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手摇起重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28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手摇起重教具,属于教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竖直支架、安装于所述竖直支架上的水平横梁、安装于所述水平横梁上的手摇滚轮,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凹槽,所述底部凹槽中设置有插入凸台,所述插入凸台中设置有底座插入孔,所述竖直支架包括支架插入板,所述支架插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呈梯形结构的竖直支撑板,所述竖直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将底座、竖直支架和水平横梁以及手摇滚轮组装到一起,通过手柄转动手摇滚轮从而带动起重物升降,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使用不同位置的手柄体会到力臂的长短对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手摇起重教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手摇起重教具,属于教具

技术介绍
:教具是以传播科技、教育人为目的的实物,是完全的科技传媒,是青少年科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器材。科技活动中用的教具有实物教具和复制品教具。具体有来自自然界的标本或样品:如用于科技教育活动中的生物标本、矿物标本、化石、岩石及珍稀动物样品等。还有标本的仿制品和模型:有些标本十分珍贵(如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不宜到处传播,于是人们制作了各种仿制品以及模型,用以传播科技信息。又如人体解剖模型、航、海、车三模所用的模型等。教具还可以分成演示用和实习操作用两种。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学科,为了能够让学生们直观的理解各种物理现象,在物理学科中会制作各种教具,通过这些教具能够让学生们更直观的理解各种物理现象,在物理学的力学部分,需要学生学习力臂的长短对提升物体是否有影响的知识,并利用公式来计算相关的数据,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论知识不太好理解,如果能够通过教具,让学生实际进行实际感知,那么一定会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现有的行业中缺乏相应的教具,针对上述问题,行业中需要一种新型结构的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手摇起重教具,以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手摇起重教具,以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手摇起重教具,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竖直支架、安装于所述竖直支架上的水平横梁、安装于所述水平横梁上的手摇滚轮,所述底座呈矩形结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凹槽,所述底部凹槽中设置有插入凸台,所述插入凸台中设置有底座插入孔,所述竖直支架包括支架插入板,所述支架插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呈梯形结构的竖直支撑板,所述竖直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竖直支撑板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横梁的左侧设置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槽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同轴心,所述插入槽插入到所述连接凹槽中,所述水平横梁上还设置有减重孔,所述水平横梁的右侧设置有滚轮安装孔。作为优选,所述手摇滚轮包括呈圆形结构的滚轮板,所述滚轮板的侧边设置有滚轮凹槽,所述滚轮板的正面还设置有滚轮连接孔,所述滚轮板的正面边缘处设置有呈矩形结构的力臂板,所述力臂板上设置有多个手柄,所述滚轮板上还设置有绳索固定孔。作为优选,所述手柄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作为优选,所述滚轮凹槽中设置有起重连接线,所述起重连接线的底部设置待带起重的起重物。作为优选,所述手摇滚轮和所述水平横梁通过螺栓连接到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是:将底座、竖直支架和水平横梁以及手摇滚轮组装到一起,通过手柄转动手摇滚轮从而带动起重物升降,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使用不同位置的手柄体会到力臂的长短对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本技术结构新颖,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底座的俯视图。图4是底座的仰视图。图5是竖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水平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手摇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底部凹槽101;插入凸台102;底座插入孔103;竖直支架2;支架插入板201;竖直支撑板202;连接凹槽203;第一连接孔204;水平横梁3;插入槽301;第二连接孔302;减重孔303;滚轮安装孔304;手摇滚轮4;滚轮板401;滚轮凹槽402;滚轮连接孔403;力臂板404;手柄405;绳索固定孔406;起重连接线5;起重物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根据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手摇起重教具,包括底座1、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的竖直支架2、安装于所述竖直支架2上的水平横梁3、安装于所述水平横梁3上的手摇滚轮4,所述底座1呈矩形结构,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凹槽101,所述底部凹槽101中设置有插入凸台102,所述插入凸台102中设置有底座插入孔103,所述竖直支架2包括支架插入板201,所述支架插入板201的上表面设置有呈梯形结构的竖直支撑板202,所述竖直支撑板20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凹槽203,所述竖直支撑板202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04。如图6所示,所述水平横梁3的左侧设置有插入槽301,所述插入槽301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02,所述第一连接孔204和所述第二连接孔302同轴心,所述插入槽301插入到所述连接凹槽203中,所述水平横梁3上还设置有减重孔303,所述水平横梁3的右侧设置有滚轮安装孔304。如图7所示,为了能够实现起重物6的升降,进一步地,所述手摇滚轮4包括呈圆形结构的滚轮板401,所述滚轮板401的侧边设置有滚轮凹槽402,所述滚轮板401的正面还设置有滚轮连接孔403,所述滚轮板401的正面边缘处设置有呈矩形结构的力臂板404,所述力臂板404上设置有多个手柄405。为了能够方便固定绳索,进一步地,所述滚轮板401中还设置有绳索固定孔406。为了能够感知力臂的长短对力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手柄405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为了实现实验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凹槽402中设置有起重连接线5,所述起重连接线5的底部设置待带起重的起重物6。为了能够相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手摇滚轮4和所述水平横梁3通过螺栓连接到一起。安装时,首先将底座1放置到设定位置,然后将竖直支架2的支架插入板201插入底座插入孔103中,将水平横梁3的插入槽301插入到连接凹槽203中,将第一连接孔204与所述第二连接孔302同轴心,将螺丝贯穿于所述第一连接孔204和第二连接孔302,从而有助于提高水平横梁3和竖直支架2的稳定性,将手摇滚轮4的滚轮连接孔403和所述滚轮安装孔304同轴心放置,将螺丝贯穿于所述滚轮连接孔403和所述滚轮安装孔304,从而将手摇滚轮4和水平横梁3连接到一起,将起重连接线5的一端插入到绳索固定孔406中,然后将起重连接线5缠绕在所述滚轮凹槽402中,起重连接线5的一端连接起重物6。使用时,通过手柄405转动手摇滚轮4,手摇滚轮4在转动的过程中会通过起重连接线5带动起重物6升降,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手柄405,不同位置的手柄405就会产生不同长度的力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亲身体会不同长度的力矩起重物6升降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对力矩与力有更清晰的理解。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手摇起重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的竖直支架(2)、安装于所述竖直支架(2)上的水平横梁(3)、安装于所述水平横梁(3)上的手摇滚轮(4),所述底座(1)呈矩形结构,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凹槽(101),所述底部凹槽(101)中设置有插入凸台(102),所述插入凸台(102)中设置有底座插入孔(103),所述竖直支架(2)包括支架插入板(201),所述支架插入板(201)的上表面设置有呈梯形结构的竖直支撑板(202),所述竖直支撑板(20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凹槽(203),所述竖直支撑板(202)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手摇起重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的竖直支架(2)、安装于所述竖直支架(2)上的水平横梁(3)、安装于所述水平横梁(3)上的手摇滚轮(4),所述底座(1)呈矩形结构,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凹槽(101),所述底部凹槽(101)中设置有插入凸台(102),所述插入凸台(102)中设置有底座插入孔(103),所述竖直支架(2)包括支架插入板(201),所述支架插入板(201)的上表面设置有呈梯形结构的竖直支撑板(202),所述竖直支撑板(20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凹槽(203),所述竖直支撑板(202)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理实验的手摇起重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横梁(3)的左侧设置有插入槽(301),所述插入槽(301)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02),所述第一连接孔(204)和所述第二连接孔(302)同轴心,所述插入槽(301)插入到所述连接凹槽(203)中,所述水平横梁(3)上还设置有减重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百诺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