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晓峰专利>正文

五指键盘及其汉字笔序和英文六键位输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1455 阅读:7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键盘输入键区的按键呈五指形排列,按键中的双联键由键帽、键柄、键箱、底座、装在底座上的键柄复位弹簧和左右两对触点组成,键柄制有导向销,键箱内壁开有容纳导向销的导向槽,键柄下部纳入键箱中并由弹簧支撑,键柄藉其导向销可沿导向槽垂直下移而使键柄下部压通一对触点或绕其导向销转动而使键柄下部压通另一对触点;输入汉字时键入首根的前两笔、余根的前三笔及末一笔,最后按断码键;输入英文时每个字母以二键编码输入,单词用其各字母或辅音音标加断码键输入。(*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手操作计算机键盘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现有的计算机键盘采用双手击键,录入文件时不能腾出手去指示稿件上的文字,操作人员必须用眼在稿件上逐字逐句地扫描,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漏字或错行的情况,不仅眼睛极易疲劳,录入质量也不易得到保证。在计算机汉字输入中,有许多以字根为输入码元的编码方法,然而汉字的字根繁多,有时会出现字根拆分的多样性,须人为做出许多规定,这样就为直观拆分字根造成了困难。在边思维边输入时,大脑需把汉字“翻译”成字根,再把字根“翻译”成对应的键位。由于字根繁多,操作过程中的大量精力被占用,使创作思维受到严重影响,而且,由于记忆负担重,若一段时间不练习,重新上机后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原有熟练水平。以往也出现了笔划汉字输入方法,如1088010A“单笔打字笔划输入法及其键盘”中公开了一种单纯用汉字的五种笔划在单手键盘上进行汉字输入的方法,它规定每个单字的码长为定长,使得输入变得简单。但其键盘设计与单手击键姿势结合得不好,且过于简单的输入方式会导致过高的重码率,频繁地挑选重码字反而会使操作过程烦杂、速度下降,无论从屏幕显示还是手指操作,都无法跟随连续的思维进程。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设计一种符合人手生理特点、可减轻操作疲劳强度的单手操作五指键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前述五指键盘的汉字笔序码输入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易学、笔形归类及字根拆分符合大众直观判断习惯、重码率不至于对思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前述五指键盘的英文六键位输入方法,它可提高英文的输入速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五指键盘盘面分为输入键区、功能键区和数字键区。输入键区的按键呈五指形排列,食指~小指各键呈向上辐射状排列,拇指各键呈弧形排列,掌心、部位设光标键;各手指掌管的键分为双联键和普通单键两种,所说双联键由键帽、键柄、键箱、底座、装在底座上的键柄复位弹簧和左右两对触点组成,键柄下部前后两侧制有导向销,键箱内壁开有容纳键柄导向销的垂直导向槽,键柄下部纳入键箱中并由复位弹簧支撑,键帽套在键柄上部,键柄藉其导向销可沿键箱的导向槽垂直下移而使键柄下部压通一对触点或绕其导向销转动而使键柄下部压通另一对触点。在汉字笔序码输入方法中,将汉字的笔划归纳成斜、竖、横、折四种笔形,其中斜笔含撇、捺、点,两点水、三点水、提手旁及绞丝旁中的提笔归斜笔形,其它提笔归横笔形,竖勾和斜勾中的勾弃去后仍保留成字识别特征的分别归入竖笔形和斜笔形,失去成字识别特征的归入折笔形,横勾归折笔形,将此四种笔形及全码断码键分配到键盘的五个键位上。汉字采用全码和简码两种方法输入在全码方法中,对汉字的全部笔划按笔顺在键盘上键入对应的笔形键后按全码断码键。在简码方法中,首先将汉字归纳成左右型、上下型和一个偏旁部首将其余偏旁部首的两边以上包封的包边型三种类型,然后依据汉字的结合缝把每个字拆成首根和余根两部分,其中左右型的首根在字的最左侧,上下型的首根在字的最上侧,包边型的包边字根则依据字的笔顺或属首根或属余根,输入时在键盘上键入汉字首根的前两笔、余根的前三笔及末一笔,最后按简码断码键,余根不足四笔的用首根的末笔凑齐;对不能拆分的单根型字依书写笔顺取六笔输入后再按简码断码键。