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车及其降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84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卫车降尘结构,包括环卫车箱体,其内向下伸出有垃圾吸管,其顶部设置排气风道;还包括固装于环卫车箱体,并盛装泡沫液的泡沫液储存箱,泡沫液储存箱的底部设置伸入至环卫车箱体内部的泡沫液输送管,泡沫液输送管的输送末端设置有将泡沫液吹出降尘气泡的气泡喷头。环卫车箱体上集成泡沫液储存箱,环卫车工作过程中,泡沫液通过泡沫液输送管送入至环卫车箱体内部,并经气泡喷头将泡沫液以吹水泡的形态吹送到环卫车箱体内,与其内部尘土结合降尘,达到较好的降尘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环卫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卫车及其降尘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卫车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环卫车及其降尘结构。
技术介绍
环卫车产品中尤其是扫路车,作业时扬尘严重,目前采用的喷雾降尘难以控制,仍然有大量灰尘注入空气中。尤其是地面积灰严重的区域,扫路车一旦开启作业模式,作业车辆瞬间被扬尘遮蔽,已严重污染环境或导致扫路车不能作业。目前扫路车喷雾降尘措施主要有以下两个部位,第一是在扫路车扫刷处喷雾,对扫刷进行抑尘控制;第二是在吸管内腔布置雾化喷嘴,进行喷水降尘。单纯的喷雾降尘如果水量太少,无法达到抑尘效果,如果加大水量,将需要设计体积很大的水箱,这样对于有限的车载空间来说必然压缩垃圾箱等其他附件的体积空间。而且对于积灰严重的路段,喷雾降尘很难达到抑尘效果。目前市场上有采用滤芯除尘的吸尘车及无尘干扫车,这种带有滤芯的道路清扫作业装备由于不要布置大量大体积滤芯,垃圾箱容量相比喷雾降尘的扫路车来说要更小一点,而且特定的作业路段是纯干燥路面,一旦碰上积水或湿润路面,将对滤芯造成不可逆转的损毁。对于喷雾降尘的扫路车,在有限的车载体积基础上必然要压缩垃圾箱及其他附件的空间,垃圾箱的体积被压缩后有效容积降低,对于扫路车是不利的;另外,扫路车外出作业时需要装满一箱水,对于纯电动扫路车来说,负荷的增加将导致耗电量增加,降低了扫路车的作业续航里程。相似地,对于吸尘车及无尘干扫车来说,由于需要增设滤筒,同样压缩了垃圾箱的有效容积,增加的滤筒增加了整备质量,降低电池的续航里程。另外,具备滤筒的扫路车不能对潮湿路面及积水路面进行作业,因为滤芯上一旦沾了泥沙就无法清理,导致滤芯损坏;而且由于增加了滤芯,为达到较好的滤除效果,气流通过的压力损失达到1KPa以上,增加了扫路车的离心风机负荷,降低的清扫作业能力。因此,如何实现对环卫车的有效除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卫车降尘结构,以实现对环卫车的有效除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环卫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卫车降尘结构,包括环卫车箱体,其内向下伸出有垃圾吸管,其顶部设置排气风道;还包括固装于所述环卫车箱体,并盛装泡沫液的泡沫液储存箱,所述泡沫液储存箱的底部设置伸入至所述环卫车箱体内部的泡沫液输送管,所述泡沫液输送管的输送末端设置有将所述泡沫液吹出降尘气泡的气泡喷头。优选地,在上述环卫车降尘结构中,所述气泡喷头为设置于所述泡沫液输送管的输送末端的环形出液管,所述环形出液管的内圈环绕布置有多个出液口;还包括与所述环形出液管相对,对其环形内圈吹送气流的吹风管路。优选地,在上述环卫车降尘结构中,所述吹风管路包括连通至所述排气风道上的引风管,和设置于所述引风管的出风端并与所述环形出液管的内圈相对的气流喷嘴。优选地,在上述环卫车降尘结构中,所述引风管的出风端设置有环绕架装于所述垃圾吸管的吸管末端的环形空气管,所述气流喷嘴包括分布于所述环形空气管上的多个;所述泡沫液输送管的输送末端设置有环绕架装于所述垃圾吸管的吸管末端的泡沫液环形出口管,所述泡沫液环形出口管上分布有多个与所述气流喷嘴位置对应的环形出液管。优选地,在上述环卫车降尘结构中,所述气流喷嘴的吹出方向与所述垃圾吸管的吸入方向反向布置。优选地,在上述环卫车降尘结构中,所述泡沫液储存箱架装于所述环卫车箱体的箱体外壁,所述泡沫液输送管向下延伸至所述环卫车箱体的底壁板,并贴附于所述垃圾吸管的外管壁上。优选地,在上述环卫车降尘结构中,所述环卫车箱体由所述排气风道抽取气流后的负压为-3500Pa~-5200Pa;所述引风管的引风管径D1与所述气流喷嘴的喷嘴直径D2的比值为3~4;所述泡沫液输送管的输液管径D3与所述环形出液管的环形管径D4的比值为1.2~2。优选地,在上述环卫车降尘结构中,所述引风管的引风管径D1与所述气流喷嘴的喷嘴直径D2的比值为10/3;所述泡沫液输送管的输液管径D3与所述环形出液管的环形管径D4的比值为3/2。优选地,在上述环卫车降尘结构中,所述气流喷嘴的喷出气流的吹泡流速为28m/s~35m/s,所述环形出液管的内圈口径为5~7mm。