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箱换电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27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箱换电工装,包括底座、中间板、顶板、滑动导向机构和旋转导向机构,底座的底部设有与叉车叉齿配合定位的叉齿孔;中间板位于底座的上方;顶板位于中间板的上方,用于放置电池箱;滑动导向机构设在中间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用于带动顶板在中间板的上方平移,以调整顶板在中间板上方的位置;旋转导向机构设在底座和所述中间板之间,用于带动中间板在底座上方水平转动,以调整顶板和中间板在底座上方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在不需要专用电池更换设备的同时,还能够仅通过一台叉车配合即可完成电池箱的快速更换,进而降低了换电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箱换电工装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电池箱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箱换电工装。
技术介绍
矿用自卸车是专门应用于矿山环境下的运输机械,传统的矿用自卸车一般是采用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的,其运行费用较大,且尾气排放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根据国家建设绿色矿山的要求,油改电是大势所趋的事情,随着纯电动自卸车的普及和发展,作为提供汽车动力源的电池因为能量密度不够高,单次充电续航里程短,充电等待时间长等原因,使纯电动自卸车的使用及推广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更换电池作为一种快速增加续航里程的模式,成为解决目前纯电动自卸车推广受限的最佳方式。而目前纯电动自卸车电池箱主要布置在汽车侧面,采用螺栓连接电池托板的方式与底盘安装固定,电池箱的体积及重量较大,导致电池的拆卸难度加大,更换电池时间过长,且由于受矿区路面条件影响,因此还会对更换定位精度要求高,进而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更换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从而导致换电成本较高,使用者难以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箱换电工装,实现了在不需要专用电池更换设备的同时,还能够仅通过一台叉车配合即可完成电池箱的快速更换,进而降低了换电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箱换电工装,包括:底座,底部设有与叉车叉齿配合定位的叉齿孔;中间板,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顶板,位于所述中间板的上方,用于放置电池箱;滑动导向机构,设在所述中间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用于带动所述顶板在所述中间板的上方平移,以调整所述顶板在所述中间板上方的位置;旋转导向机构,设在所述底座和所述中间板之间,用于带动所述中间板在所述底座上方水平转动,以调整所述顶板和中间板在所述底座上方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导向机构包括:旋转轴,一端与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间板的中心位置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中间板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水平旋转。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万向轮,与所述中间板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连接,所述万向轮可与所述底座上滑动;两个第一气缸,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对称设在所述底座和所述中间板之间,所述第一气缸的缸筒固定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中间板连接。进一步的,设在所述中间板上的所述万向轮的个数为12个,且所述12个所述万向轮分布设在所述中间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滑动组件,包括设在所述中间板靠近所述顶板一侧的导轨、以及在所述顶板上且可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顶板上的滑块在所述导轨的上滑动,进而实现所述顶板在所述中间板的上方平移。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缸筒与所述中间板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顶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方向与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分布设在所述中间板和顶板3之间的4个所述滑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第二气缸相对设在所述中间板的两侧。进一步的,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将所述底座和顶板进行固定,以避免所述底座、中间板和顶板两两之间的移动。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板,一端与所述顶板可拆卸连接;锁紧组件,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并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座,通过紧固组件可拆卸的设在所述底座上;连接杆,依次穿过所述两个固定座,并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连接;转板,设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两个螺母,均可拆卸设在所述连接杆上,并分别与一所述固定座接触,进而使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箱换电工装,通过在底座和中间板之间设置旋转导向机构、在中间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滑动导向机构,使中间板和顶板在旋转导向机构的带动下在底座上方水平转动,以及顶板在滑动导向机构的带动下在中间板的上方平移,进而使位于顶板上的电池箱精准的移动至电池安装架上的安装位置,实现了在不需要专用电池更换设备的同时,还能够仅通过一台叉车配合即可完成电池箱的快速更换,进而降低了换电成本。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箱换电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旋转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滑动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01-叉齿孔;2-中间板;3-顶板;4-滑动导向机构,401-导轨,402-滑块,403-第二气缸;5-旋转导向机构,501-旋转轴,502-万向轮,503-第一气缸;6-锁紧机构,601-固定板,602-固定座,603-连接杆,604-转板,605-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箱换电工装。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箱换电工装,参见图1,包括底座1、中间板2、顶板3、滑动导向机构4和旋转导向机构5,底座1的底部设有与叉车叉齿配合定位的叉齿孔101;中间板2位于底座1的上方;顶板3位于中间板2的上方,用于放置电池箱;滑动导向机构4设在中间板2和顶板3之间,用于带动顶板3在中间板2的上方平移,以调整顶板3在中间板2上方的位置;旋转导向机构5设在底座1和中间板2之间,用于带动中间板2在底座1上方水平转动,以调整顶板3和中间板2在底座1上方的位置。通过在底座1和中间板2之间设置旋转导向机构5、在中间板2和顶板3之间设置滑动导向机构4,使中间板2和顶板3在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箱换电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底部设有与叉车叉齿配合定位的叉齿孔(101);/n中间板(2),位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n顶板(3),位于所述中间板(2)的上方,用于放置电池箱;/n滑动导向机构(4),设在所述中间板(2)和所述顶板(3)之间,用于带动所述顶板(3)在所述中间板(2)的上方平移,以调整所述顶板(3)在所述中间板(2)上方的位置;/n旋转导向机构(5),设在所述底座(1)和所述中间板(2)之间,用于带动所述中间板(2)在所述底座(1)上方水平转动,以调整所述顶板(3)和中间板(2)在所述底座(1)上方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换电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底部设有与叉车叉齿配合定位的叉齿孔(101);
中间板(2),位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
顶板(3),位于所述中间板(2)的上方,用于放置电池箱;
滑动导向机构(4),设在所述中间板(2)和所述顶板(3)之间,用于带动所述顶板(3)在所述中间板(2)的上方平移,以调整所述顶板(3)在所述中间板(2)上方的位置;
旋转导向机构(5),设在所述底座(1)和所述中间板(2)之间,用于带动所述中间板(2)在所述底座(1)上方水平转动,以调整所述顶板(3)和中间板(2)在所述底座(1)上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换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导向机构(5)包括:
旋转轴(501),一端与所述底座(1)的中心位置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间板(2)的中心位置连接;
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中间板(2)以所述旋转轴(501)为中心在所述底座(1)的上方水平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换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万向轮(502),与所述中间板(2)靠近所述底座(1)的一侧连接,所述万向轮(502)可与所述底座(1)上滑动;
两个第一气缸(503),以所述旋转轴(501)为中心对称设在所述底座(1)和所述中间板(2)之间,所述第一气缸(503)的缸筒固定设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一气缸(503)的活塞杆与所述中间板(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换电工装,其特征在于,设在所述中间板(2)上的所述万向轮(502)的个数为12个,且所述12个所述万向轮(502)分布设在所述中间板(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换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向机构(4)包括:
滑动组件,包括设在所述中间板(2)靠近所述顶板(3)一侧的导轨(401)、以及在所述顶板(3)上且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绿巨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