出现重码字时,将该组重码字中的首字放入屏幕文本区中显示,并在该字下方置暂留重码标志,此时可继续输入文稿,重码标志在继续输入数个字后消失,在重码标志消失前用全码断码键选择重码字,每按一次断码键,该组重码字中的字将依次置换重码标志处的字。在英文六键输入方法中,每个字母以二键编码输入;单词用其各字母加空格键或标符键输入,字母多的单词亦可用该单词的奇数位字母加断码键输入。本专利技术五指键盘盘面中输入键区的按键设计是依照右手掌后部按于纸面,五指自然弯曲下垂于纸面,然后食指~小指自然放松前伸,拇指自然左摆,所形成的移动轨迹来设置五指各键位的,它充分考虑了手指骨骼在击键移动过程中的特点,非常符合手的击键姿势;所采用的双联键在对其键帽施以不同方向的力或按压不同部位时,可使键柄产生两种不同的运动而分别压通两组不同的触点,故具有手指移动距离小、击键灵活、操作轻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汉字输入法对汉字笔型的归类符合大众的习惯,由于将字拆分成首、余字根时仅需观察汉字的结合缝,不需记忆字根,因而简单易学;对重码字的处理基本不影响操作者思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而有助于提高输入速度和减轻疲劳。本专利技术的英文简码输入法依据英文单词发音的主要语音特征是辅音的特点,以输入辅音为主,故输入简单、速度快。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盘面图;图2是双联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移去键柄、动触头及弹簧后的A-A向视图;图4~图5是双联键键柄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图6是导向槽与半圆形导向销配合图;图7是另一种双联键的结构示意图。一.键盘盘面本专利技术的盘面设计如图1所示,分为输入键区A、功能键区B、数字键区C和指示灯区D(功能键区B、数字键区C和指示灯区D中的按键略去未画出)。输入键区A的下部向下突出形成手掌依托部,掌心部位设光标键及增删键。输入键区的各按键呈右手五指形排列食指~小指各键向上辐射排列,拇指各键向左弧形排列,标注数字1、2、3、4、5的各键依次由拇指~小指掌管。其中标注1&12、2728、2425、222、332、442、552的键均为双联键,其余为单键,单键的结构和普通键相同,但单键23、26、29、33、43、44的高度高于双联键,且键面朝掌心倾斜,此外单键13~15之间还用隔板分隔,这样可使手指移动距离小,击键角度合乎手指骨骼动作,操作比较舒适且不易击错键。双联键的结构如图2~图5所示,它由长形键帽2、键柄1、键柄复位弹簧7、键箱3、底座4和装在底座上的左右两对触点组成。右面一对触点包括竖向布置的动触头5和定触头6,左面一对触点包括横向布置的动触头10和定触头8,动触头5插入键箱3的动触头槽内,然后用底座4封固,动触头10用铆钉9固定在底座4上,定触头6和定触头8嵌在底座上。键柄1的下部前后两侧制成圆柱形导向销13,键箱3的内壁开有容纳键柄导向销13的垂直导向槽14,键柄1下部纳入键箱3中并由复位弹簧7支撑,键帽2套在键柄1的上部。按压键帽2的右端时,键柄1便沿导向槽14垂直下移,其下部左侧将压迫动触头10,把左触点对接通,而按压键帽2的左端时,键柄1便绕其导向销13逆时转动,其下部右侧把右触点对接通。该双联键在按压键帽2的左端时,键柄1除了转动外还可能下移,为此在键箱3的上表面用铆钉11固定一簧片12,以阻止键柄1下移。另外还可如图6所示,将键柄导向销13制成半椭圆柱形,而键箱的导向槽14的上部则向导向销13的旋转方向凹入,使导向销既能在导向槽的竖槽内上下移动又能在导向槽的凹槽内转动,且转动时不会下移,下移时亦不会转动。上述的双联键适用于食指~小指,而图7所示的双联键适用于拇指,其键帽较短,键柄导向销13也为半椭圆柱形,同样键箱的导向槽14的上部向导向销13的旋转方向凹入。复位弹簧7与键柄导向销13分置于键柄1的中心左右两侧。此外,左右两对触点均竖向布置,动触头5的动臂上还制有斜臂,当键柄1沿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指键盘盘面分为输入键区、功能键区和数字键区,其特征在于:输入键区的按键呈五指形排列,食指~小指各键呈向上辐射状排列,拇指各键呈弧形排列,掌心部位设光标键;各手指掌管的键分为双联键和普通单键两种,所说双联键由键帽、键柄、键箱、底座、装在底座上的键柄复位弹簧和左右两对触点组成,键柄下部前后两侧制有导向销,键箱内壁开有容纳键柄导向销的垂直导向槽,键柄下部纳入键箱中并由复位弹簧支撑,键帽套在键柄上部,键柄藉其导向销可沿键箱的导向槽垂直下移而使键柄下部压通一对触点或绕其导向销转动而使键柄下部压通另一对触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胡晓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