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船体增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38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船体增稳装置,属于智能无人船领域,用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船体增稳装置包括舭龙骨组以及稳定鳍,舭龙骨组固定在船身的底部,稳定鳍与船身可转动连接,当稳定鳍转动并与船身互成夹角分布时,可提高船身受到的阻尼效果以稳定船身,当稳定鳍转动并卡接在船身内时,可减小船身的行进阻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用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船体增稳装置,采用舭龙骨组以及稳定鳍构成的船体增稳装置,可使小型智能无人船在低速或静止状态时增强稳定性,且稳定鳍收放自如,可根据需求收纳在船身内以便船体行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船体增稳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无人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船体增稳装置。
技术介绍
小型智能无人船在各领域应用日益广泛,但由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排水量很小,吃水很浅,使其特别容易受到水面波浪的影响,而无法维持稳定的姿态。目前一般采取加装舭龙骨的办法来起到微弱的增稳作用,舭龙骨的效果大约为20%-25%,这难以满足小型智能无人船在水底测绘之类的应用中所需的稳定精度。而在中大型船舶上普遍应用的液压减摇鳍由于机构复杂、庞大,无法在小型智能无人船中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船体增稳装置,采用舭龙骨组以及稳定鳍构成的船体增稳装置,可使小型智能无人船在低速或静止状态时增强稳定性,且稳定鳍收放自如,可根据需求收纳在船身内以便船体行进。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船体增稳装置,包括舭龙骨组以及稳定鳍,舭龙骨组固定在船身的底部,稳定鳍与船身可转动连接,当稳定鳍转动并与船身互成夹角分布时,可提高船身受到的阻尼效果以稳定船身,当稳定鳍转动并卡接在船身内时,可减小船身的行进阻力。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船身的底部开设有收纳槽,稳定鳍转动后可卡接在收纳槽内,以便收容稳定鳍并减小船身的行进阻力。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稳定鳍包括鳍身以及连接凸耳,鳍身通过连接凸耳与船身可转动连接。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鳍身配置为楔形鳍,楔形鳍的一侧边配置为尖刃边,楔形鳍的另一侧边配置为钝边。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鳍身的周身倒有过渡圆角。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舭龙骨组包括至少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舭龙骨件,舭龙骨件固定在船身的底部,且两个舭龙骨件分别设在稳定鳍的一侧。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舭龙骨件的两端分别倒有龙骨圆角。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稳定鳍的转动角度为0°~9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船体增稳装置,当小型智能无人船在低速或静止状态时,通过转动稳定鳍并使稳定鳍插入较深的水体中,为船身滤除水面波浪影响而提供阻尼效果,进而增强船身的稳定性,且稳定鳍收放自如,如果小型智能无人船处于中高速行驶状态时,稳定鳍可以收纳在船身内,不给行驶造成额外的阻力,不额外增加船底与障碍物碰撞的几率,以便船体行进。其中,舭龙骨组可对船身起到增稳作用。通过上述过程,使小型智能无人船在低速或静止状态时增强稳定性,且稳定鳍可收纳在船身内,不影响船体的正常行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用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船体增稳装置在稳定鳍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用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船体增稳装置在稳定鳍处于收缩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鳍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舭龙骨组;11、舭龙骨件;110、龙骨圆角;2、稳定鳍;21、鳍身;211、尖刃边;212、钝边;213、过渡圆角;22、连接凸耳;3、船身;31、收纳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船体增稳装置,为了使小型智能无人船在低速或静止状态时增强稳定性,且不影响船体的正常行进。