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快速翻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48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卫星快速翻身装置,属于卫星翻身装置技术领域,翻转台;两组轴承座,两者分别位于翻转台的两侧,每组轴承座上均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安装筒,所述翻转台固定在两个安装筒之间;翻转结构;限位结构,设置在翻转台的顶部;丝杆滑台,设置在翻转台的下方,丝杆滑台的滑块顶部设有支撑结构;行车;其顶部设有着陆缓冲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四个限位座可同时工作来提高对卫星产品的夹紧效率,避免在对卫星产品翻转的过程中由于手动固定方式而花费过多时间,支撑结构能够及时对卫星产品的底部中部位置进行支撑,以避免卫星产品在翻转后由于对其承载的支撑力过于单一而导致卫星产品发生断裂、损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卫星快速翻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翻身装置
,具体讲是一种卫星快速翻身装置。
技术介绍
在卫星产品转场运输过程中,为防止发生物理性损伤和污染,需要将卫星产品放置于特制的包装箱内进行运送。由于受到铁路和空中运输一些客观条件(如边界尺寸要求)的限制,往往需要包装箱内的卫星产品呈“横向”放置状态,而停放在厂房内的卫星产品通常都是“竖直”放置,这就涉及到如何将卫星产品安全合理地从停放点翻身并转移到包装箱内的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643660.7)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卫星快速翻身装置,涉及一套翻身和停放装置。它包括可拆卸法兰组件、支撑架组件、推杆组件、缓冲组件、定位组件、停放车,卫星产品安装在可拆卸法兰组件上,可拆卸法兰通过支撑架组件与箱座固定,推杆组件能够实现可拆卸法兰竖直与水平状态的切换,即实现卫星产品的翻身功能,缓冲组件的作用为在推杆拉压力转换时有效防止反向间隙引起的冲击振动和疲劳损坏,定位组件用于卫星产品在箱内状态时的定位和辅助支撑作用。针对当前卫星产品采用双钩吊进行翻身操作时所存在的效率低、操作风险高、人员需求大受限于厂房空间和行车条件等问题,该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操作方便、简单可靠、翻身效率高、人员需求小、无厂房空间和行车条件限制,同时该专利技术零件易加工、安装拆卸方便。但是上述专利技术依旧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第一、上述装置对卫星产品的固定是采用多个螺栓与螺纹孔连接,此种固定方式需要花费工作者较大的劳动量,并且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精力,影响了对卫星产品的翻转效率;第二、上述装置在对卫星产品翻转的过程中,采用可拆卸法兰组件固定在卫星产品的底部,并且每个卫星产品均配置一个可拆卸法兰组件,可就较大增加对卫星产品的运输成本了,且回收过程中还需要对螺栓进行拆卸,又提高了对可拆卸法兰组件的回收成本;第三、上述装置仅仅对卫星产品的底面进行固定,使卫星产品在翻转的过程中以及卫星产品呈水平状态的过程中,卫星产品始终仅有可拆卸法兰组件对其底面进行支撑,支撑力过于单一,容易造成卫星产品发生断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星快速翻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对卫星产品的固定方式需要花费过多时间、每个卫星产品均配置一个可拆卸法兰组件运输成本过高以及卫星产品在翻转的过程中对其承载的支撑力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翻转台;两组轴承座,两者分别位于翻转台的两侧,每组轴承座上均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安装筒,所述翻转台固定在两个安装筒之间;翻转结构,其设置在轴侧座上;限位结构,设置在翻转台的顶部;丝杆滑台,设置在翻转台的下方,丝杆滑台的滑块顶部设有支撑结构;行车,行车的顶部设有着陆缓冲结构;所述着陆缓冲结构包括两侧夹紧结构、水平设置在行车上方的着陆板以及四个可拆卸设置在行车顶部的底座,每个所述底座顶部均设有导向伸缩杆,每个所述导向伸缩杆上均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着陆板的底部和行车的顶部。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两侧夹紧结构包括设置在行车底部的固定座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行车两侧的安装座,每个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均设有与其铰接的驱动条,两个驱动条相对的一侧均设有限位辊,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双杆气缸,所述双杆气缸的伸缩端上设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条,两个所述驱动条的底端均设有铰接杆,两个铰接杆分别与连接条的两侧铰接。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传动板、设置在翻转台底部的推动电缸以及四组矩阵分布在翻转台顶部的压紧部件,每组压紧部件均包括倾斜设置的导轨以及与导轨滑动配合的推进台,所述推进台的顶部设有限位座,限位座顶部设有用于对卫星产品的拐角处进行限位的夹紧槽;所述传动板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与其铰接的传动杆,四个传动杆分别与四个推进台铰接,传动板的中心处设有呈中空结构的支撑筒,支撑筒与翻转台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推动电缸的伸缩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推进台之间通过连接架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位于右侧的两个限位座顶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安装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伸缩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升降架,升降架的底部设有压紧板。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盘、竖直设置的升降电缸以及设置在丝杆滑台滑块顶部的承载座,所述承载座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其滑动配合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固定在支撑盘的底部,所述升降电缸的伸缩端与支撑盘的底部固定连接,翻转台和着陆板上均设有供支撑盘通过的圆槽。