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立柱构造及车辆用立柱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613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立柱构造及车辆用立柱的制造方法,具备:柱外部件,具有第一开放截面部,沿前风窗玻璃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延伸,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柱内部件,配置于柱外部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具有第二开放截面部,沿前风窗玻璃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延伸,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配置于第一开放截面部的内侧而与第一开放截面部一起形成闭合截面;前方接合部,将柱外部件的第一开放截面部及柱内部件的第二开放截面部中的构成车辆前方侧的壁的前壁彼此接合;及后方接合部,将柱外部件及柱内部件中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彼此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立柱构造及车辆用立柱的制造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用立柱构造及车辆用立柱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19-064493号公报中公开有通过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柱外部件(外部部件)和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柱内部件(内部部件)来形成闭合截面的骨架的车辆用立柱构造。在日本特开2019-064493号公报中公开的柱外部件中,设置有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呈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的开放截面部。另一方面,在柱内部件设置有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呈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的开放截面部。并且,柱外部件和柱内部件使双方的开放截面部中的从车辆前方侧的端部及车辆后方侧的端部延伸设置的凸缘部重合并接合。由此,通过柱外部件及柱内部件的开放截面部形成了闭合截面。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柱内部件的开放截面部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在柱外部件的开放截面部的外侧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呈凸状。因此,在接合车辆前方侧的凸缘部时,接合用的设备和柱内部件的开放截面部容易发生干涉,因此为了避免干涉需要确保充分的作业空间。另一方面,由于车辆前方侧的凸缘部沿前风窗玻璃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配置,因此若想使车辆前方侧的凸缘部延长而确保作业空间,则骨架部件会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大型化,可能会遮挡驾驶员的视野。因此,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这一点有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考虑上述情况,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在车辆驾驶时确保宽广视野的车辆用立柱构造及车辆用立柱的制造方法。<br>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车辆用立柱构造具备:柱外部件,具有第一开放截面部,所述第一开放截面部沿配置于车辆的前面的前风窗玻璃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延伸,且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柱内部件,配置于上述柱外部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并且具有第二开放截面部,所述第二开放截面部沿上述前风窗玻璃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延伸,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且配置于上述第一开放截面部的内侧而与上述第一开放截面部一起形成闭合截面;前方接合部,将上述柱外部件的上述第一开放截面部及上述柱内部件的上述第二开放截面部中的构成车辆前方侧的壁的前壁彼此接合;及后方接合部,将上述柱外部件及上述柱内部件中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彼此接合。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车辆用立柱构造中,在具有第一开放截面部的柱外部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配置有具有第二开放截面部的柱内部件。柱外部件的第一开放截面部沿配置于车辆的前面的前风窗玻璃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延伸,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另一方面,柱内部件的第二开放截面部的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配置于第一开放截面部的内侧。并且,第一开放截面部和第二开放截面部的构成车辆前方侧的壁的前壁彼此通过前方接合部而接合。另外,柱外部件及柱内部件中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彼此通过后方接合部接合。由此,由第一开放截面部和第二开放截面部形成了闭合截面。在此,根据上述结构,柱外部件的第一开放截面部和柱内部件的第二开放截面部双方呈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第二开放截面部配置于第一开放截面部的内侧。因此,能够使第二开放截面部的前壁从车辆后方侧与第一开放截面部的前壁重合,使双方的前壁的一部分成为接合用的凸缘部。另外,能够将接合用的设备插入第二开放截面部的内侧,因此成为容易确保作业空间结构。由此,若与例如柱内部件的开放截面部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结构相比较,则容易确保接合用的作业空间,从而抑制了接合用的凸缘部的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大型化。结果,柱外部件和柱内部件不会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大型化,能够使因车辆用立柱产生的驾驶员的死角减少。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的车辆用立柱构造是在第一方式中记载的结构中,上述柱外部件通过上述第一开放截面部和从上述第一开放截面部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第一凸缘部,从而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S字形状,上述柱内部件通过上述第二开放截面部和从上述第二开放截面部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第二凸缘部,从而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S字形状,上述后方接合部将上述第一凸缘部和上述第二凸缘部接合。