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送接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38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连接两个数字系统以供交换信息的数据传送接口装置,可在两数字电子系统间将两系统连接起来,并控制两数字系统间的信息交换。本数据传送接口装置包括两个系统总线控制装置,各连接至一数字系统的系统总线;一个共用数据存贮装置,被连接至该两系统总线控制装置;以及一个优先权仲裁装置,接收这两数字系统的信息传送请求,判别两数字系统对该共用数据存贮装置的采集优先次序,以使能信号控制这两系统总线控制装置。(*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传送的接口装置。特定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两个控制系统之间的一种简单但有效的数据传送接口。两个数字系统,或者一个数字电子系统之中的两个子系统,例如两个以微处理器为中央处理器的数字电子系统,有时会需要进行数据的交换。典型的例子为多重处理器的多路选择电算系统,例如英代尔公司的Multibus II结构之中的iPSB总线(Parallel SystemBus),其上所插置的总线主处理器(Bus Masters),有时会需要在互相之间交换信息。这种常用技术的信息传送装置,或称为数据传送接口装置,通常是直接占用其所与之交换信息的系统的存贮装置,以便直接地将信息写入目标系统的存贮器之内。这种作法会干扰目标系统的正常运作,因为此时该系统必须要将其牵涉到存贮器存取的动作暂停,以将其存贮器的采集控制权让予数据传送接口装置。这种作法的直接结果便是降低了目标系统,换言之,亦即整个系统的总处理能力(throughput)。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送接口装置,可以在两个数字电子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信息的高效率传送交换。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送接口装置,可以达到在不影响目标系统的正常操作的情况之下进行数据信息的高效率传送交换。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连接两个数字系统以供交换信息的数据传送接口装置,该两数字系统各以其系统总线通过数据传送接口装置而连接,这种数据传送接口装置的结构包括有两个系统总线控制装置,各连接至一个数字系统的系统总线;一个共用数据存贮装置,被连接至所述的两个系统总线控制装置;与一个优先权仲载装置,接收这两个数字系统的信息传送请求,进行两数字系统对所述共用数据存贮装置的采集优先次序的判别,而以使能信号控制所述的两个系统总线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是利用两个数字系统之间的一个共用的数据存贮装置作为两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送接口装置的基础。两个数字系统皆可以将此数据存贮装置当作其本身存贮器的一部分,即此一数据存贮装置分别构成了两个系统的存贮地址范围之中的一个地址空间。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数据传送接口装置,两个需要进行数据交换的数字系统,在不同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接口装置与对方进行数据交换时,正在利用到本专利技术的接口装置的数字系统,并不会影响到另一个未与本专利技术的接口装置进行数据采集的数字系统本身的正常动作,这是与常用技术中直接占用了对方的存贮装置的作法不同的。由于不占用对方的存贮装置,因此对方目前所进行的动作,特别是有关于存贮器的存取的动作就不受影响。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数据传送接口装置所进行的,两个数字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可以由两个系统所共同发出的中断请求,或其中一个系统单独对另一方发出数据交换的中断请求,或者传送数据本身的参数,或者特定的子程序的形式来进行。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与特点将配合附图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数据传送接口装置一实施例的方块电路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数据传送接口装置使用于两个数字系统之间,对应于两系统的存贮地址安排示意图;图3是图1中本专利技术数据传送接口装置实施例电路中两个系统总线控制装置的一种实例电路图;图4是图1中本专利技术数据传送接口装置实施例电路中优先权仲载装置的一种实例电路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数据传送接口装置使用于两个数字系统之间,其对应于两系统的存贮地址进行数据读写的时序图;与图6是本专利技术数据传送接口装置另一实施例的方块电路图。较佳实施例的说明参考图1,其中显示本专利技术数据传送接口装置一实施例的方块电路图。本专利技术的数据传送接口装置10包括有一个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两个系统总线控制装置2与3,以及一个优先权仲载装置4。