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人造神经导管的聚吡咯壳聚糖载药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人造神经导管的聚吡咯壳聚糖载药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组织工程旨在开发功能受损的组织和器官的替代品。移植前,通常将细胞播种在生物材料支架上,该支架可模拟细胞外基质,并为细胞提供对组织发育重要的信息。组织工程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其应用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来开发可恢复、维持或改善组织功能的生物学替代品。它通常需要一个支架来为细胞迁移、附着和增殖提供过渡性的三维支持,并提供用于运送生化因子的载体。支架还应提供机械和生物学影响,以指导细胞的成熟和整合以形成组织。因此,组织工程中的主要挑战是设计和制造合适的支架来满足该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具有修复和再生的内在能力。功能再生需要轴突再生和雪旺细胞对再生轴突的再髓鞘再生。包括神经营养因子、细胞外基质蛋白和激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参与了雪旺细胞的去分化、增殖和髓鞘再生。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的静电纺丝神经导管提供了恢复组织功能或实现组织再生的有利支架材料促进细胞募集/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人造神经导管的聚吡咯壳聚糖载药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壳聚糖载药微球或布洛芬加到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中得到载药纺丝液,载药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得到载药纤维膜,在载药纤维膜表面涂覆聚吡咯涂层得到所述的聚吡咯壳聚糖载药纤维膜;/n所述的壳聚糖载药微球中的药物为生物活性物质;/n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为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高机械强度的高分子聚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造神经导管的聚吡咯壳聚糖载药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壳聚糖载药微球或布洛芬加到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中得到载药纺丝液,载药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得到载药纤维膜,在载药纤维膜表面涂覆聚吡咯涂层得到所述的聚吡咯壳聚糖载药纤维膜;
所述的壳聚糖载药微球中的药物为生物活性物质;
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为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高机械强度的高分子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造神经导管的聚吡咯壳聚糖载药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酶、DNA、生长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造神经导管的聚吡咯壳聚糖载药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包括PLA、PLGA、PC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造神经导管的聚吡咯壳聚糖载药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聚糖载药微球通过离子凝胶法制备得到:将壳聚糖溶解于乙酸溶液中,调节pH至4.5~5.5,加入药物使其溶解得到药物和壳聚糖的混合溶液;将三聚磷酸钠溶液滴加到药物和壳聚糖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得到壳聚糖载药微球混悬液;混悬液离心后通过冷冻干燥得到壳聚糖载药微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造神经导管的聚吡咯壳聚糖载药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聚糖载药微球通过离子凝胶法制备得到:将壳聚糖溶解于1~3%的乙酸溶液中配制得到浓度为1~2mg/mL的壳聚糖溶液,用NaOH溶液调节壳聚糖溶液pH至4.5~5.5,加入药物搅拌使其溶解,得到药物和壳聚糖的混合溶液;将0.5~1.5mg/mL的TPP溶液加匀速滴加到以400~800rpm转速搅拌的药物和壳聚糖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得到壳聚糖载药微球混悬液;混悬液离心后通过冷冻干燥得到壳聚糖载药微球;其中,药物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5~1:1,TPP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4~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造神经导管的聚吡咯壳聚糖载药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载药纺丝液的制备:将高分子聚合物溶解于三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得到纺丝液,再加入壳聚糖载药微球或布洛芬,溶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媛,喻潇凌,张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