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翻转结构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个轴承座侧壁上的翻转电机,每个所述安装筒的侧壁均焊接有齿环,每个所述翻转电机的主轴均套设有传动齿轮,两个传动齿轮分别与两个齿环相啮合。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翻转台的两侧均设有导向销,所述轴承座上设有供导向销通过的弧形槽。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卫星快速翻身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其一,限位结构工作可快速对卫星产品的四个拐角处进行限位,具体的,是由推动电缸工作来驱动其中一个推进台进行移动,推进台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与其铰接的传动杆进行移动,使传动板沿支撑筒的轴线进行转动,进而使四个传动杆同步移动,来实现四个推进台同时向支撑筒的方向靠近,从而实现四个限位座同时对卫星产品的四个拐角处进行限位,四个限位座可同时工作来提高对卫星产品的夹紧效率,避免在对卫星产品翻转的过程中由于手动固定方式而花费过多时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对卫星产品的固定方式需要花费过多时间的技术问题。其二,由于限位座上设有对卫星产品夹紧的夹紧槽,使限位座可同时对卫星产品的下边缘、底面进行压紧限位,提高了卫星产品翻转的稳定性,不同于传统方法仅对卫星产品的底面进行限位,本专利技术可对卫星产品的拐角处进行夹紧,对卫星产品的底部进行包裹,采用多个支撑力对卫星产品进行承载,以解决卫星产品在翻转的过程中对其承载的支撑力过于单一而导致卫星产品发生损伤的问题。其三,本专利技术设置支撑结构具有以下两个作用,第一、当需要对卫星产品进行限位前,丝杆滑台带动支撑盘穿过翻转台的圆槽并升降至便于放置卫星产品的高度,卫星产品置于支撑盘顶部,在升降电缸的驱动下可使卫星产品缓缓降至限位槽内;第二、在对卫星产品完成限位后,丝杆滑台运作带动支撑盘移动至轴承座的右侧,并且升降电缸将支撑盘升降至与卫星产品水平状态抵触的高度,卫星产品从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支撑盘能够及时对卫星产品的底部中部位置进行支撑,以避免卫星产品在翻转后由于对其承载的支撑力过于单一而导致卫星产品发生断裂、损坏的技术问题,并且将卫星产品缓缓降落至着陆板顶部,有效避免卫星产品由于与着陆板直接接触而发生损伤。其四,卫星产品位于着陆板后,双杆气缸工作可驱动连接条向上移动,使连接条通过铰接杆来带动驱动条进行转动,进而使驱动条带动限位辊进行转动,来使限位辊对卫星产品的侧壁进行抵触,从而实现两个限位辊分别对卫星产品的两侧进行压紧,以有效避免卫星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颠簸而发生偏移、跌落,通过两侧夹紧结构可在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卫星快速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翻转台(1);/n两组轴承座(2),两者分别位于翻转台(1)的两侧,每组轴承座(2)上均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安装筒(3),所述翻转台(1)固定在两个安装筒(3)之间;/n翻转结构(4),其设置在轴承座(2)上;/n限位结构(5),设置在翻转台(1)的顶部;/n丝杆滑台(6),设置在翻转台(1)的下方,丝杆滑台(6)的滑块顶部设有支撑结构(61);/n行车(7),行车(7)的顶部设有着陆缓冲结构(71);/n所述着陆缓冲结构(71)包括两侧夹紧结构(8)、水平设置在行车(7)上方的着陆板(72)以及四个可拆卸设置在行车(7)顶部的底座(73),每个所述底座(73)顶部均设有导向伸缩杆(74),每个所述导向伸缩杆(74)上均套设有缓冲弹簧(75),所述缓冲弹簧(7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着陆板(72)的底部和行车(7)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快速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翻转台(1);
两组轴承座(2),两者分别位于翻转台(1)的两侧,每组轴承座(2)上均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安装筒(3),所述翻转台(1)固定在两个安装筒(3)之间;
翻转结构(4),其设置在轴承座(2)上;
限位结构(5),设置在翻转台(1)的顶部;
丝杆滑台(6),设置在翻转台(1)的下方,丝杆滑台(6)的滑块顶部设有支撑结构(61);
行车(7),行车(7)的顶部设有着陆缓冲结构(71);
所述着陆缓冲结构(71)包括两侧夹紧结构(8)、水平设置在行车(7)上方的着陆板(72)以及四个可拆卸设置在行车(7)顶部的底座(73),每个所述底座(73)顶部均设有导向伸缩杆(74),每个所述导向伸缩杆(74)上均套设有缓冲弹簧(75),所述缓冲弹簧(7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着陆板(72)的底部和行车(7)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快速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夹紧结构(8)包括设置在行车(7)底部的固定座(81)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行车(7)两侧的安装座(82),每个所述安装座(82)的顶端均设有与其铰接的驱动条(83),两个驱动条(83)相对的一侧均设有限位辊(84),所述固定座(81)上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双杆气缸(85),所述双杆气缸(85)的伸缩端上设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条(86),两个所述驱动条(83)的底端均设有铰接杆(87),两个铰接杆(87)分别与连接条(86)的两侧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快速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5)包括传动板(51)、设置在翻转台(1)底部的推动电缸(52)以及四组矩阵分布在翻转台(1)顶部的压紧部件(53),每组压紧部件(53)均包括倾斜设置的导轨(54)以及与导轨(54)滑动配合的推进台(55),所述推进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少静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海上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