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的车辆用立柱构造中,在第一开放截面部及第二开放截面部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第一凸缘部及第二凸缘部。即,柱外部件及柱内部件的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S字形状。由此,作为用于形成前方接合部的凸缘部的柱外部件及柱内部件的前壁和用于形成后方接合部的第一凸缘部及第二凸缘部能够沿大致车辆前后方向配置。由此,抑制了因接合用的凸缘部而柱外部件及柱内部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大型化。结果,能够使因车辆用立柱产生的驾驶员的死角减少,能够拓宽驾驶员在车辆驾驶时的视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的车辆用立柱构造是在第一方式或者第二方式中记载的结构中具备:前柱部,构成车辆用立柱的一部分,通过上述柱外部件和上述柱内部件而形成为柱状;后柱部,构成车辆用立柱的另一部分,相对于上述前柱部在车辆后方侧空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并且沿上述前柱部的延伸方向延伸,形成为柱状;及侧玻璃,配置于车辆的侧面,并且通过架设于上述前柱部与上述后柱部之间而覆盖由上述前柱部和上述后柱部形成的开口。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的车辆用立柱构造中,车辆用立柱具备由柱外部件和柱内部件构成的前柱部和在前柱部的车辆后方侧空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的后柱部。进一步地,在前柱部与后柱部之间架设有侧玻璃。因此,驾驶员能够从前柱部与后柱部之间通过侧玻璃视觉确认车辆外部。由此,能够拓宽驾驶员在车辆驾驶时的视野。另外,即使缩小前柱部的截面积也能够通过调整后柱部的截面积来保持车辆用立柱整体的刚性及强度。由此,能够细窄地形成配置于车辆前方侧的前柱部,能够在有效地拓宽车辆驾驶时的行进方向上的视野的同时确保车辆用立柱的刚性及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的车辆用立柱构造是在第三方式中记载的结构中,上述第一开放截面部的上述前壁具备:第一倾斜部,沿上述前风窗玻璃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倾斜,该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接合于所述第一倾斜部;及第二倾斜部,在比上述第一倾斜部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沿上述侧玻璃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倾斜,该车辆前方侧的端部接合于所述第二倾斜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的车辆用立柱构造中,在柱外部件的第一开放截面部中的前壁设置有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第一倾斜部沿前风窗玻璃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倾斜,构成与该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的接合面。另一方面,第二倾斜部在比第一倾斜部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沿侧玻璃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倾斜,构成与该车辆前方侧的端部的接合面。这样,将柱外部件的前壁作为接合面而接合有前风窗玻璃和侧玻璃的端部,在柱外部件的前壁不再需要外部板等外观部件的接合。由此,使车辆用立柱的车辆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立柱构造,具备:/n柱外部件,具有第一开放截面部,所述第一开放截面部沿配置于车辆的前面的前风窗玻璃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延伸,且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n柱内部件,配置于所述柱外部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并且具有第二开放截面部,所述第二开放截面部沿所述前风窗玻璃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延伸,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且配置于所述第一开放截面部的内侧而与所述第一开放截面部一起形成闭合截面;/n前方接合部,将所述柱外部件的所述第一开放截面部及所述柱内部件的所述第二开放截面部中的构成车辆前方侧的壁的前壁彼此接合;及/n后方接合部,将所述柱外部件及所述柱内部件中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彼此接合。/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20 JP 2019-2309541.一种车辆用立柱构造,具备:
柱外部件,具有第一开放截面部,所述第一开放截面部沿配置于车辆的前面的前风窗玻璃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延伸,且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
柱内部件,配置于所述柱外部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并且具有第二开放截面部,所述第二开放截面部沿所述前风窗玻璃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延伸,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且配置于所述第一开放截面部的内侧而与所述第一开放截面部一起形成闭合截面;
前方接合部,将所述柱外部件的所述第一开放截面部及所述柱内部件的所述第二开放截面部中的构成车辆前方侧的壁的前壁彼此接合;及
后方接合部,将所述柱外部件及所述柱内部件中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彼此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立柱构造,
所述柱外部件具备第一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从所述第一开放截面部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设置,
所述柱内部件具备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二凸缘部从所述第二开放截面部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设置,
所述后方接合部将所述第一凸缘部和所述第二凸缘部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立柱构造,
所述柱外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开放截面部和所述第一凸缘部,从而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S字形状,
所述柱内部件通过所述第二开放截面部和所述第二凸缘部,从而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S字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立柱构造,
所述车辆用立柱构造具备:
前柱部,构成车辆用立柱的一部分,通过所述柱外部件和所述柱内部件形成为柱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飒雅咖古川和树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