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出铁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060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炉出铁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炉出铁沟。所述高炉出铁沟包括由浇注料浇注而成的主沟体,所述主沟体的沟槽表面设置有第一抗氧化层。所述主沟体的沟帮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抗氧化层。该高炉出铁沟的沟槽表面和沟帮上表面设置抗氧化层,使得出铁沟在烘烤及使用过程中沟槽内壁及沟帮顶面能够形成一层封闭层,隔绝空气中氧气的侵入,避免浇注料中碳及碳化硅类原料的氧化,保持良好的抗渣铁侵蚀性能,以提高出铁沟浇注料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出铁沟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炉出铁沟
,具体涉及一种高炉出铁沟。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高炉出铁沟都是储铁式结构,高温铁水和熔渣在主沟内进行渣铁分离,主沟所使用耐火材料的寿命直接影响高炉的正常生产。目前储铁式主沟大多使用Al2O3-SiC-C质浇注料浇注而成。Al2O3-SiC-C质浇注料中C的作用是为了增强浇注料抗熔融渣铁的渗透性能,SiC的作用是为了增强浇注料抗熔融渣铁的侵蚀性能,通过几种材料的综合作用,起到减小浇注料的熔损、剥落及开裂的效果。浇注的出铁沟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烘烤,提前排出浇注料里的水分和其他挥发性气体,避免出铁过程遇高温铁水后挥发性气体集中逸出导致喷溅甚至爆炸。铁沟浇注完毕进行烘烤过程中,铁沟表层一定厚度范围内的浇注料里的C和SiC会被氧化,氧化层厚度视烘烤温度高低以及时间长短有所不同,一般氧化层厚度可达10-50mm。氧化层材料强度以及抗渣铁侵蚀性能都会严重下降,这是铁沟投入使用早期材料损毁速度更快的一个重要因素。出铁沟投入使用后,出铁沟的出铁沟槽内长期储存有熔融渣铁混合物,出铁沟槽内大部分浇注料被高温液体淹没,大幅减少了这部分浇注料与空气中氧气接触的机会,被氧气氧化的程度较弱。而出铁沟槽内未被高温液体淹没的上部以及出铁沟沟帮上表面部位长期暴露于空气中,这使得空气中氧气能够从这些部位沿浇注料中气孔逐渐深入到内部,使得浇注料中C、SiC等原料不断被氧化,失去应有的抗渣铁侵蚀效果。目前比较常用的提高铁沟浇注料抗氧化性方法主要有提高铁沟浇注料的致密度、减少气孔率,或在浇注料中添加金属Al粉、金属Si粉、Ai-Si合金粉、B4C粉等作为抗氧化剂使用。抗氧化剂先于C和SiC被氧化,氧化产物体积膨胀使浇注料更加致密,或者形成玻璃态物质,堵塞浇注料内气孔,防止氧气进一步深入浇注料内部,从而延缓浇注料里C和SiC的氧化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提供一种高炉出铁沟,通过在浇注料烘烤前对出铁沟槽表面及沟帮上表面设置抗氧化层,使得出铁沟在烘烤及使用过程中沟槽内壁及沟帮顶面能够形成一层封闭层,隔绝空气中氧气的侵入,以保持浇注料良好的抗渣铁侵蚀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出铁沟浇注料的使用寿命。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出铁沟,包括由浇注料浇注而成的主沟体,所述主沟体的沟槽表面设置有第一抗氧化层。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抗氧化层在500~1000℃温度范围内能够形成高粘度的液体保护膜,出铁沟在进行烘烤时黏附在出铁沟槽表面,起到堵塞气孔隔绝空气的作用,避免出铁沟浇注料在烘烤时氧气沿出铁沟槽浇注料气孔侵入材料内部,保护浇注料中的C和SiC不被氧化,保持浇注料的抗渣铁侵蚀能力,以延长出铁沟浇注料的使用寿命;出铁沟在开始投入使用后,出铁沟槽内被高温液体淹没的部分,第一抗氧化层被高温液体冲走,未被高温液体淹没的上部,第一抗氧化层继续起到堵塞气孔隔绝空气的作用,最大限度避免出铁沟浇注料在使用过程中氧气沿浇注料气孔侵入材料内部。优选的,上述的高炉出铁沟中,所述第一抗氧化层的厚度范围为0.5-3mm。优选的,上述的高炉出铁沟中,所述第一抗氧化层包括长石、云母、石墨、高温沥青粉、羧甲基纤维素和水玻璃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的,所述第一抗氧化层包括高温沥青粉、羧甲基纤维素和水玻璃组成的混合物,最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第一抗氧化层包括长石5~15份、云母5~10份、石墨3~5份、高温沥青粉5~10份、羧甲基纤维素1~3份和水玻璃70~75份。优选的,上述的高炉出铁沟中,所述第一抗氧化层通过喷涂或涂抹附着于所述主沟体的沟槽表面。优选的,上述的高炉出铁沟中,所述主沟体的沟帮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抗氧化层。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抗氧化层在500~1000℃温度范围内能够形成高粘度的液相保护层,出铁沟在进行烘烤时及使用过程中黏附在沟帮上表面,起到堵塞气孔隔绝空气的作用,避免出铁沟浇注料在烘烤时及使用过程中氧气从沟帮顶面气孔中侵入材料内部,保护浇注料中的C和SiC不被氧化,保持浇注料的抗渣铁侵蚀能力,以延长出铁沟浇注料的使用寿命。