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线缠绕方法及绕线机技术

技术编号:289455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线缠绕的方法,在缠绕线时,使旋转盘转动恒定角度,且不同线的缠绕起点错开,确保不同的线有序地先后缠绕在铁芯上,且不同的线之间的位置是确定的,不会出现错位或部分重叠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也设计一种用于两线缠绕的绕线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上料模块、旋转夹持模块、送线模块、勾线模块和线头回转模块,实现两根线的先后优选缠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线缠绕方法,在同一个铁芯上可有序地先后缠绕多根线,解决了前一根线与后一根线部分错位或者部分重叠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绕线机可用于两线缠绕,解决了前一根线与后一根线部分错位或者部分重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线缠绕方法及绕线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绕线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线缠绕方法及绕线机。
技术介绍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凡是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漆包铜线(简称漆包线)绕制成电感线圈,可以使用绕线机完成这一道或多道加工。现有的绕线机一般只能在铁芯上缠绕一圈铜线,如果需要缠绕第二道铜线,极容易会出现第二道铜线与第一道铜线的缠绕位置错位或第二道铜线层叠在第一道铜线上方,这样使得多线缠绕的铁芯的成品率低,成本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线缠绕方法,在同一个铁芯上可有序地先后缠绕多根线,解决了出现前一根线与后一根线部分错位或者部分重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了一种可用于两线缠绕的绕线机,解决了前一根线与后一根线部分错位或者部分重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线缠绕方法,在同一个铁芯上缠绕至少两根线,具体步骤如下,待绕线的铁芯位于夹持工位内,处于绕线的起点,送线模块先将前一根线输送至铁芯内,然后旋转盘开始转动,前一根线缠绕在铁芯上;在前一根线绕线过程中,旋转盘每次转动的幅度为恒定角度,旋转盘每次转动到恒定角度后,旋转盘停止,前一根线缠绕至铁芯上,然后旋转盘继续转动恒定角度,重复缠绕,直至前一根线完全缠绕至铁芯上,铁芯上相邻的前一根线之间存在空隙,前一根线之间的空隙的角度与恒定角度相同;完成前一根线在铁芯的缠绕后,旋转盘转动使铁芯返回绕线的起点,然后旋转盘继续正向或反向转动一个角度,使后一根线与前一根线开始缠绕的位置错开;当需要缠绕两根以上的线时,后一根线在铁芯上开始缠绕的位置与之前已完成缠绕的线的开始缠绕的位置均错开,旋转盘以恒定的角度进行转动,后一根线缠绕至铁芯上,直至在铁芯上所有线均完成缠绕。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只需要在铁芯的两侧绕线时,送线模块先将前一根线输送至铁芯内,此时铁芯处于绕线的起点,旋转盘正向转动,旋转盘每次转动的幅度为恒定角度,旋转盘每次转动到恒定角度后,旋转盘停止,然后勾线模块和线头回转模块配合将前一根线缠绕至铁芯上,然后旋转盘继续转动恒定角度,直至前一根线完全缠绕在铁芯的一侧;然后旋转盘转动使铁芯返回绕线的起点,送线模块再将前一根线输送至铁芯内,此时铁芯处于绕线的起点,旋转盘反向转动,旋转盘每次转动的幅度为恒定角度,旋转盘每次转动到恒定角度后,旋转盘停止,然后勾线模块和线头回转模块配合将前一根线缠绕至铁芯上,然后旋转盘继续转动恒定角度,直至前一根线完全缠绕至铁芯的另一侧,至此完成前一根线在铁芯两侧的缠绕;完成前一根线在铁芯两侧的缠绕后,旋转盘转动使夹持工位夹持铁芯返回绕线的起点,送线模块先将后一根线输送至铁芯内,然后旋转盘继续正向或反向转动一个角度,使后一根线与前一根线开始缠绕的位置错开,然后旋转盘开始正向转动,同时勾线模块和线头回转模块配合旋转盘的转动开始将后一根线缠绕在铁芯上,直至后一根线完全缠绕在铁芯的一侧;然后旋转盘转动使铁芯返回绕线的起点,送线模块再将后一根线输送至铁芯内,此时夹持工位处于绕线的起点,旋转盘继续正向或反向转动一个角度,然后旋转盘反向转动,旋转盘每次转动的幅度为恒定角度,旋转盘每次转动到恒定角度后,旋转盘停止,然后勾线模块和线头回转模块配合将后一根线缠绕至铁芯上,直至后一根线完全缠绕至铁芯的另一侧,至此完成后一根线在铁芯两侧的缠绕。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铁芯上缠绕的线均为紧密缠绕,前一根线在铁芯上紧密缠绕后,后一根线在缠绕时,后一根线均缠绕在相邻的前一根线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后一根线在铁芯上的缠绕的圈数与前一根线在铁芯上缠绕的圈数相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同一个铁芯上缠绕两根线,在缠绕两根线时,包括以下两种操作:两根线间隔缠绕铁芯,则在缠绕前一根线时,先以恒定的角度转动旋转盘,在前一根线缠绕铁芯后预留后一根线缠绕的间隙,然后后一根线的缠绕起点与前一根线的缠绕起点错开,以相同的恒定的角度转动旋转盘,使后一根线缠绕在前一根线的间隙中;两根线分别缠绕铁芯的两侧,缠绕前一根线时,先以恒定的角度转动旋转盘,使前一根线缠绕在铁芯上,然后旋转盘转动至铁芯的另一侧,再以相同的恒定的角度转动旋转盘,将后一根线缠绕在铁芯上,前一根线和后一根线分别位于铁芯的两侧。