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319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器隔膜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0~36份聚乙烯醇纤维、24~30份石棉纤维、8~12份聚丙烯腈粉末、60~68份N,N‑二甲基甲酰胺、8~12份凹凸棒土、6~1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4~8份玻璃纤维、2~6份硅溶胶、2~6份改性碳纤维、1~4份壬二酸酯、1~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2份钛酸钡、0.8~2份辛基磺酸钠、0.5~1.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90~105份去离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容器隔膜具有良好的强度以及传热性能,能够更好的散热;通过加入改性碳纤维从而提高强度以及传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器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容器是在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电容器是两块金属电极之间夹一层绝缘电介质构成,当在两金属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上就会存储电荷,所以电容器是储能元件,随着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高水平、低价格的电子产品要求越来越迫切,电容器作为电子基础产品,因此对电容器要求越来越高。超级电容器的隔膜纸位于两个多孔化碳电极之间,与电极一起完全浸润在电解液中,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起到隔离的作用,阻止电子传导,防止两极间接触造成的内部短路。目前市面上的电容器隔膜强度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器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良好的强度以及传热性能,能够更好的散热。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容器隔膜,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0~36份聚乙烯醇纤维、24~30份石棉纤维、8~12份聚丙烯腈粉末、60~68份N,N-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隔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0~36份聚乙烯醇纤维、24~30份石棉纤维、8~12份聚丙烯腈粉末、60~68份N,N-二甲基甲酰胺、8~12份凹凸棒土、6~1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4~8份玻璃纤维、2~6份硅溶胶、2~6份改性碳纤维、1~4份壬二酸酯、1~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2份钛酸钡、0.8~2份辛基磺酸钠、0.5~1.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90~105份去离子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隔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0~36份聚乙烯醇纤维、24~30份石棉纤维、8~12份聚丙烯腈粉末、60~68份N,N-二甲基甲酰胺、8~12份凹凸棒土、6~1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4~8份玻璃纤维、2~6份硅溶胶、2~6份改性碳纤维、1~4份壬二酸酯、1~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2份钛酸钡、0.8~2份辛基磺酸钠、0.5~1.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90~105份去离子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隔膜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2~36份聚乙烯醇纤维、24~28份石棉纤维、9~12份聚丙烯腈粉末、62~68份N,N-二甲基甲酰胺、9~12份凹凸棒土、7~1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4~7份玻璃纤维、2~5份硅溶胶、2~5份改性碳纤维、1~3份壬二酸酯、1~2.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2~2份钛酸钡、0.8~1.5份辛基磺酸钠、0.5~1.2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95~105份去离子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隔膜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5份聚乙烯醇纤维、25份石棉纤维、10份聚丙烯腈粉末、65份N,N-二甲基甲酰胺、10份凹凸棒土、8份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5份玻璃纤维、4份硅溶胶、4份改性碳纤维、2份壬二酸酯、1.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钛酸钡、1份辛基磺酸钠、0.7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00份去离子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将5~10份碳纤维加入到20~30份除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碳纤维分散液;
S2、将2~6份碳纳米管加入到20~30份混合酸中,搅拌均匀,过滤,干燥,得到碳纳米管分散液;
S3、将碳纳米管分散液加入到碳纤维分散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国群刘进朗廖乃昌刘金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