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539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通信管,所述通信管为中空结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位于所述通信管的外周;和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充满于所述通信管和所述支撑骨架的外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的基础上对通信排管的外周设置的钢筋网络骨架结构和混凝土等保护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通信管的牢固性,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降低了施工难度且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
本技术涉及综合管网布局
,具体涉及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力、通信排管是指将电力电缆、通信线缆敷设于埋入地下的保护管的安装方式。在城市道路下方敷设多条电缆、通信线缆,在不宜建造综合管廊和电力隧道的情况下,一般均采用排管。排管敷设减少了电力、通信管线遭受外力破坏和机械损伤的可能性;减轻了土壤中有害物质对电力通信管线的化学腐蚀;排管敷设造价适中,成为广泛应用的电力通信管线敷设方式。目前道路全线敷设有8~12孔的联合通信管,敷设于现状道路西侧绿化带内,未采用包封或其他保护措施。本技术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能够有效改进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专利技术人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通信排管布局结构,该布局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通信管的牢固性和耐用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通信管,所述通信管为中空结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位于所述通信管的外周;和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充满于所述通信管和所述支撑骨架的外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管包括8个,按照两行均匀等间隔分布成四列,且相邻两个所述通信管之间的距离为45mm。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管包括16个,按照四行均匀等间隔分布成四列,且相邻两个所述通信管之间的距离为45mm。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管为Φ100UPVC管或者镀锌钢管。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管的直径为110mm。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根钢筋龙骨和支撑横梁,所述多根钢筋龙骨相互垂直分布于所述通信管的外周,所述支撑横梁镶嵌于所述混凝土中并位于所述通信管的上方。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龙骨为Ø10钢筋,所述Ø10钢筋垂直分布于所述通信管外周,形成多个钢筋网结构,且相邻两个钢筋网结构之间的间距为1m。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包括横向设置的Ø8@150钢筋和两根相互平行的Ø6@200钢筋,所述两根相互平行的Ø6@200钢筋与所述Ø8@150钢筋在水平方向垂直且位于所述Ø8@150钢筋上方。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Ø8@150钢筋包括条形本体,所述条形本体向上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远离所述条形本体的一端向所述Ø6@200钢筋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为C25混凝土,所述C25沿着最外侧通信管的包封厚度为80mm。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现有的基础上对通信排管的外周设置的钢筋网络骨架结构和混凝土等保护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通信管的牢固性,延长了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结构降低了施工难度且提高了施工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特殊的通信排管布局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通信管的牢固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和方法中未见有类似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方法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产品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剖面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剖面图。其中,附图中各标示为:通信管-1;混凝土-3;钢筋龙骨-21;Ø8@150钢筋-221;Ø6@200钢筋-222;条形本体-223;第一弯折部-224;第二弯折部-22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仅为示例性说明,并未按照严格比例绘制,而且其中可能有为描述便利而进行局部放大、缩小,对于公知部分亦可能有一定缺省。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通信管1,通信管1为中空结构;支撑骨架,支撑骨架位于通信管1的外周;和混凝土3,混凝土3充满于通信管1和支撑骨架的外周。实施例1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排管布局结构该结构。如图1所示,该布局结构为735×425mm的8孔Ø100通信排管的布局结构,具体包括8个通信管1,通信管1为中空结构。该8个通信管1按照两行均匀等间隔分布成四列,即按照2×4的原则均匀等间隔分布设置,且相邻两个通信管1之间的距离为45mm。该通信管1可以为Ø100UPVC管或者镀锌钢管,其直径为110mm。支撑骨架包括多根钢筋龙骨21和支撑横梁。该多根钢筋龙骨21相互垂直分布于通信管1的外周,支撑横梁镶嵌于混凝土3中并位于通信管1的上方。钢筋龙骨21为Ø10钢筋,Ø10钢筋垂直分布于通信管1外周,形成多个钢筋网结构,且相邻两个钢筋网结构之间的间距为1m。支撑横梁包括横向设置的Ø8@150钢筋221和两根相互平行的Ø6@200钢筋222。两根相互平行的Ø6@200钢筋222与Ø8@150钢筋221在水平方向垂直且位于Ø8@150钢筋221上方。Ø8@150钢筋221包括条形本体223,条形本体223向上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224,第一弯折部224远离条形本体223的一端向Ø6@200钢筋222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225。混凝土3为C25混凝土,C25混凝土沿着最外侧通信管的包封厚度为80mm。实施例2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排管布局结构该结构。如图2所示,该布局结构为735×735mm的16孔Ø100通信排管的布局结构,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通信管的数量不同,其他均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具体包括16个通信管1,通信管1为中空结构。该16个通信管1按照四行均匀等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个通信管,所述通信管为中空结构;/n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位于所述通信管的外周;和/n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充满于所述通信管和所述支撑骨架的外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通信管,所述通信管为中空结构;
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位于所述通信管的外周;和
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充满于所述通信管和所述支撑骨架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管包括8个,按照两行均匀等间隔分布成四列,且相邻两个所述通信管之间的距离为4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管包括16个,按照四行均匀等间隔分布成四列,且相邻两个所述通信管之间的距离为4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管为Ø100UPVC管或者镀锌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管的直径为1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排管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根钢筋龙骨和支撑横梁,所述多根钢筋龙骨相互垂直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勋志范秦南刘国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新德宁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