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减振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672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车辆用减振器及车辆。该车辆用减振器将输入机构、扭矩限制机构和减振机构传动联接在一起。这样,一方面,利用输入机构和减振机构的减振弹簧,能够在通过输入机构和减振机构传递扭矩的过程中有效减弱甚至消除以上说明的不期望的噪声和振动;另一方面,利用扭矩限制机构的法兰和支撑板之间的摩擦扭矩容量,能够在传递的扭矩过大时切断车辆的动力源与变速器之间的传动联接,从而避免产生或减弱以上说明的不期望的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减振器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减振领域,具体地涉及车辆用减振器及包括该车辆用减振器的车辆。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某些工作状态(例如怠速充电、混合动力驱动和制动防抱死系统起作用时的工作状态等)中,作为动力源的发动机和电机将产生不期望的噪声和冲击。现有的车辆用减振器不能有效地减弱在这些工作状态下产生的不期望的噪声和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态而做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减振器,其能够有效地减弱在混合动力车辆的例如怠速充电、混合动力驱动和制动防抱死系统起作用时的工作状态下由动力源产生的不期望的噪声和冲击。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车辆用减振器的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下的车辆用减振器,所述车辆用减振器包括传动联接在一起的输入机构、扭矩限制机构和减振机构,使得来自车辆的动力源的扭矩经由所述输入机构、所述扭矩限制机构和所述减振机构传递到所述车辆的变速器,并且使得经由所述车辆用减振器所传递的扭矩不大于所述扭矩限制机构的扭矩容量,并且所述减振机构包括预减振弹簧;其中所述输入机构包括飞轮弹簧,该飞轮弹簧构型为弧形螺旋弹簧。所述输入机构可以是飞轮机构。优选地,所述输入机构还包括主飞轮质量和第一法兰,来自所述动力源的扭矩传递到所述主飞轮质量并能够经由所述飞轮弹簧传递到所述第一法兰,所述扭矩限制机构设置于所述输入机构的内部,所述扭矩限制机构包括彼此抵接的第二法兰和支撑板,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第一法兰形成为一体,利用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摩擦扭矩使得来自所述第一法兰的扭矩传递到所述支撑板,所述减振机构包括侧板、第三法兰和主减振弹簧,所述侧板和所述第三法兰中的一者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使得来自所述支撑板的扭矩传递到所述一者并经由所述主减振弹簧传递到所述侧板和所述第三法兰中的另一者。更优选地,彼此固定的两个所述支撑板从所述车辆用减振器的轴向上的两侧抵接于所述第二法兰,并且所述车辆用减振器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一者相连的至少一个连接板,使得所述支撑板经由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板与所述一者固定连接。更优选地,所述输入机构还包括主飞轮质量和第一法兰,来自所述动力源的扭矩传递到所述主飞轮质量并能够经由所述飞轮弹簧传递到所述第一法兰,所述扭矩限制机构设置于所述输入机构的外部,所述扭矩限制机构包括彼此抵接的第二法兰和支撑板,所述第二法兰和所述支撑板中的一方与所述第一法兰固定连接,利用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摩擦扭矩使得来自所述第一法兰的扭矩经由所述一方传递到所述第二法兰和所述支撑板中的另一方,所述减振机构包括侧板、第三法兰和主减振弹簧,所述侧板和所述第三法兰中的一者与所述另一方固定连接,使得来自所述另一方的扭矩传递到所述一者并经由所述主减振弹簧传递到所述侧板和所述第三法兰中的另一者。更优选地,彼此固定的两个所述支撑板从所述车辆用减振器的轴向上的两侧抵接于所述第二法兰,两个所述支撑板中的一个支撑板与一个所述侧板形成为一体,并且所述车辆用减振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一方相连的至少一个连接板,使得所述第一法兰经由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板与所述一方固定连接。更优选地,所述输入机构还包括主飞轮质量和第一法兰,来自所述动力源的扭矩传递到所述主飞轮质量并能够经由所述飞轮弹簧传递到所述第一法兰,所述减振机构包括侧板、第三法兰和主减振弹簧,所述侧板和所述第三法兰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法兰彼此固定连接,使得来自所述第一法兰的扭矩传递到所述一者并经由所述主减振弹簧传递到所述侧板和所述第三法兰中的另一者,所述扭矩限制机构设置于所述减振机构的内部并且包括彼此抵接的第二法兰和支撑板,所述第二法兰和所述支撑板中的一方与所述另一者固定连接,利用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摩擦扭矩使得来自所述另一者的扭矩经由所述一方传递到所述第二法兰和所述支撑板中的另一方。更优选地,彼此固定的两个所述支撑板从所述车辆用减振器的轴向上的两侧抵接于所述第二法兰,并且两个所述支撑板中的一个支撑板与一个所述侧板形成为一体。更优选地,所述输入机构还包括在所述车辆用减振器的轴向上与所述主飞轮质量相对设置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主飞轮质量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飞轮弹簧的飞轮弹簧安装部,在所述主飞轮质量相对于所述第一法兰转动的过程中所述飞轮弹簧被压缩;并且/或者所述减振机构还包括毂芯,所述毂芯用于向所述车辆用减振器的外部传递扭矩,并且所述毂芯与所述第二法兰或所述第三法兰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预减振弹簧的预减振弹簧安装部,在所述第二法兰或所述第三法兰相对于所述毂芯转动的过程中所述预减振弹簧被压缩。更优选地,所述车辆用减振器还包括离心摆单元,所述离心摆单元设置于所述输入机构、所述扭矩限制机构、所述减振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中。