一种绕线机,可以在在同一个铁芯上缠绕两根线,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上料模块、旋转夹持模块、送线模块、勾线模块、线头回转模块和下料模块;所述上料模块包括上料盘和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推杆和送料气缸,所述送料推杆与水平设置的送料气缸连接,所述送料推杆的送料端设置有铁芯槽,所述送料推杆与上料盘的出料端垂直设置,且送料推杆的侧面贴紧上料盘的出料端的出口处;所述旋转夹持模块包括旋转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盘和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盘通过传动带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旋转盘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弹性压件部和压线部,所述弹性压件部与送料推杆相向设置,所述弹性压件部包括固定座和弹性部,所述弹性部通过第一复位弹簧与固定座连接,且弹性部的首端和固定座形成夹持铁芯的夹持工位,所述弹性部的尾端上方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压线部包括由第二气缸驱动的压线杆和复位部,所述复位部设置在弹性压件部上方,所述压线杆穿过复位部,在压线杆与复位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送线模块设置在旋转夹持模块的上方,包括送线基板、送线装置、调线装置和切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包括设置在送线基板中间的送线滚轮和位于送线滚轮两侧的压线件,所述送线滚轮由送线电机驱动,所述送线电机设置在送线基板背面,且送线电机的输出轴与送线滚轮连接,所述压线件的底端与送线基板铰接,所述压线件的顶端与压线气缸的推杆接触,所述调线装置设置在送线滚轮的下方,所述调线装置包括多个上下设置的调线固定轮,调线固定轮的位置可以调整,上下的调线固定轮排列使上下的调线固定轮的外缘形成便于线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送线滚轮下方的两侧;所述切线机构包括设置在送线基板左右两侧的切刀和控制切刀伸缩的切线气缸,所述切刀与切线气缸的推杆连接;所述线头回转模块包括回转装置和控制回转机架进退的进退气缸,所述回转装置包括回转机架和设置在回转机架上的回转电机,所述回转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的前端设置有与线接触的回转卡槽,所述回转机架还设置有防跳线挡板,所述防跳线挡板位于回转机构上方;所述勾线模块设置在旋转盘下方,所述勾线模块包括立架和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与立架滑动连接,所述立架底端设置有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丝杆结构,所述移动件与丝杆结构连接,所述移动电机通过丝杆结构驱动移动件在立架上做升降运动,所述移动件上垂直设置有挂钩,所述旋转盘设置有便于挂钩升降运动的通孔;所述下料模块包括下料气缸和由下料气缸驱动的下料夹手,所述下料夹手朝向旋转夹持模块的夹持工位,所述下料夹手包括夹手气缸和由夹手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线缠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铁芯(11)上缠绕至少两根线,具体步骤如下,/n待绕线的铁芯(11)位于夹持工位内,处于绕线的起点,送线模块(5)先将前一根线输送至铁芯(11)内,然后旋转盘(401)开始转动,前一根线缠绕在铁芯(11)上;/n在前一根线绕线过程中,旋转盘(401)每次转动的幅度为恒定角度,旋转盘(401)每次转动到恒定角度后,旋转盘(401)停止,前一根线缠绕至铁芯(11)上,然后旋转盘(401)继续转动恒定角度,重复缠绕,直至前一根线完全缠绕至铁芯(11)上,铁芯(11)上相邻的前一根线之间存在空隙,前一根线之间的空隙的角度与恒定角度相同;/n完成前一根线在铁芯(11)的缠绕后,旋转盘(401)转动使铁芯(11)返回绕线的起点,然后旋转盘(401)继续正向或反向转动一个角度,使后一根线与前一根线开始缠绕的位置错开;/n当需要缠绕两根以上的线时,后一根线在铁芯(11)上开始缠绕的位置与之前已完成缠绕的线的开始缠绕的位置均错开,旋转盘(401)以恒定的角度进行转动,后一根线缠绕至铁芯(11)上,直至在铁芯(11)上所有线均完成缠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线缠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铁芯(11)上缠绕至少两根线,具体步骤如下,
待绕线的铁芯(11)位于夹持工位内,处于绕线的起点,送线模块(5)先将前一根线输送至铁芯(11)内,然后旋转盘(401)开始转动,前一根线缠绕在铁芯(11)上;
