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低温丁腈防护手套的丁腈胶浆上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64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低温丁腈防护手套的丁腈胶浆上胶工艺,包括:步骤一,第一次注胶工序;步骤二,手膜降温工序;步骤三,手膜预上胶工序;步骤四,手膜完全上胶工序,导向轨道驱动手套模件沿着第二水平部d的水平部分向下移动至浸胶槽槽体内完成上胶工作;步骤五,浸胶槽槽体清洁工序;步骤六,杂质排出工序;步骤七,完成上胶后的胶体冷却循环工序;步骤八,新胶体补充工序;步骤九,去气泡工序,底部的胶体在广口棚的导向下离心甩出至浸胶槽槽体的上表面,胶槽槽体上表面的气泡扎破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胶过程中,由于胶体处于流动状态,因此流动的胶体附着在手膜上时受到的冲击力不同,从而造成手套上胶不均匀现象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低温丁腈防护手套的丁腈胶浆上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套
,尤其涉及一种耐低温丁腈防护手套的丁腈胶浆上胶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的工作手套或者劳保手套均直接采用用棉、涤棉纱和尼龙等材料织造而成,此种手套在使用时不具有耐酸/碱的性能,不防滑,而且很容易磨损,更换频繁,成本增加,现缺乏一种使手套防滑的丁腈胶点珠装置。专利号为CN201720693878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丁腈胶防滑手套生产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侧面安装有支腿,所述固定架上端安装有传送装置,所述固定架的后侧面上端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滑槽内设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动板,本丁腈胶防滑手套生产装置,原理简单,实施方便,以丁腈胶作为防滑手套的点珠料,稳定性强,生成的防滑粒均匀,耐磨,耐酸和碱,同时环保,通过压料箱内压板的挤压使丁腈胶从出料孔挤出附着于手套上,挤出均匀,配备储料箱和输料泵实现丁腈胶的自供给,手型的铰接套板方便手套的安装和定位,与传送装置配合实现防滑手套的流水线生产。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胶过程中,由于胶体处于流动状态,因此流动的胶体附着在手膜上时受到的冲击力不同,从而造成手套上胶不均匀现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手膜降温工序、手膜预上胶工序以及手膜完全上胶工序,使得手套在传输过程中配合流动的胶体时,在正式上胶工作前先进行预上胶工作,上胶后的较高温度的胶体传送过程中对手套模件先进行预上胶工作,进而避免手套模件温度与胶体温度差距过大,在正式完全的上胶工作中会影响胶体的质量,从而解决了上胶过程中,由于胶体处于流动状态,因此流动的胶体附着在手膜上时受到的冲击力不同,从而造成手套上胶不均匀现象的技术问题。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低温丁腈防护手套的丁腈胶浆上胶工艺,包括:步骤一,第一次注胶工序,首先存料箱体出口阀门调大,存料箱体内的胶水通过泵体从连接管a输出至驱动轴a内,胶水流入浸胶槽槽体内,直至浸胶槽槽体注满胶体;步骤二,手膜降温工序,导向向轨道驱动手套模件沿着第一倾斜部a、第二倾斜部c以及第三倾斜部e的斜面平行向下传动,驱动轴b通过同步带与驱动轴a同步传动,驱动轴b带动涡轮b同步传动,完成对上流的胶体泵送提供动力作用,同时其上转动的散热叶片完成对传输过程中的手膜降温工作;步骤三,手膜预上胶工序,上胶空间内的胶水自下而上流动,第二水平部d的胶水完成上胶后温度变高流入至第一水平部b,而此时导向轨道驱动手套模件沿着第一水平部b向下移动至浸胶槽槽体内完成预上胶工作;步骤四,手膜完全上胶工序,导向轨道驱动手套模件沿着第二水平部d的水平部分向下移动至浸胶槽槽体内完成上胶工作;步骤五,浸胶槽槽体清洁工序,链动机构驱动清洁机构,使得胶体沿着浸胶槽槽体流动一周的过程中,清洁机构完成对浸胶槽槽体底部的自动清洁工作;步骤六,杂质排出工序,每当刷辊移动至第一出料组件时,此时链动机构停止工作,距离传感器驱动平推气缸自动启动,限位板移动至浸胶槽槽体底部,杂质被限位板堵塞,而胶体通过限位板的滤网部分输出,接着伸缩单元a继续挤压,伸缩单元a通过平移件作用在伸缩单元a上,推出筒将刷辊前方的沉淀物排出,待推出筒进入凸出平台后,控制门自动打开,胶体与杂质一同进入第一收集箱内,过滤板下胶水进行收集,过滤板上杂质进行收集;步骤七,完成上胶后的胶体冷却循环工序,第一收集箱内排出的胶体通过连接管b进入存料箱体内,传输过程中,冷却介质完成对连接管b内的胶体降温工作;步骤八,新胶体补充工序,存料箱体内的胶体通过泵体从连接管a输出至驱动轴a内,驱动轴a在圆周过程中,底部的胶体在广口棚的导向下离心甩出至浸胶槽槽体,与浸胶槽槽体内的胶体混合,最后温度达标的胶体回用至上胶空间作为上胶工作的原液;步骤九,去气泡工序,与步骤八同步的,底部的胶体在广口棚的导向下离心甩出至浸胶槽槽体的上表面,胶槽槽体上表面的气泡扎破工作。