造成薄板的损坏,避免造成烫伤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俯视图;图中:1加热炉、2输送辊道、3运输机构、4横向移动机构、40固定梁、41行走大梁、42第一直线导轨、43第一直线滑块、44减速电机、45链条、5升降机构、51定位支架、52第二直线导轨、53第二直线滑块、54导轨定位架、55提升气缸、6夹持机构、61机械手气缸、62拉杆、63耐热机械手、64上夹紧钳口、65下夹紧钳口、451链条预紧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型悬挂式输送机械手,包括加热炉1、输送辊道2和运输机构3,所述运输机构3包括横向移动机构4、升降机构5和夹持机构6;所述横向移动机构4包括固定梁40、行走大梁41、第一直线导轨42、第一直线滑块43、减速电机44和链条45,所述输送辊道2顶部设有一组固定梁40,一组所述固定梁40之间固定连接有行走大梁41,所述行走大梁4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直线导轨42,所述第一直线导轨42上契合设有第一直线滑块43,所述第一直线滑块43顶部设有减速电机44,所述减速电机44输出端卡接有链条45;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定位支架51、第二直线导轨52、第二直线滑块53、导轨定位架54和提升气缸55,所述第一直线滑块43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架51,所述定位支架5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直线导轨52,所述第二直线导轨52上卡接设有第二直线滑块53,所述第二直线滑块53远离第二直线导轨52一侧固定连接有导轨定位架54,所述导轨定位架54一侧设有提升气缸55;所述夹持机构6包括机械手气缸61、拉杆62、耐热机械手63、上夹紧钳口64和下夹紧钳口65,所述导轨定位架54底部固定连接有机械手气缸61,所述机械手气缸61活塞杆端部连接有拉杆62,所述拉杆62外部设有耐热机械手63,所述拉杆62远离机械手气缸61一端转动连接有上夹紧钳口64,所述上夹紧钳口64底部设有下夹紧钳口6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链条45两端固定在行走大梁41上,所述链条45一端固定连接有链条预紧机构451;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链条预紧机构451包括自锁螺母、弹簧、卡板和连接叉,预紧机构451装有行程开关,当新型悬挂式输送机械手平移行走过程中,遇到外界阻力过大时,预紧机构451弹簧压缩卡板碰到行程开关,自动断电保护;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提升气缸55顶部与定位支架51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提升气缸55底部与导轨定位架54底部一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耐热机械手63靠近机械手气缸61一端与机械手气缸61缸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夹紧钳口65与耐热机械手63固定连接。本实用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3,在使用装置时,当加热炉1内的薄板加热好后,启动横向移动机构4的减速电机44,在链条45的作用下,带动第一直线滑块43在第一直线导轨42上滑动,在升降机构5的提升气缸55的作用下使得第二直线滑块53的带动下在第二直线导轨52上运动,进而使得导轨定位架54上下运动,带动夹持机构6到达合适的位置,切刀夹持机构6的机械手气缸61,使得拉杆62伸缩,进而带动上夹紧钳口64向上或向下翻转,进而在下夹紧钳口65的作用下将薄板夹紧,整体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夹持过程受力均匀,避免人工夹持造成薄板的损坏。在本实用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悬挂式输送机械手,包括加热炉(1)、输送辊道(2)和运输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3)包括横向移动机构(4)、升降机构(5)和夹持机构(6);/n所述横向移动机构(4)包括固定梁(40)、行走大梁(41)、第一直线导轨(42)、第一直线滑块(43)、减速电机(44)和链条(45),所述输送辊道(2)顶部设有一组固定梁(40),一组所述固定梁(40)之间固定连接有行走大梁(41),所述行走大梁(4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直线导轨(42),所述第一直线导轨(42)上契合设有第一直线滑块(43),所述第一直线滑块(43)顶部设有减速电机(44),所述减速电机(44)输出端卡接有链条(45);/n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定位支架(51)、第二直线导轨(52)、第二直线滑块(53)、导轨定位架(54)和提升气缸(55),所述第一直线滑块(43)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架(51),所述定位支架(5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直线导轨(52),所述第二直线导轨(52)上卡接设有第二直线滑块(53),所述第二直线滑块(53)远离第二直线导轨(52)一侧固定连接有导轨定位架(54),所述导轨定位架(54)一侧设有提升气缸(55);/n所述夹持机构(6)包括机械手气缸(61)、拉杆(62)、耐热机械手(63)、上夹紧钳口(64)和下夹紧钳口(65),所述导轨定位架(54)底部固定连接有机械手气缸(61),所述机械手气缸(61)活塞杆端部连接有拉杆(62),所述拉杆(62)外部设有耐热机械手(63),所述拉杆(62)远离机械手气缸(61)一端转动连接有上夹紧钳口(64),所述上夹紧钳口(64)底部设有下夹紧钳口(6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悬挂式输送机械手,包括加热炉(1)、输送辊道(2)和运输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3)包括横向移动机构(4)、升降机构(5)和夹持机构(6);
所述横向移动机构(4)包括固定梁(40)、行走大梁(41)、第一直线导轨(42)、第一直线滑块(43)、减速电机(44)和链条(45),所述输送辊道(2)顶部设有一组固定梁(40),一组所述固定梁(40)之间固定连接有行走大梁(41),所述行走大梁(4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直线导轨(42),所述第一直线导轨(42)上契合设有第一直线滑块(43),所述第一直线滑块(43)顶部设有减速电机(44),所述减速电机(44)输出端卡接有链条(45);
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定位支架(51)、第二直线导轨(52)、第二直线滑块(53)、导轨定位架(54)和提升气缸(55),所述第一直线滑块(43)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架(51),所述定位支架(5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直线导轨(52),所述第二直线导轨(52)上卡接设有第二直线滑块(53),所述第二直线滑块(53)远离第二直线导轨(52)一侧固定连接有导轨定位架(54),所述导轨定位架(54)一侧设有提升气缸(55);
所述夹持机构(6)包括机械手气缸(61)、拉杆(62)、耐热机械手(63)、上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大成金飞陈立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苏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