本专利技术的数据传送接口装置10是被装设于两个数字系统,即第一系统11与第二系统12之间。两个数字系统中的第一系统11,是利用其地址总线A_addr、数据总线A_data,以及其它的总线控制信号,诸如A_write、A_read等,通过数据传送接口装置10的控制,而与第二系统12的各对应总线信号相连接,以便进行双向的数据传送。数据传送接口装置10的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可供两个欲进行数据交换的数字系统存贮信息和数据。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可以由熟知的静态随机存取存贮器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贮器DRAM,或由D型寄存器的阵列所组成的,可以随意进行数据读写的存贮装置所构成。数据传送接口装置10的系统总线控制装置2则将第一系统11与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连接在一起,以便第一系统11可以进行对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的信息读写动作。系统总线控制装置2的作用在于将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的存贮范围映射至第一系统11本身的存贮空间范围之中,使得第一系统11在采集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时,即如同在采集其本身的存贮范围一样的直接。相同的,系统总线控制装置3则将第二系统12与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连接在一起,以便第二系统12可以进行对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的信息读写动作。图2为本专利技术数据传送接口装置10使用于两个数字系统11与12之间,其对应于两系统的存贮地址安排示意图。此示意图表示本专利技术数据传送接口装置10的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可以模拟,或分别映射至两个数字系统的存贮空间的一部分。两个数字系统11与12如此就可以通过对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的数据写入,而将欲传达给对方的信息发出,并寄存于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之中,待接收的一方对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进行数据的读取时,便可以接收到对方所欲传达的信息。利用这种方式,两个数字系统11与12便不会因为要发送信息给对方,便要求对方停止其操作,影响了对方的操作效率。数据传送接口装置10的优先权仲载装置4则被设置于两个数字系统之间作为系统总线的使用仲载装置。其作用是在于判断第一与第二系统11与12对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的信息读写先后次序,使得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不会同时地被两个数字系统所采集。接着参考图3,其中显示本专利技术数据传送接口装置10中两个系统总线控制装置2与3的一种实例电路图。系统总线控制装置2(或3)包含有一个数据总线输出/输入控制装置31,一个地址总线输入控制装置32,以及一个读写控制装置33。数据总线输出/输入控制装置31可以由两个三态缓冲器31a与31b所构成。控制装置31可以利用其三态缓冲器31a与31b来控制第一系统11(或第二系统12)的数据总线是否可以通过系统总线控制装置2(或3)而连接至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以便进行信息数据的读写。地址总线输入控制装置32则是用来控制第一系统11(或第二系统12)的地址总线是否可以通过系统总线控制装置2(或3)而连接至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以便进行信息数据的读写。读写控制装置33则是被用来控制共用数据存贮装置1,以及数据总线的输出/输入控制装置32的输出/输入方向。在图3的实施例电路中,读写控制装置33是由两个与门33a与33b所构成,以正逻辑的形态,利用一个使能信号EN来控制第一系统11(或第二系统12)的读取与写入信号的耦接。接着参考图4。图4为图1中本专利技术数据传送接口装置10中优先权仲载装置4的一种实例电路图。优先权仲载装置4的结构组成包括有输入控制装置41、状态保持装置42,以及输出控制装置43。输入控制装置41可由与门41a与41b所构成,根据两个数字系统11与12的读写指令下达时间差作为判定两个系统的先后次序的依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两个数字系统以供交换信息的数据传送接口装置,该两数字系统各以其系统总线通过数据传送接口装置而连接,这种数据传送接口装置的结构包括有: 两个系统总线控制装置,各连接至一个数字系统的系统总线; 一个共用数据存贮装置,被连接至所述的两个系统总线控制装置;与 一个优先权仲载装置,接收这两个数字系统的信息传送请求,进行两数字系统对所述共用数据存贮装置的采集优先次序的判别,而以使能信号控制所述的两个系统总线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华亮
申请(专利权)人: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