作为优选,所述浸胶槽槽体内的胶乳温度检测方式采用温度传感器。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浸胶槽槽体内的胶乳温度为20-2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水平部内的胶乳温度为26-28℃。作为优选,所述存料箱体内的胶乳温度为18-20℃。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倾斜部内的胶乳温度为22-24℃。作为优选,所述手套模件进入浸胶槽槽体2之前的温度为80-85℃。作为优选,所述手套模件进入第二水平部20b内后的温度为60-75℃。作为又优选,所述步骤二中,涡轮b的转速为89转/分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手膜降温工序、手膜预上胶工序以及手膜完全上胶工序,使得手套在传输过程中配合流动的胶体时,在正式上胶工作前先进行预上胶工作,上胶后的较高温度的胶体传送过程中对手套模件先进行预上胶工作,进而避免手套模件温度与胶体温度差距过大,在正式完全的上胶工作中会影响胶体的质量,从而提高上胶效果;(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浸胶槽槽体内胶体为流动状态,使得完成上胶后的胶体循环输出,传动机构配合第一杂质收集机构,将排杂过程中同时带出一部分完成上胶后的胶体排出,并在排出后进行冷却工作,再将其回用至,同时一部分上胶后的胶体排出后,新的胶体以较低温度进入浸胶槽槽体内,使得待上胶的温度达到标准温度,进而提高上胶效果;(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链动机构驱动清洁机构,使得胶体沿着浸胶槽槽体2流动一周的过程中,清洁机构完成对浸胶槽槽体的侧壁以及底部的自动清洁工作,从而保证浸胶槽槽体在上胶的工作过程中时刻保持清洁状态,另一方面,代替传统需要停机将胶体排出,并人工对浸胶槽槽体的自动清洗工作,时效性高且代替额外劳动力输出,降低生产成本;(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杂质收集机构以及第二杂质收集机构,当清洁机构完成对浸胶槽槽体一周的清洁工作后,第一杂质收集机构将沉淀的胶体进行自动排出收集,再利用第一杂质收集机构5进行排渣工作中,第二杂质收集机构驱动清洁机构对清洁面进行清除排渣工作,同时切换清洁面调整成一个新的清洁面,提高清洁效果以及清洁面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上胶均匀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手套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耐低温丁腈防护手套的丁腈胶浆上胶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丁腈超薄防滑劳保手套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浸胶槽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浸胶槽槽体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导向组件的传动工作示意图。图8为去气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第二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低温丁腈防护手套的丁腈胶浆上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一,第一次注胶工序,首先存料箱体(231)出口阀门调大,存料箱体(231)内的胶水通过泵体从连接管a(232)输出至驱动轴a(212)内,胶水流入浸胶槽槽体(2)内,直至浸胶槽槽体(2)注满胶体;/n步骤二,手膜降温工序,导向向轨道(131)驱动手套模件(12)沿着第一倾斜部(20a)、第二倾斜部(20c)以及第三倾