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颚前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4951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下颚前移系统,包括:上牙安置单元,其用于安置使用者的上牙;下牙安置单元,其用于安置所述使用者的下牙;驱动单元,其与所述上牙安置单元和所述下牙安置单元连接,且用于改变所述下牙安置单元相对于所述上牙安置单元的位置;感知单元,其感知所述使用者的生物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其基于自所述感知单元接收的所述生物信息来控制所述驱动单元的操作;所述驱动单元布置于使用者的口腔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下颚前移系统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下颚前移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睡眠过程中,如果围绕气道的肌肉放松,则喉结、扁导体及舌头等会向后松弛下垂。因此,相比于清醒状态时气道虽然可能会略微变窄但是对于大部分人群而言不会带来问题。但是,部分人群在睡眠过程中由于气道变得过窄而阻挡空气通过气道,因此会产生打鼾(Snoring)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作为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原因,包括如下颚小于正常人的情况、舌头或者扁导体大于正常人的情况、喉结长度松弛变长的情况的气道局部被堵塞的情况等。出于缓解这种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目的,正在使用各种口腔内装置及方法,例如包括利用下颚前移装置使变窄的气道变宽的方法。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校正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的牙科器具(DENTALAPPLIANCEFORTREATMENTOFSNORINGANDOBSTRUCTIVESLEEPAPNEA),所述下颚前移装置100为佩戴于患者口腔内的牙科器具以用于维护患者的上侧咽喉的气道,其具有与患者的上颚的齿列一致的上部部件11、与患者的下颚的齿列一致的下部部件12、延伸以牢固地连接到上部部件11和从上部部件11延伸的底表面的连接器13、以及彼此间隔开设置以与下部部件12平行的槽14。通过使连接器13选择性地插入槽14中任意一个,从而连接上部部件11与下部部件12,以使下部部件12相对于上部部件11位于比较突出的前方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下颚前移系统,其为了感知在睡眠过程中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的睡眠姿势,利用睡眠姿势、呼吸音(气息声)、氧气饱和度以及人体的活动等来确定是否移动下颚前移装置。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下颚前移系统,包括:上牙安置单元,其用于安置使用者的上牙;下牙安置单元,其用于安置所述使用者的下牙;驱动单元,其与所述上牙安置单元和所述下牙安置单元连接,且用于改变所述下牙安置单元相对于所述上牙安置单元的位置;感知单元,其感知所述使用者的生物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其基于自所述感知单元接收的所述生物信息来控制所述驱动单元的操作;所述驱动单元布置于使用者的口腔外部。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下颚前移系统通过感知睡眠过程中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的睡眠姿势,从而根据睡眠姿势提供是否移动下颚前移装置。此外,下颚前移系统通过将驱动单元布置于外部,从而可减少因佩戴下颚前移装置导致的疼痛且减少唾液分泌,并且可提供使下颚前移的充分的力。附图说明图1是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下颚前移装置的示图。图2是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网络环境的例子的示图。图3是概略地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下颚前移系统的方框图。图4是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下颚前移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用于说明图4的下颚前移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图。图6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下颚前移装置的工作原理的示图。图7是显示下颚前移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图。图8是显示下颚前移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利用另一驱动形态的下颚前移装置的上牙安置单元和下牙安置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显示图9的下颚前移装置的工作原理的示图。图11是概略地显示驱动单元为空气泵型的示意图。