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方法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639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方法,依次经多级化粪池处理,格栅池处理,分段调节pH,旋流沉砂池稳定调节池,反渗透处理系统处理,多级A/O池深度处理,沉淀池除去泥污沉淀物,反渗透处理,消毒处理;所述多级A/O池包括厌氧池、一级缺氧池、二级缺氧池、好痒池;所述厌氧池为相串联的两级厌氧池,包括一级厌氧池、二级厌氧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多级A/O池,具有优异的除磷脱氮效果,在二级厌氧池前设置一级厌氧池,能够明显提高除磷脱氮效果,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方法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市密集化,人口居住密度增加,水资源消耗急剧增加,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大量排放的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我国针对生物污水处理的方法,主要采用生化法,如活性泥污法、氧化沟法、人工湿地法等方式。传统的活性泥污生活处理法,只能除去在污水中呈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而对于污水中含有的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只能去除由于细菌细胞生理需要而摄取的数量。因此,大部分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中氮磷元素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不显著,氮磷元素含量仍超标。中国专利CN107601789A公开了一种集成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所述集成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生活污水固液分离,大颗粒漂浮物和沉淀物分离,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步骤二,生活污水两级厌氧处理,透气土壤罐利用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净化污水;构建生物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环境,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氨氮;填料中铺设铁屑经腐蚀作用转变为Fe3+,与PO43-反应生成沉淀FePO4,去除生活污水中的磷;透气土壤罐处理达标外排或下渗。上述公开的专利中,利用铁屑的腐蚀转化为Fe3+,与PO43-反应生成沉淀FePO4,去除生活污水中的磷,但随着污水处理的长时间使用,Fe3+会不断减少,实际除磷效果并不显著。中国专利CN104355488A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生活污水除渣,并过滤,得到第一预处理生活污水;调节所述第一预处理生活污水的酸碱度,静置后,得到第二预处理生活污水;调节所述第二预处理生活污水的酸碱度,静置后,得到第三预处理生活污水;将所述第三预处理生活污水进行厌氧去污处理后,得到第四预处理生活污水;将所述第四预处理生活污水进行好氧去污处理后,得到第五预处理生活污水;将所述第五预处理生活污水进行浓缩静置处理后,得到预处理底泥以及预处理水;将所述预处理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后,得到净水。上述公开的专利,生活污水经厌氧去污处理、好痒去污处理,但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泥污未进行脱磷处理,且并未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水中存在病原微生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方法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集中收集的生活污水经过多级化粪池处理,自然沉降后,化粪池出水,进入预处理搅拌井中,将经多级化粪池处理后的污水中的固态物质打散;再经过格栅池处理后,分段调节pH,再次自然沉降6h,过滤除去固体颗粒和不溶性杂质;S2,将步骤S1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入旋流沉砂池中,停留10h~12h后,进入稳定调节池,加入絮凝剂,搅拌处理8h,通过气浮法除去悬浮物;之后经反渗透处理系统进行处理;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入多级A/O池进行深度处理;然后进入沉淀池中过滤除去泥污沉淀物,上清液出水进行反渗透处理;S4,将经步骤S3处理后的生活污水采用次氯酸钠接触系统和紫外线消毒系统进行消毒处理后,排出。优选地,S2中,所述分段调节pH的具体方法为:调节pH至6~7,自然沉降3h;调节pH至10~11,自然沉降3h。优选地,S2中,经旋流沉砂池处理后的生活废水与絮凝剂的添加比例为1500mL:2g~5g。更优选地,所述絮凝剂由氧化铁、活性炭、海藻酸钠按质量比10~15:3~5:35~55的比例复配而得。优选地,S2中,经反渗透处理系统处理得到渗透液和浓缩液,将得到的浓缩液回流至格栅池进行处理,渗透液出水至多级A/O池。优选地,S3中,所述多级A/O池包括厌氧池、一级缺氧池、二级缺氧池、好痒池;所述厌氧池为相串联的两级厌氧池,包括一级厌氧池、二级厌氧池。更优选地,一级缺氧池处理后出水回流至二级厌氧池处理,污水回流率为40%~55%;好痒池处理后出水回流至二级缺氧池处理,污水回流率为30%~50%。