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煤灰基地聚物灌浆材料生产用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23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粉煤灰基地聚物灌浆材料生产用反应釜,包括底座和反应釜本体,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相邻一侧分别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的顶端之间设有间距,所述侧板的一侧设有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外壳、偏心轮、齿轮、齿条、低速电机、连杆和活动座,所述外壳的内壁两侧分别转动连接偏心轮与齿轮,所述齿条滑动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底端,所述齿条的一侧与所述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齿条的一侧连接活动座,所述齿条通过活动座与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偏心轮的外壁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外壁一侧安装低速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具体涉及一种粉煤灰基地聚物灌浆材料生产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1、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2、目前,反应釜在生产灌浆材料的时候,由于投放的原料种类较多,并且均为分批投放,进而容易出现原料分层堆积的状况,导致后期混合搅拌无法实现均匀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粉煤灰基地聚物灌浆材料生产用反应釜,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粉煤灰基地聚物灌浆材料生产用反应釜,包括底座和反应釜本体,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相邻一侧分别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两侧转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煤灰基地聚物灌浆材料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和反应釜本体(200),所述底座(100)的顶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相邻一侧分别与所述反应釜本体(200)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反应釜本体(200)的底端与所述底座(100)的顶端之间设有间距,所述侧板的一侧设有摆动机构(500),所述摆动机构(500)包括外壳(5001)、偏心轮(5002)、齿轮(5003)、齿条(5004)、低速电机(5005)、连杆(5006)和活动座(5007),所述外壳(5001)的内壁两侧分别转动连接偏心轮(5002)与齿轮(5003),所述齿条(5004)滑动连接在所述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煤灰基地聚物灌浆材料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和反应釜本体(200),所述底座(100)的顶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相邻一侧分别与所述反应釜本体(200)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反应釜本体(200)的底端与所述底座(100)的顶端之间设有间距,所述侧板的一侧设有摆动机构(500),所述摆动机构(500)包括外壳(5001)、偏心轮(5002)、齿轮(5003)、齿条(5004)、低速电机(5005)、连杆(5006)和活动座(5007),所述外壳(5001)的内壁两侧分别转动连接偏心轮(5002)与齿轮(5003),所述齿条(5004)滑动连接在所述外壳(5001)的内部底端,所述齿条(5004)的一侧与所述齿轮(5003)相互啮合,所述齿条(5004)的一侧连接活动座(5007),所述齿条(5004)通过活动座(5007)与所述连杆(5006)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5006)的一端与所述偏心轮(5002)的外壁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外壳(5001)的外壁一侧安装低速电机(5005),所述低速电机(5005)的输出端与所述偏心轮(5002)的一侧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基地聚物灌浆材料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200)包括釜体(2001)和摆轴(2002),所述釜体(2001)的外壁两侧分别安装摆轴(2002),所述摆轴(2002)的一端与所述齿轮(5003)的一侧相互套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基地聚物灌浆材料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200)的内部底端设有固定机构(700),所述固定机构(700)包括内板(7001)、若干支柱(7002)、外板(7003)和若干定位孔(7004),所述内板(7001)的底端安装若干所述支柱(7002),若干所述支柱(7002)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反应釜本体(200)的外部,并与所述外板(7003)的顶端连接,所述外板(7003)的底端设置若干所述定位孔(7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基地聚物灌浆材料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7001)的顶端设有搅拌组件(900),所述搅拌组件(900)包括主轴(9001)、若干叶片(9002)和花键纹(9003),所述主轴(9001)的底端套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晨晖胡丹霞杨先忠邹雪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