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箱及配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配电
,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箱及配电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一体式的动力电池包内置的配电箱一般将电池正负极的通断控制、正极预充放电、正极电流保护、负极电流检测、绝缘监测等功能集成在一个配电箱内,目的是通过打包设计和压缩配电系统总体占用空间,来简化开发流程和提高包体空间利用率。但是这种高度一体化结构也存在两点明显不足:一是配电箱结构复杂、通用性差。由于要根据具体车型的特殊要求来设计和集成配电功能,因此一个配电箱往往只能用于一个车型,不符合平台化开发设计趋势。二是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在包体内布置。主要原因是将正负极配电的通断、预充、检测、被动保护等功能都集成在了一起,再加上不同电气回路间需要足够电气安全距离、结构需要避让等要求也增加了配电箱的整体在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配电箱结构复杂,通用性差且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配电箱以及配电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包括外壳,位于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包括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内的接触器、高压监控模块、第一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n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露出所述外壳,以作为所述配电箱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高压监控模块的输入端,所述高压监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一端,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触器的输入端,所述接触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露出所述外壳,以作为所述配电箱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包括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内的接触器、高压监控模块、第一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露出所述外壳,以作为所述配电箱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高压监控模块的输入端,所述高压监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一端,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触器的输入端,所述接触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露出所述外壳,以作为所述配电箱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所述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所述高压监控模块、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位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下壳体具有贯穿所述下壳体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开口露出所述下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监控模块具有通讯接口、绝缘监测接口以及接触器烧结检测接口,所述上壳体在远离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设有贯穿所述上壳体的第二开口,所述通讯接口、所述绝缘监测接口以及所述接触器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鹏,陈小亮,曾志,汪鲁建,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