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岩灌注桩桩身压缩量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桩基础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嵌岩灌注桩桩身压缩量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城市建筑体积及高度也逐年增长,导致对桩基承载力要求越来越高,所需基础埋深也在不断增长,因此桩基础(尤其是灌注桩)将不可避免穿过软弱土层而嵌入稳定的岩体中,形成所谓的嵌岩桩。嵌岩灌注桩是指桩身下部有一段嵌入中风化、微风化岩层或中~微风化岩层中。其承载力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桩周土的侧摩阻力,嵌岩段侧摩阻力,嵌岩段端阻力。嵌岩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主要以静载试验为主,因为静载试验获得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最可靠。静载试验测得的桩顶沉降由桩底位移与荷载作用下桩身压缩位移两部分组成。目前静载试验主要测试桩顶位移,由于没有对桩身压缩量进行测试,而高估了桩底位移量。忽略了桩体破坏对桩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此时,仅用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指标判断桩基极限承载力太片面,不够合理。其次,在荷载作用下,桩基础的荷载由桩顶向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岩灌注桩桩身压缩量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柔性管、闭口刚性管、第一封口片、第二封口片和位移传感器;/n所述开口柔性管与嵌岩灌注桩桩身中两个主筋分别对应绑扎,且与相绑扎的主筋长度相同;其中一个主筋长度为嵌岩灌注桩高度,另一个主筋长度为嵌岩灌注桩高度减去岩层高度;两个开口柔性管的一端分别位于相应主筋底端且与第一封口片固接,另一端均位于嵌岩灌注桩桩顶且与第二封口片固接;所述闭口刚性管位于开口柔性管内部,两者管身互不接触,闭口刚性管底端与开口柔性管底端通过第一封口片连接在一起;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一端与第二封口片固接,另一端与闭口刚性管的顶端连接,所有闭口刚性管的顶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岩灌注桩桩身压缩量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柔性管、闭口刚性管、第一封口片、第二封口片和位移传感器;
所述开口柔性管与嵌岩灌注桩桩身中两个主筋分别对应绑扎,且与相绑扎的主筋长度相同;其中一个主筋长度为嵌岩灌注桩高度,另一个主筋长度为嵌岩灌注桩高度减去岩层高度;两个开口柔性管的一端分别位于相应主筋底端且与第一封口片固接,另一端均位于嵌岩灌注桩桩顶且与第二封口片固接;所述闭口刚性管位于开口柔性管内部,两者管身互不接触,闭口刚性管底端与开口柔性管底端通过第一封口片连接在一起;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一端与第二封口片固接,另一端与闭口刚性管的顶端连接,所有闭口刚性管的顶端始终保持在同一高度上;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一封口片与第二封口片的相对位移即为桩身压缩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岩灌注桩桩身压缩量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为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所述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还穿过PVC管,再通过铠装光纤与光纤光栅解调仪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岩灌注桩桩身压缩量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口刚性管上还安装有定位器,用于保证闭口刚性管始终位于开口柔性管的中心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岩灌注桩桩身压缩量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包括上环形片、下环形片和球体,所述球体均布于开口柔性管与闭口刚性管之间,且两端分别由上环形片和下环形片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妹,闫楠,黄永峰,白晓宇,张明义,王永洪,李翠翠,方翔,杨林,焦玉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