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如下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以上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减振器。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车辆用减振器及包括该车辆用减振器的车辆,该车辆用减振器将输入机构、扭矩限制机构和减振机构传动联接在一起。这样,一方面,利用输入机构和减振机构的减振弹簧,能够在通过输入机构和减振机构传递扭矩的过程中有效减弱甚至消除以上说明的不期望的噪声和振动;另一方面,利用扭矩限制机构的法兰和支撑板之间的摩擦扭矩容量,能够在传递的扭矩过大时切断车辆的动力源与变速器之间的传动联接,从而避免产生或减弱以上说明的不期望的冲击。附图说明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减振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1b是图1a所示的车辆用减振器的一个变型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减振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2b是图2a所示的车辆用减振器的一个变型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c是图2a所示的车辆用减振器的另一个变型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d是图2a所示的车辆用减振器的又一个变型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图3a所示的车辆用减振器的一个变型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c是图3a所示的车辆用减振器的另一个变型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飞轮机构11主飞轮质量11R主飞轮质量径向部分11A主飞轮质量轴向部分11B平衡负载12盖板13飞轮弹簧13G引导筒14第一法兰15第一膜片弹簧16摩擦环17板18支撑环2扭矩限制机构21第二法兰22第一支撑板23第二支撑板3减振机构31第一侧板32第二侧板33第三法兰34主减振弹簧35毂芯36预减振弹簧37摩擦板38第二膜片弹簧41第一连接板42第二连接板43第三连接板44第四连接板CPA离心摆单元A轴向R径向O中心轴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穷举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减振器包括传动联接在一起的输入机构(1)、扭矩限制机构(2)和减振机构(3),使得来自车辆的动力源的扭矩经由所述输入机构(1)、所述扭矩限制机构(2)和所述减振机构(3)传递到所述车辆的变速器,并且使得经由所述车辆用减振器所传递的扭矩不大于所述扭矩限制机构(2)的扭矩容量,并且所述减振机构(3)包括预减振弹簧(36);其中所述输入机构(1)包括飞轮弹簧(13),该飞轮弹簧(13)构型为弧形螺旋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16 CN 20192225512981.一种车辆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减振器包括传动联接在一起的输入机构(1)、扭矩限制机构(2)和减振机构(3),使得来自车辆的动力源的扭矩经由所述输入机构(1)、所述扭矩限制机构(2)和所述减振机构(3)传递到所述车辆的变速器,并且使得经由所述车辆用减振器所传递的扭矩不大于所述扭矩限制机构(2)的扭矩容量,并且所述减振机构(3)包括预减振弹簧(36);其中所述输入机构(1)包括飞轮弹簧(13),该飞轮弹簧(13)构型为弧形螺旋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机构(1)还包括主飞轮质量(11)和第一法兰(14),来自所述动力源的扭矩传递到所述主飞轮质量(11)并能够经由所述飞轮弹簧(13)传递到所述第一法兰(14),
所述扭矩限制机构(2)设置于所述输入机构(1)的内部,所述扭矩限制机构(2)包括彼此抵接的第二法兰(21)和支撑板(22、23),所述第二法兰(21)与所述第一法兰(14)形成为一体,利用所述第二法兰(21)与所述支撑板(22、23)之间的摩擦扭矩使得来自所述第一法兰(14)的扭矩传递到所述支撑板(22、23),
所述减振机构(3)包括侧板(31、32)、第三法兰(33)和主减振弹簧(34),所述侧板(31、32)和所述第三法兰(33)中的一者与所述支撑板(22、23)固定连接,使得来自所述支撑板(22、23)的扭矩传递到所述一者并经由所述主减振弹簧(34)传递到所述侧板(31、32)和所述第三法兰(33)中的另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彼此固定的两个所述支撑板(22、23)从所述车辆用减振器的轴向(A)上的两侧抵接于所述第二法兰(21),并且
所述车辆用减振器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板(22、23)和所述一者相连的至少一个连接板(41、42),使得所述支撑板(22、23)经由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板(41、42)与所述一者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机构(1)还包括主飞轮质量(11)和第一法兰(14),来自所述动力源的扭矩传递到所述主飞轮质量(11)并能够经由所述飞轮弹簧(13)传递到所述第一法兰(14),
所述扭矩限制机构(2)设置于所述输入机构(1)的外部,所述扭矩限制机构(2)包括彼此抵接的第二法兰(21)和支撑板(22、23),所述第二法兰(21)和所述支撑板(22、23)中的一方与所述第一法兰(14)固定连接,利用所述第二法兰(21)与所述支撑板(22、23)之间的摩擦扭矩使得来自所述第一法兰(14)的扭矩经由所述一方传递到所述第二法兰(21)和所述支撑板(22、23)中的另一方,
所述减振机构(3)包括侧板(31、32)、第三法兰(33)和主减振弹簧(34),所述侧板(31、32)和所述第三法兰(33)中的一者与所述另一方固定连接,使得来自所述另一方的扭矩传递到所述一者并经由所述主减振弹簧(34)传递到所述侧板(31、32)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吴春华梁小立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