在前一根线绕线过程中,旋转盘(401)每次转动的幅度为恒定角度,旋转盘(401)每次转动到恒定角度后,旋转盘(401)停止,前一根线缠绕至铁芯(11)上,然后旋转盘(401)继续转动恒定角度,重复缠绕,直至前一根线完全缠绕至铁芯(11)上,铁芯(11)上相邻的前一根线之间存在空隙,前一根线之间的空隙的角度与恒定角度相同;
完成前一根线在铁芯(11)的缠绕后,旋转盘(401)转动使铁芯(11)返回绕线的起点,然后旋转盘(401)继续正向或反向转动一个角度,使后一根线与前一根线开始缠绕的位置错开;
当需要缠绕两根以上的线时,后一根线在铁芯(11)上开始缠绕的位置与之前已完成缠绕的线的开始缠绕的位置均错开,旋转盘(401)以恒定的角度进行转动,后一根线缠绕至铁芯(11)上,直至在铁芯(11)上所有线均完成缠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缠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只需要在铁芯(11)的两侧绕线时,送线模块(5)先将前一根线输送至铁芯(11)内,此时铁芯(11)处于绕线的起点,旋转盘(401)正向转动,旋转盘(401)每次转动的幅度为恒定角度,旋转盘(401)每次转动到恒定角度后,旋转盘(401)停止,前一根线缠绕至铁芯(11)上,然后旋转盘(401)继续转动恒定角度,直至前一根线完全缠绕在铁芯(11)的一侧;
然后旋转盘(401)转动使铁芯(11)返回绕线的起点,送线模块(5)再将前一根线输送至铁芯(11)内,此时铁芯(11)处于绕线的起点,旋转盘(401)反向转动,旋转盘(401)每次转动的幅度为恒定角度,旋转盘(401)每次转动到恒定角度后,旋转盘(401)停止,前一根线缠绕至铁芯(11)上,然后旋转盘(401)继续转动恒定角度,直至前一根线完全缠绕至铁芯(11)的另一侧,至此完成前一根线在铁芯(11)两侧的缠绕;
完成前一根线在铁芯(11)两侧的缠绕后,旋转盘(401)转动使夹持工位夹持铁芯(11)返回绕线的起点,送线模块(5)先将后一根线输送至铁芯(11)内,然后旋转盘(401)继续正向或反向转动一个角度,使后一根线与前一根线开始缠绕的位置错开,然后旋转盘(401)开始正向转动,将后一根线缠绕在铁芯(11)上,直至后一根线完全缠绕在铁芯(11)的一侧;
然后旋转盘(401)转动使铁芯(11)返回绕线的起点,送线模块(5)再将后一根线输送至铁芯(11)内,此时夹持工位处于绕线的起点,旋转盘(401)继续正向或反向转动一个角度,然后旋转盘(401)反向转动,旋转盘(401)每次转动的幅度为恒定角度,旋转盘(401)每次转动到恒定角度后,旋转盘(401)停止,然后后一根线缠绕至铁芯(11)上,直至后一根线完全缠绕至铁芯(11)的另一侧,至此完成后一根线在铁芯(11)两侧的缠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线缠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铁芯(11)上缠绕的线均为紧密缠绕,前一根线在铁芯(11)上紧密缠绕后,后一根线在缠绕时,后一根线均缠绕在相邻的前一根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线缠绕方法,其特征在于,后一根线在铁芯(11)上的缠绕的圈数与前一根线在铁芯(11)上缠绕的圈数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缠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铁芯(11)上缠绕两根线,在缠绕两根线时,包括以下两种操作:
两根线间隔缠绕铁芯,则在缠绕前一根线时,先以恒定的角度转动旋转盘(401),在前一根线缠绕铁芯后预留后一根线缠绕的间隙,然后后一根线的缠绕起点与前一根线的缠绕起点错开,以相同的恒定的角度转动旋转盘(401),使后一根线缠绕在前一根线的间隙中;
两根线分别缠绕铁芯的两侧,缠绕前一根线时,先以恒定的角度转动旋转盘(401),使前一根线缠绕在铁芯上,然后旋转盘(401)转动至铁芯的另一侧,再以相同的恒定的角度转动旋转盘(401),将后一根线缠绕在铁芯上,前一根线和后一根线分别位于铁芯的两侧。


6.一种绕线机,使用如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上料模块、旋转夹持模块(4)、送线模块(5)、勾线模块(8)、线头回转模块(7)和下料模块(9);
所述上料模块包括上料盘(2)和送料机构(3),所述送料机构(3)包括送料推杆(302)和送料气缸(301),所述送料推杆(302)与水平设置的送料气缸(301)连接,所述送料推杆(302)的送料端设置有铁芯(11)槽,所述送料推杆(302)与上料盘(2)的出料端(201)垂直设置,且送料推杆(302)的侧面贴紧上料盘(2)的出料端(201)的出口处;
所述旋转夹持模块(4)包括旋转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盘(401)和旋转电机(402),所述旋转盘(401)通过传动带与旋转电机(40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旋转盘(401)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弹性压件部和压线部,所述弹性压件部与送料推杆(302)相向设置,所述弹性压件部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余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成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