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26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温路面,属于道路交通技术领域。该降温路面包括冷却结构层和多个冷却模块,至少部分冷却模块沿行车方向依次设置,每个冷却模块均包括导热管和冷却部,冷却模块中至少导热管设置于冷却结构层内,导热管的进口端用于输入导热液体,导热管的出口端穿设于冷却部以通过冷却部对导热管内吸收路面温度后的导热液体进行冷却。上述降温路面通过导热管以及其内部流动的导热液体可有效吸收路面中的热量,并通过冷却部进行热交换散热,从而达到降低路表温度的效果。该方法成本较低,施工容易,能长时间避免或降低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温路面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温路面。
技术介绍
沥青路面本身是黑色,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由于太阳辐射,路表温度最高可达70℃以上,导致沥青逐渐软化,在荷载作用下容易出现车辙病害。目前针对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方法解决和改善:(1)通过添加沥青添加剂,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常使用的改善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添加剂如PE类的抗车辙剂、高模量剂、岩沥青、高粘沥青等;(2)使用在大孔隙(空隙率在22-28%)沥青混合料里面灌注水泥浆的灌浆复合沥青路面结构;(3)降低路面的温度。如在混合料中掺加相变材料吸收部分热量,路表涂抹热阻涂层等。但上述方式能起到的降低路表温度的作用效果有限,并且成本较高,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温路面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可这样实现:本申请提供一种降温路面,其包括冷却结构层和多个冷却模块,至少部分冷却模块沿行车方向依次设置,每个冷却模块均包括导热管和冷却部,冷却模块中至少导热管设置于冷却结构层内,导热管的进口端用于输入导热液体,导热管的出口端穿设于冷却部以通过冷却部对导热管内吸收路面温度后的导热液体进行冷却。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冷却模块的长度为16-20m。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冷却模块的宽度与路面车道的宽度相等。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冷却结构层的厚度为2.5-3cm。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冷却模块中的导热管沿行车方向呈折线设置。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冷却模块中的导热管沿行车方向呈方波形或蛇形设置。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热管的材质包括纯铜、紫铜或钢质材料。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热管中流通的导热液体包括水、乙醇、甲醇、甲苯和丙酮中的至少一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冷却部包括盛水件和用于连通地下水的进水管和出水管,盛水件设有用于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地下水进口和地下水出口,导热管的出口端穿设于盛水件。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盛水件为水槽。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盛水件中水的温度为10-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盛水件中的水的温度为恒温。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冷却模块中还设有水泵,导热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通过水泵连通。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冷却结构层内还设有供电系统和通讯模块,供电系统用于接入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机电系统并与水泵和冷却部均电连接,通讯模块与供电系统通信连接以通过控制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进而控制水泵以及冷却部的工作状态。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冷却结构层主要由GA10浇筑式沥青混合料浇筑而成。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冷却结构层中的沥青混合料中添加有导热材料。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热材料包括石墨纤维、石墨粉和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冷却结构层的沥青混合料中添加的导热材料的量为15-25wt%。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冷却结构层中的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为7.8-8.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降温路面还具有上面层、中面层和下面层,冷却结构层位于中面层和下面层之间。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面层靠近路表的位置设有用于实时采集路表的温度数据的智能颗粒,智能颗粒与通讯模块通信连接以将采集的路表的温度数据传输至通讯模块进而用于指导水泵及冷却部的工作状态。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智能颗粒包括第一智能颗粒件,每个冷却模块中导热管对应的上面层区域内至少设置4颗第一智能颗粒件。优选地,至少部分第一智能颗粒件沿行车方向依次设置。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智能颗粒还包括用于设置于上面层的对应冷却模块中导热管之外且距离道路边缘0.8-1.2m的位置的第二智能颗粒件。优选地,当第二智能颗粒件的数量为多个时,至少部分第二智能颗粒件沿行车方向依次设置。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面层中使用的沥青混合料选自SMA-13、SUP-13和AC-13混合料中的至少一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中面层中使用的沥青混合料选自SUP-20和AC-20混合料中的至少一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下面层中使用的沥青混合料选自SUP-25和AC-25混合料中的至少一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面层的厚度为2.5-4cm。