进一步地,用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船体增稳装置包括舭龙骨组1以及稳定鳍2,舭龙骨组1固定在船身3的底部,稳定鳍2与船身3可转动连接,当稳定鳍2转动并与船身3互成夹角分布时,可提高船身3受到的阻尼效果以稳定船身3,当稳定鳍2转动并卡接在船身3内时,可减小船身3的行进阻力。当小型智能无人船在低速或静止状态时,通过转动稳定鳍2并使稳定鳍2插入较深的水体中,为船身3滤除水面波浪影响而提供阻尼效果,进而增强船身3的稳定性,且稳定鳍2收放自如,如果小型智能无人船处于中高速行驶状态时,稳定鳍2可以收纳在船身3内,不给行驶造成额外的阻力,不额外增加船底与障碍物碰撞的几率,以便船体行进。其中,舭龙骨组1可对船身3起到增稳作用。通过上述过程,使小型智能无人船在低速或静止状态时增强稳定性,且稳定鳍2可收纳在船身3内,不影响船体的正常行进。优选地,船身3的底部开设有收纳槽31,稳定鳍2转动后可卡接在收纳槽31内,以便收容稳定鳍2并减小船身3的行进阻力。通过设置收纳槽31,便于收容稳定鳍2以减小船身3的行进阻力。优选地,稳定鳍2包括鳍身21以及连接凸耳22,鳍身21通过连接凸耳22与船身3可转动连接。连接凸耳22用以将鳍身21与船身3进行定位连接,鳍身21用以插入水体中滤除水面波浪影响,提高船身3的稳定性。优选地,鳍身21配置为楔形鳍,楔形鳍的一侧边配置为尖刃边211,楔形鳍的另一侧边配置为钝边212。鳍身21通过设置为一边为尖刃边211一边为钝边212的楔形鳍结构,可适应于水流的流体运动,减轻水流的冲击作用,提高稳定鳍2的使用寿命。优选地,鳍身21的周身倒有过渡圆角213。通过设置过渡圆角213,避免鳍身21的周身过于尖锐而割伤人员,且使鳍身21的周身过渡平滑流畅,适于水流通过以减轻水流冲击力,提高稳定鳍2的使用寿命。优选地,舭龙骨组1包括至少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舭龙骨件11,舭龙骨件11固定在船身3的底部,且两个舭龙骨件11分别设在稳定鳍2的一侧。通过在稳定鳍2的两侧对称分布一个舭龙骨件11,可进一步提高船身3的稳定性。优选地,舭龙骨件11的两端分别倒有龙骨圆角110。舭龙骨件11端部通过设置龙骨圆角110,过渡平滑流畅,既避免割伤人体,又方便水流通过以减轻水流冲击力,提高舭龙骨件11的使用寿命。优选地,稳定鳍2的转动角度为0°~90°。稳定鳍2可在0°~90°进行自由转动,用户可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角度来转动稳定鳍2。本技术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船体增稳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舭龙骨组(1)以及稳定鳍(2);/n所述舭龙骨组(1)固定在船身(3)的底部,所述稳定鳍(2)与所述船身(3)可转动连接;/n当所述稳定鳍(2)转动并与所述船身(3)互成夹角分布时,可提高所述船身(3)受到的阻尼效果以稳定所述船身(3);/n当所述稳定鳍(2)转动并卡接在所述船身(3)内时,可减小所述船身(3)的行进阻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船体增稳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舭龙骨组(1)以及稳定鳍(2);
所述舭龙骨组(1)固定在船身(3)的底部,所述稳定鳍(2)与所述船身(3)可转动连接;
当所述稳定鳍(2)转动并与所述船身(3)互成夹角分布时,可提高所述船身(3)受到的阻尼效果以稳定所述船身(3);
当所述稳定鳍(2)转动并卡接在所述船身(3)内时,可减小所述船身(3)的行进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船体增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船身(3)的底部开设有收纳槽(31);
所述稳定鳍(2)转动后可卡接在所述收纳槽(31)内,以便收容所述稳定鳍(2)并减小所述船身(3)的行进阻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型智能无人船的船体增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稳定鳍(2)包括鳍身(21)以及连接凸耳(22);
所述鳍身(21)通过所述连接凸耳(22)与所述船身(3)可转动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坰烽王麒麟刘戟舟余其亮林海威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微星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