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319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先制备静电纺丝溶液,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得到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然后将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放置于无水乙醇中浸泡,取出后自然干燥,去除多余的溶剂,再将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获得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该膜通过纳米纤维的形成能够解决微球易于团聚和力学性能差的问题,而微球的形成能够解决纳米纤维降解速度快、载药量低和药物缓释快的问题。此外,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能够仿生具有纳米级丝状交织结构的细胞外基质,利于组织修复与再生,且这种结构能够赋予复合膜良好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纤维和微球共存的复合结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纤维是指直径大小在纳米尺度上,具有较大长径比的线状材料,其不仅可以作为消声、过滤等材料,还可应用在组织工程支架、医用敷料和药物载体等生物医用领域。目前,用于纳米纤维制备的常见技术是静电纺丝,其原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如丝素蛋白、纤维素、胶原蛋白和壳聚糖等,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乙烯醇、聚己内酯和聚乳酸等。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910497175.0,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应用于医用伤口敷料的壳聚糖基载药纳米纤维膜,通过将药物和纺丝液共混制备的纳米纤维实现药物持续释放的功能,但是,传统的纳米纤维比表面积大、载药量较低、降解速度和药物缓释速度较快,限制了其产业化发展。微球是直径尺度介乎于纳米和微米范围内的一种粒子,其应用非常广泛,如电子屏幕、吸附材料和药物载体等方面。用于微球制备的材料主要有合成聚合物材料如聚乳酸、聚乙烯醇和聚苯乙烯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如丝素蛋白、壳聚糖和胶原蛋白等。如中国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制备静电纺丝溶液:将1~10g平均分子量为5000~80000的聚己内酯缓慢倒入50~200mL三氯甲烷中,连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再使用超声波分散器使其均匀分散,然后在避光、密封条件下,放置在烘箱里静置脱泡,即得到质量分数为5~20%的静电纺丝溶液;/n(2)静电纺丝:将所述静电纺丝溶液装入注射器中,将所述注射器与针头安装在高压静电纺丝机器上,针头端接正极,接收器端接负极并接地,通过高压静电纺丝工艺进行纺丝,得到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n(3)复合膜后处理:将所述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放置于无水乙醇中浸泡,取出后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静电纺丝溶液:将1~10g平均分子量为5000~80000的聚己内酯缓慢倒入50~200mL三氯甲烷中,连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再使用超声波分散器使其均匀分散,然后在避光、密封条件下,放置在烘箱里静置脱泡,即得到质量分数为5~20%的静电纺丝溶液;
(2)静电纺丝:将所述静电纺丝溶液装入注射器中,将所述注射器与针头安装在高压静电纺丝机器上,针头端接正极,接收器端接负极并接地,通过高压静电纺丝工艺进行纺丝,得到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
(3)复合膜后处理:将所述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放置于无水乙醇中浸泡,取出后自然干燥,去除多余的溶剂,再将所述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获得处理后的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连续搅拌的温度为20~30℃,转速为800~2000rpm,时间为3~6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超声波分散器的振幅为10~40%,分散时间为3~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基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冯裕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