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中面层的厚度为6-8cm。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下面层的厚度为7-8cm。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中面层的沥青混合料和/或上面层的沥青混合料中也添加有导热材料。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中面层的沥青混合料和/或上面层的沥青混合料中添加的导热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低于700W/mk。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中面层的沥青混合料和/或上面层的沥青混合料中添加的导热材料也包括石墨纤维、石墨粉和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中面层的沥青混合料和/或上面层的沥青混合料中添加的导热材料的掺杂量为对应的沥青混合料的20-30wt%。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降温路面还具有位于下面层下方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为38-40cm。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提供的降温路面通过导热管以及其内部流动的导热液体可有效吸收路面中的热量,并通过冷却部进行热交换散热,从而达到降低路表温度的效果。该方法成本较低,施工容易,能长时间避免或降低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降温路面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降温路面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中冷却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试验例中降温速度测试中的结果图。图标:1-智能颗粒;2-上面层;3-中面层;4-冷却结构层;5-下面层;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GA10浇筑式沥青混合料;8-水泵;9-导热管;10-冷却模块;11-冷却部;12-通讯模块;13-供电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降温路面进行具体说明。专利技术人经研究提出:就目前通常采用的降低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的方法而言,其中,使用添加剂类的技术一方面会导致混合料的成本提高,另一方面此类技术无法根本上解决沥青在高温下变软的问题,只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灌浆复合沥青路面的方法,其施工工艺比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温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路面包括冷却结构层和多个冷却模块,至少部分所述冷却模块沿行车方向依次设置,每个冷却模块均包括导热管和冷却部,所述冷却模块中至少所述导热管设置于所述冷却结构层内,所述导热管的进口端用于输入导热液体,所述导热管的出口端穿设于所述冷却部以通过所述冷却部对所述导热管内吸收路面温度后的导热液体进行冷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温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路面包括冷却结构层和多个冷却模块,至少部分所述冷却模块沿行车方向依次设置,每个冷却模块均包括导热管和冷却部,所述冷却模块中至少所述导热管设置于所述冷却结构层内,所述导热管的进口端用于输入导热液体,所述导热管的出口端穿设于所述冷却部以通过所述冷却部对所述导热管内吸收路面温度后的导热液体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路面,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冷却模块的长度为16-20m;
优选地,每个所述冷却模块的宽度与路面车道的宽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冷却结构层的厚度为2.5-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路面,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冷却模块中的所述导热管沿行车方向呈折线设置;
优选地,每个所述冷却模块中的所述导热管沿行车方向呈方波形或蛇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热管的材质包括纯铜、紫铜或钢质材料;
优选地,所述导热管中流通的所述导热液体包括水、乙醇、甲醇、甲苯和丙酮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降温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包括盛水件和用于连通地下水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盛水件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地下水进口和地下水出口,所述导热管的出口端穿设于所述盛水件;
优选地,所述盛水件为水槽;
优选地,所述盛水件中水的温度为10-20℃;
优选地,所述盛水件中的水的温度为恒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温路面,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冷却模块中还设有水泵,所述导热管的所述进口端和所述出口端通过所述水泵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温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层内还设有供电系统和通讯模块,所述供电系统用于接入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机电系统并与所述水泵和所述冷却部均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供电系统通信连接以通过控制所述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进而控制所述水泵以及冷却部的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温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层主要由GA10浇筑式沥青混合料浇筑而成;
优选地,所述冷却结构层中的所述沥青混合料中添加有导热材料;
优选地,所述导热材料包括石墨纤维、石墨粉和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冷却结构层的所述沥青混合料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苏龙李华王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