斜部(20e)的斜面平行向下传动,驱动轴b(322)通过同步带与驱动轴a(22)同步传动,驱动轴b(322)带动涡轮b同步传动,完成对上流的胶体泵送提供动力作用,同时其上转动的散热叶片(323)完成对传输过程中的手膜降温工作;/n步骤三,手膜预上胶工序,上胶空间(202)内的胶水自下而上流动,第二水平部(20d)的胶水完成上胶后温度变高流入至第一水平部b(20),而此时导向轨道(131)驱动手套模件(12)沿着第一水平部b(20)向下移动至浸胶槽槽体(2)内完成预上胶工作;/n步骤四,手膜完全上胶工序,导向轨道(131)驱动手套模件(12)沿着第二水平部(20d)的水平部分向下移动至浸胶槽槽体(2)内完成上胶工作;/n步骤五,浸胶槽槽体清洁工序,链动机构(205)驱动清洁机构(4),使得胶体沿着浸胶槽槽体(2)流动一周的过程中,清洁机构(4)完成对浸胶槽槽体(2)底部的自动清洁工作;/n步骤六,杂质排出工序,每当刷辊(48)移动至第一出料组件(51)时,此时链动机构(205)停止工作,距离传感器驱动平推气缸(511)自动启动,限位板(513)移动至浸胶槽槽体(2)底部,杂质被限位板(513)堵塞,而胶体通过限位板(513)的滤网部分输出,接着伸缩单元a(512)继续挤压,伸缩单元a(512)通过平移件(517)作用在伸缩单元a(512)上,推出筒(514)将刷辊(48)前方的沉淀物排出,待推出筒(514)进入凸出平台(521)后,控制门(522)自动打开,胶体与杂质一同进入第一收集箱(523)内,过滤板(524)下胶水进行收集,过滤板(524)上杂质进行收集;/n步骤七,完成上胶后的胶体冷却循环工序,第一收集箱(523)内排出的胶体通过连接管b(233)进入存料箱体(231)内,传输过程中,冷却介质(234)完成对连接管b(233)内的胶体降温工作;/n步骤八,新胶体补充工序,存料箱体(231)内的胶体通过泵体从连接管a(232)输出至驱动轴a(212)内,驱动轴a(212)在圆周过程中,底部的胶体在广口棚(221)的导向下离心甩出至浸胶槽槽体(2),与浸胶槽槽体(2)内的胶体混合,最后温度达标的胶体回用至上胶空间(202)作为上胶工作的原液;/n步骤九,去气泡工序,与步骤八同步的,底部的胶体在广口棚(221)的导向下离心甩出至浸胶槽槽体(2)的上表面,胶槽槽体(2)上表面的气泡扎破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低温丁腈防护手套的丁腈胶浆上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第一次注胶工序,首先存料箱体(231)出口阀门调大,存料箱体(231)内的胶水通过泵体从连接管a(232)输出至驱动轴a(212)内,胶水流入浸胶槽槽体(2)内,直至浸胶槽槽体(2)注满胶体;
步骤二,手膜降温工序,导向向轨道(131)驱动手套模件(12)沿着第一倾斜部(20a)、第二倾斜部(20c)以及第三倾斜部(20e)的斜面平行向下传动,驱动轴b(322)通过同步带与驱动轴a(22)同步传动,驱动轴b(322)带动涡轮b同步传动,完成对上流的胶体泵送提供动力作用,同时其上转动的散热叶片(323)完成对传输过程中的手膜降温工作;
步骤三,手膜预上胶工序,上胶空间(202)内的胶水自下而上流动,第二水平部(20d)的胶水完成上胶后温度变高流入至第一水平部b(20),而此时导向轨道(131)驱动手套模件(12)沿着第一水平部b(20)向下移动至浸胶槽槽体(2)内完成预上胶工作;
步骤四,手膜完全上胶工序,导向轨道(131)驱动手套模件(12)沿着第二水平部(20d)的水平部分向下移动至浸胶槽槽体(2)内完成上胶工作;
步骤五,浸胶槽槽体清洁工序,链动机构(205)驱动清洁机构(4),使得胶体沿着浸胶槽槽体(2)流动一周的过程中,清洁机构(4)完成对浸胶槽槽体(2)底部的自动清洁工作;
步骤六,杂质排出工序,每当刷辊(48)移动至第一出料组件(51)时,此时链动机构(205)停止工作,距离传感器驱动平推气缸(511)自动启动,限位板(513)移动至浸胶槽槽体(2)底部,杂质被限位板(513)堵塞,而胶体通过限位板(513)的滤网部分输出,接着伸缩单元a(512)继续挤压,伸缩单元a(512)通过平移件(517)作用在伸缩单元a(512)上,推出筒(514)将刷辊(48)前方的沉淀物排出,待推出筒(514)进入凸出平台(521)后,控制门(522)自动打开,胶体与杂质一同进入第一收集箱(523)内,过滤板(524)下胶水进行收集,过滤板(524)上杂质进行收集;
步骤七,完成上胶后的胶体冷却循环工序,第一收集箱(523)内排出的胶体通过连接管b(233)进入存料箱体(231)内,传输过程中,冷却介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贝娜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市茂泰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