图12是概略地显示驱动单元为钢丝型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下颚前移系统,包括:上牙安置单元,其用于安置使用者的上牙;下牙安置单元,其用于安置所述使用者的下牙;驱动单元,其与所述上牙安置单元和所述下牙安置单元连接,且用于改变所述下牙安置单元相对于所述上牙安置单元的位置;感知单元,其感知所述使用者的生物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其基于自所述感知单元接收的所述生物信息来控制所述驱动单元的操作;所述驱动单元布置于使用者的口腔外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可包括本体单元,其具有相距所述上牙安置单元或者所述下牙安置单元预定距离地布置的一表面,且在内部容纳所述驱动单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牙安置单元和所述下牙安置单元可布置于所述本体单元的外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感知单元可位于所述本体单元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感知单元可包括呼吸传感器、氧气饱和度传感器及姿势传感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可基于所述生物信息判断所述使用者的睡眠状态,并根据所述睡眠状态来控制所述驱动单元的操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可包括生成驱动力的动力单元及将由所述动力单元生成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上牙安置单元或者所述下牙安置单元的动力传递单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单元可包括可将空气注入到所述动力传递单元的泵,所述动力传递单元可包括用于容纳由所述泵注入的所述空气的气缸及通过所述注入的空气可在所述气缸内部移动的活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传递单元还可包括作为由所述泵注入的空气的通道的管道,所述感知单元可包括感知所述管道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气缸可与所述下牙安置单元连接,而且所述活塞可与所述上牙安置单元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传递单元还可具有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之间赋予恢复力的弹性部件。前面所述以外的其他方面、特征、优点将通过以下附图、权利要求书及专利技术的详细内容变得更加清晰。本专利技术可进行各种变形,而且可具有多种实施例,下面将特定实施例图示到附图中并进行详细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特征及实现它们的方法明确,请参照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受限于以下记载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形态实施。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时,相同或者对应的组成要素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其重复说明部分将被省略。在以下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术语的使用目的是用于将一组成要素与另一组成要素区分而非用于限定。在以下实施例中,如果前后文中对单数的表述没有做出明确的不同解释,则单数的表述包括复数。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包括”或者“具有”等术语是指存在说明书记载的特征或者组成要素,而非事先排除增加至少一个其他特征或者组成要素的可能性。为了便于说明,附图中组成要素的尺寸可将放大或者缩小。例如,附图中图示的各组成要素的尺寸及厚度为了便于说明而随意地显示,因此本专利技术并非一定受限于附图中所图示的。图2是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网络环境的例子的示图,图3是概略地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下颚前移系统10的方框图。图2的网络环境可包括下颚前移装置100、使用者终端200、服务器400及通信网300。图2的网络环境作为一示例,并非用于将下颚前移装置100的数量或者使用者终端200的数量限定为与图2相同。作为一实施例,使用图2的网络环境的下颚前移系统10的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颚前移系统,包括:/n上牙安置单元,其用于安置使用者的上牙;/n下牙安置单元,其用于安置所述使用者的下牙;/n驱动单元,其与所述上牙安置单元和所述下牙安置单元连接,且用于改变所述下牙安置单元相对于所述上牙安置单元的位置;/n感知单元,其感知所述使用者的生物信息;以及/n控制单元,其基于自所述感知单元接收的所述生物信息来控制所述驱动单元的操作;/n所述驱动单元布置于所述使用者的口腔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930 KR 10-2019-01210701.一种下颚前移系统,包括:
上牙安置单元,其用于安置使用者的上牙;
下牙安置单元,其用于安置所述使用者的下牙;
驱动单元,其与所述上牙安置单元和所述下牙安置单元连接,且用于改变所述下牙安置单元相对于所述上牙安置单元的位置;
感知单元,其感知所述使用者的生物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其基于自所述感知单元接收的所述生物信息来控制所述驱动单元的操作;
所述驱动单元布置于所述使用者的口腔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颚前移系统,其中,
还包括本体单元,所述本体单元具有相距所述上牙安置单元或者所述下牙安置单元预定距离地布置的一表面,且在内部容纳所述驱动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颚前移系统,其中,
所述上牙安置单元和所述下牙安置单元布置于所述本体单元的外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颚前移系统,其中,
所述感知单元位于所述本体单元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颚前移系统,其中,
所述感知单元包括呼吸传感器、氧气饱和度传感器及姿势传感器中的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铉雨
申请(专利权)人:首尔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