一种环卫车,包括车体和架装于所述车体上的环卫车箱体,所述环卫车箱体具有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环卫车降尘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卫车降尘结构,包括环卫车箱体,其内向下伸出有垃圾吸管,其顶部设置排气风道;还包括固装于环卫车箱体,并盛装泡沫液的泡沫液储存箱,泡沫液储存箱的底部设置伸入至环卫车箱体内部的泡沫液输送管,泡沫液输送管的输送末端设置有将泡沫液吹出降尘气泡的气泡喷头。环卫车箱体上集成泡沫液储存箱,环卫车工作过程中,泡沫液通过泡沫液输送管送入至环卫车箱体内部,并经气泡喷头将泡沫液以吹水泡的形态吹送到环卫车箱体内,与其内部尘土结合降尘,达到较好的降尘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卫车降尘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垃圾吸管端部管路布置结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卫车降尘结构,实现了对环卫车的有效除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环卫车。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卫车降尘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垃圾吸管端部管路布置结构局部放大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卫车降尘结构,包括环卫车箱体1,其内向下伸出有垃圾吸管2,其顶部设置排气风道4;还包括固装于环卫车箱体1,并盛装泡沫液的泡沫液储存箱3,泡沫液储存箱3的底部设置伸入至环卫车箱体1内部的泡沫液输送管8,泡沫液输送管8的输送末端设置有将泡沫液吹出降尘气泡的气泡喷头10。环卫车箱体1上集成泡沫液储存箱3,环卫车工作过程中,泡沫液通过泡沫液输送管8送入至环卫车箱体1内部,并经气泡喷头10将泡沫液以吹水泡的形态吹送到环卫车箱体1内,与其内部尘土结合降尘,达到较好的降尘效果。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气泡喷头10为设置于泡沫液输送管8的输送末端的环形出液管,环形出液管的内圈环绕布置有多个出液口;还包括与环形出液管相对,对其环形内圈吹送气流的吹风管路。泡沫液采用环形结构的环形出液管,并在环形出液管的内圈出液口流出,出液口包括多个并环绕环形出液管的内圈,泡沫液输送管8内的泡沫液填充至环形出液管内,经出液口流出后,吹风管路吹出气流由环形出液管的中部通过,吹送到出液口喷出的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卫车降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卫车箱体,其内向下伸出有垃圾吸管,其顶部设置排气风道;/n还包括固装于所述环卫车箱体,并盛装泡沫液的泡沫液储存箱,所述泡沫液储存箱的底部设置伸入至所述环卫车箱体内部的泡沫液输送管,所述泡沫液输送管的输送末端设置有将所述泡沫液吹出降尘气泡的气泡喷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卫车降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卫车箱体,其内向下伸出有垃圾吸管,其顶部设置排气风道;
还包括固装于所述环卫车箱体,并盛装泡沫液的泡沫液储存箱,所述泡沫液储存箱的底部设置伸入至所述环卫车箱体内部的泡沫液输送管,所述泡沫液输送管的输送末端设置有将所述泡沫液吹出降尘气泡的气泡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卫车降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喷头为设置于所述泡沫液输送管的输送末端的环形出液管,所述环形出液管的内圈环绕布置有多个出液口;
还包括与所述环形出液管相对,对其环形内圈吹送气流的吹风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卫车降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路包括连通至所述排气风道上的引风管,和设置于所述引风管的出风端并与所述环形出液管的内圈相对的气流喷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卫车降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管的出风端设置有环绕架装于所述垃圾吸管的吸管末端的环形空气管,所述气流喷嘴包括分布于所述环形空气管上的多个;
所述泡沫液输送管的输送末端设置有环绕架装于所述垃圾吸管的吸管末端的泡沫液环形出口管,所述泡沫液环形出口管上分布有多个与所述气流喷嘴位置对应的环形出液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卫车降尘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林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熙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