优选的,上述的高炉出铁沟中,所述第二抗氧化层的厚度范围为0.5-3mm。优选的,上述的高炉出铁沟中,所述第二抗氧化层包括长石、云母、石墨、高温沥青粉、羧甲基纤维素和水玻璃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的,所述第一抗氧化层包括高温沥青粉、羧甲基纤维素和水玻璃组成的混合物,最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第二抗氧化层包括长石5~15份、云母5~10份、石墨3~5份、高温沥青粉5~10份、羧甲基纤维素1~3份和水玻璃70~75份。优选的,上述的高炉出铁沟中,所述第二抗氧化层通过喷涂或涂抹附着于所述主沟体的沟帮上表面。优选的,上述的高炉出铁沟中,所述主沟体由Al2O3-SiC-C浇注料浇注而成。优选的,上述的高炉出铁沟为浇注料烘烤前的高炉出铁沟。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炉出铁沟,在出铁沟槽和沟帮上表面设置抗氧化层,使得出铁沟在烘烤及使用过程中沟槽内壁及沟帮顶面能够形成一层封闭层,隔绝空气中氧气的侵入,避免浇注料中碳及碳化硅类原料的氧化,保持良好的抗渣铁侵蚀性能,以提高出铁沟浇注料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高炉出铁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沟体,2-出铁沟槽,3-沟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以下实施例中,所用仪器等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所述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原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而得,其中,所用高温沥青粉购自镇江市茂林特种沥青有限公司,所用水玻璃的模数n为2.2,波美度为40。实施例1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浇注料烘烤前的高炉出铁沟,如图1所示,包括由Al2O3-SiC-C浇注料浇注而成的主沟体1,所述主沟体包括出铁沟槽2,及所述出铁沟槽2两侧的沟帮3。所述出铁沟槽2的一侧浇注料表面设置有2mm左右厚度的第一抗氧化层,对侧不涂覆抗氧化层,以做对照。所述第一抗氧化层的材料为200目长石10份、180目云母粉5份、320目鳞片石墨5份、200目高温沥青粉8份、羧甲基纤维素粉末2份和水玻璃70份组成的混合物,其通过滚刷方式涂覆于所述出铁沟槽的表面。所述出铁沟槽2涂覆有抗氧化层一侧的沟帮3上表面设置有2mm左右厚度的第二抗氧化层,另一侧沟帮3的上表面不涂覆抗氧化层,以作对照。所述第二抗氧化层的材料为200目长石8份、180目云母粉8份、320目鳞片石墨3份、200目高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出铁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浇注料浇注而成的主沟体,所述主沟体的沟槽表面设置有第一抗氧化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出铁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浇注料浇注而成的主沟体,所述主沟体的沟槽表面设置有第一抗氧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出铁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氧化层的厚度范围为0.5~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炉出铁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氧化层包括长石、云母、石墨、高温沥青粉、羧甲基纤维素和水玻璃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第一抗氧化层包括高温沥青粉、羧甲基纤维素和水玻璃组成的混合物,更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第一抗氧化层包括长石5~15份、云母5~10份、石墨3~5份、高温沥青粉5~10份、羧甲基纤维素1~3份和水玻璃70~7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出铁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氧化层通过喷涂或涂抹附着于所述主沟体的沟槽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出铁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沟体的沟帮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抗氧化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秋邓乐锐王丽丽秦颖高培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联合荣大工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