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11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包括:齿圈、第一质量、第二质量、大圆环连接块、小圆环连接块以及钢丝绳环弹性阻尼总成,齿圈安装在第一质量的圆周表面上,第一质量的前端面安装有第一螺栓组,第一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大圆环连接块,第一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滚子轴承,第一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小圆环连接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增加上固定板、下固定板、钢丝绳环以及固定螺栓组,实现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获得随发动机输出扭矩增加而增加的抗扭振隔振性能,以此来满足各工况的隔振能力需求,并且本新型双质量飞轮结构简单紧凑,不存在摩擦损耗,提高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制作装配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传动系动力总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
技术介绍
目前,双质量飞轮广泛应用于降低汽车传动系统中,主要用于降低发动机旋转的不平衡性而造成传动系之间的扭转振动。可以实现在怠速工况下的减振,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发动机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动机需要频繁点火熄火,因此发动机点火阶段的振动问题受到了进一步关注。但是,现有的双质量飞轮还无法实现汽车在多工况下的减震,尤其是在发动机点火阶段的减震。但是,通用的双质量飞轮均利用弧形弹簧作为弹性阻尼元件,利用弧形弹簧在弹簧室的压缩形变来缓冲传动系统中的不规则扭振,但是弧形弹簧的圆周运动不可避免与弹簧室的摩擦,降低了弧形弹簧的使用寿命,润滑油脂的使用及密闭的弹簧室制作也大大提高了双质量飞轮的制作成本。因此,现在亟需一种新型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通过增加上固定板、下固定板、钢丝绳环以及固定螺栓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包括:齿圈、第一质量、第二质量、大圆环连接块、小圆环连接块以及钢丝绳环弹性阻尼总成,所述齿圈安装在第一质量的圆周表面上,所述第一质量的前端面安装有第一螺栓组,所述第一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大圆环连接块,所述第一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滚子轴承,所述第一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小圆环连接块,所述第一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钢丝绳环弹性阻尼总成,所述小圆环连接块的后端面安装有第二质量,所述第二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第四螺栓组。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钢丝绳环弹性阻尼总成由八个固定环机构组成,每个所述固定环机构都由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固定螺栓组以及钢丝绳环组成。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钢丝绳环前端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固定板,所述钢丝绳环后端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共同将钢丝绳环夹在中间,每一组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都通过两个固定螺栓组固定连接。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螺栓组共有八个,并且都安装在第一质量的前端面,八个第一螺栓组都贯穿第一质量的前后端面以及大圆环连接块的前后端面,并且将第一质量和大圆环连接块固定连接。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四螺栓组共有八个,并且都安装在第二质量的后端面,八个第四螺栓组都贯穿第二质量的前后端面以及小圆环连接块的前后端面,并且将第二质量和小圆环连接块固定连接。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上固定板、下固定板、钢丝绳环以及固定螺栓组,实现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获得随发动机输出扭矩增加而增加的抗扭振隔振性能,以此来满足各工况的隔振能力需求,并且本新型双质量飞轮结构简单紧凑,不存在摩擦损耗,提高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制作装配成本低。钢丝绳环弹性阻尼元件的输入扭矩较大,即激励幅值足够大时,钢丝绳股与股之间发生内摩擦,其摩擦力与钢丝绳各股之间的相对速度相反,从而消耗振动能量。但输入扭矩较小,即在小幅值时,钢丝绳各股靠摩擦力拧在一起,不发生滑移,使传动系统保持线性特性。这种特性,使得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具有能够使传动系统避开强烈共振的能力,并且可以满足车辆从发动机点火到正常行驶各工况动力系统对其抗振隔振能力的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的侧视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的拆除第二质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的固定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的固定环机构的爆炸图.图中,1-齿圈、2-第一质量、3-大圆环连接块、4-滚子轴承、5-钢丝绳环弹性阻尼总成、51-上固定板、52-下固定板、53-固定螺栓组、54-钢丝绳环、6-小圆环连接块、7-第二质量、81-第一螺栓组、82-第二螺栓组、83-第三螺栓组、84-第四螺栓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包括:齿圈1、第一质量2、第二质量7、大圆环连接块3、小圆环连接块6以及钢丝绳环54弹性阻尼总成5,齿圈1安装在第一质量2的圆周表面上,第一质量2的前端面安装有第一螺栓组81,第一质量2的后端面安装有大圆环连接块3,第一质量2的后端面安装有滚子轴承4,第一质量2的后端面安装有小圆环连接块6,第一质量2的后端面安装有钢丝绳环54弹性阻尼总成5,小圆环连接块6的后端面安装有第二质量7,第二质量7的后端面安装有第四螺栓组84。钢丝绳环54弹性阻尼总成5由八个固定环机构组成,每个固定环机构都由上固定板51、下固定板52、固定螺栓组53以及钢丝绳环54组成,第一质量2后端面的圆心处设置有圆柱凸台,滚子轴承4内圆孔与第一质量2的圆柱凸台固定连接,并且滚子轴承4的另一端与第二质量7相连。钢丝绳环54前端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固定板51,钢丝绳环54后端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下固定板52,上固定板51和下固定板52共同将钢丝绳环54夹在中间,每一组上固定板51和下固定板52都通过两个固定螺栓组53固定连接,钢丝绳环54为多股钢丝绕制,两头焊接而成,钢丝绳环54横向、纵向均具有弹性阻尼特性,下固定板52上的螺栓孔为沉头孔,用以放置固定螺栓组53的螺栓头,从而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不会影响其他零件的匹配。第一螺栓组81共有八个,并且都安装在第一质量2的前端面,八个第一螺栓组81都贯穿第一质量2的前后端面以及大圆环连接块3的前后端面,并且将第一质量2和大圆环连接块3固定连接,大圆环连接块3上后表面设置有与固定环机构相连接的凹槽和螺钉孔。第四螺栓组84共有八个,并且都安装在第二质量7的后端面,八个第四螺栓组84都贯穿第二质量7的前后端面以及小圆环连接块6的前后端面,并且将第二质量7和小圆环连接块6固定连接,第二质量7上加工有与变速箱连接接口,小圆环连接块6上加工有与固定环机构相配合的凹槽和孔用以连接固定环机构,第二质量7前端面的圆心处设置有圆环状凸台,圆环状凸台的外圆环端面与小圆环连接块6内圆孔相配合,圆环状凸台的内圆环端面与滚子轴承4的外端面相配合,从而达到滚子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包括:齿圈、第一质量、第二质量、大圆环连接块、小圆环连接块以及钢丝绳环弹性阻尼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安装在第一质量的圆周表面上,所述第一质量的前端面安装有第一螺栓组,所述第一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大圆环连接块,所述第一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滚子轴承,所述第一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小圆环连接块,所述第一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钢丝绳环弹性阻尼总成,所述小圆环连接块的后端面安装有第二质量,所述第二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第四螺栓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包括:齿圈、第一质量、第二质量、大圆环连接块、小圆环连接块以及钢丝绳环弹性阻尼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安装在第一质量的圆周表面上,所述第一质量的前端面安装有第一螺栓组,所述第一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大圆环连接块,所述第一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滚子轴承,所述第一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小圆环连接块,所述第一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钢丝绳环弹性阻尼总成,所述小圆环连接块的后端面安装有第二质量,所述第二质量的后端面安装有第四螺栓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环弹性阻尼总成由八个固定环机构组成,并且钢丝绳环的个数可以随着所匹配车辆传动系安装尺寸及工况做出改变,每个所述固定环机构都由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固定螺栓组以及钢丝绳环组成。


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霞龙云戢玉莹刘瀚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