优选地,S3中,上清液出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后得到渗透液和浓缩液,上清液排出,浓缩液回流至一级缺氧池进行处理。优选地,S3中,沉淀池中的泥污沉淀物经集泥池后进入机械浓缩脱水一体机,经浓缩脱水后,得到滤液和脱水泥饼;滤液回流至多级A/O池中的一级厌氧池中进行脱磷处理;脱水泥饼外运。优选地,所述好痒池添加有多孔陶瓷介质和竹纤维生物填料;所述多孔碳纤维介质由直径为30nm~60nm,长为5μm~10μm的碳纤维组成;所述竹纤维生物填料是以改性粗竹纤维为载体,Fe3O4磁化颗粒为内核的改性竹纤维磁性悬浮填料。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级A/O池,具有优异的除磷脱氮效果,在二级厌氧池前设置一级厌氧池,能够明显提高除磷脱氮效果;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混合液、浓缩液、滤液不断回流,能够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实现最有效的除磷。在本专利技术中,经反渗透处理系统处理得到的浓缩液回流至格栅池,与原生活污水结合,不断接触,提高了污泥的沉降性,进一步提高了污泥在沉淀池中的沉降性。(2)本专利技术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稳定性好,能够直接进行机械脱水浓缩处理,无需进行消化处理,减少了处理步骤,节省了生产成本。(3)本专利技术好痒池添加有多孔陶瓷介质和竹纤维生物填料,能够增加微生物的附着生长,增强微生物与污水的接触机会,有效去除污染物,提高氧气利用率,从而减少曝气量,节约能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方法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集中收集的生活污水经过多级化粪池处理,自然沉降后,化粪池出水,进入预处理搅拌井中,将经多级化粪池处理后的污水中的固态物质打散;再经过格栅池处理后,调节pH至6,自然沉降3h;调节pH至10,自然沉降3h,过滤除去固体颗粒和不溶性杂质;S2,将步骤S1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入旋流沉砂池中,停留10h后,进入稳定调节池,加入絮凝剂,搅拌处理8h,通过气浮法除去悬浮物;之后经反渗透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得到渗透液和浓缩液,将得到的浓缩液回流至格栅池,渗透液出水至多级A/O池;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入多级A/O池进行深度处理,依次经过一级厌氧池、二级厌氧池、一级缺氧池、二级缺氧池、好痒池;一级缺氧池处理后出水回流至二级厌氧池处理,污水回流率为40%;好痒池处理后出水回流至二级缺氧池处理,污水回流率为30%;然后进入沉淀池中过滤除去泥污沉淀物,上清液出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得到渗透液和浓缩液,上清液排出,浓缩液回流至一级缺氧池;S4,将经步骤S3处理后的生活污水采用次氯酸钠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集中收集的生活污水经过多级化粪池处理,自然沉降后,化粪池出水,进入预处理搅拌井中,将经多级化粪池处理后的污水中的固态物质打散;再经过格栅池处理后,分段调节pH,再次自然沉降6h,过滤除去固体颗粒和不溶性杂质;/nS2,将步骤S1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入旋流沉砂池中,停留10h~12h后,进入稳定调节池,加入絮凝剂,搅拌处理8h,通过气浮法除去悬浮物;之后经反渗透处理系统进行处理;/n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入多级A/O池进行深度处理;然后进入沉淀池中过滤除去泥污沉淀物,上清液出水进行反渗透处理;/nS4,将经步骤S3处理后的生活污水采用次氯酸钠接触系统和紫外线消毒系统进行消毒处理后,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集中收集的生活污水经过多级化粪池处理,自然沉降后,化粪池出水,进入预处理搅拌井中,将经多级化粪池处理后的污水中的固态物质打散;再经过格栅池处理后,分段调节pH,再次自然沉降6h,过滤除去固体颗粒和不溶性杂质;
S2,将步骤S1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入旋流沉砂池中,停留10h~12h后,进入稳定调节池,加入絮凝剂,搅拌处理8h,通过气浮法除去悬浮物;之后经反渗透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入多级A/O池进行深度处理;然后进入沉淀池中过滤除去泥污沉淀物,上清液出水进行反渗透处理;
S4,将经步骤S3处理后的生活污水采用次氯酸钠接触系统和紫外线消毒系统进行消毒处理后,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分段调节pH的具体方法为:调节pH至6~7,自然沉降3h;调节pH至10~11,自然沉降3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经旋流沉砂池处理后的生活废水与絮凝剂的添加比例为1500mL:2g~5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的环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由氧化铁、活性炭、海藻酸钠按质量比10~15:3~5:35~55的比例复配而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建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