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器、锁扣、护套自动装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80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固定器、锁扣、护套自动装配机,包括:送料机构、装配机构以及出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分别用于输送固定器、锁扣、护套的振动盘和送料道;所述装配机构包括护套工位以及分别设置于护套工位两侧的锁扣工位和固定器工位,锁扣工位的外侧设有用于将锁扣安装至护套上的第一气缸,固定器工位的外侧设有用于将固定器安装至护套内的第二气缸,所述护套工位的上方设有用于将护套固定在护套工位上的第三气缸;出料机构包括第四气缸、出料气缸以及出料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固定器、锁扣、护套的自动化装配,其自动化程度高,装配成品紧密牢固,可靠性高;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大幅提高装配效率的同时有利于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器、锁扣、护套自动装配机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自动装配
,具体涉及固定器、锁扣、护套自动装配机。
技术介绍
护套在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装配,将固定器和锁扣安装在护套上,传统的装配方式有人工组装,人工组装需要人工进行手动组装,不仅组装效率低下,并且组装质量不统一,装配精度难以把握,经常会出现装配不合格的现象,而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装配、自动输入输出、护套安装紧密稳固的固定器、锁扣、护套自动装配机,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固定器、锁扣、护套自动装配机,所述锁扣呈S形弯曲状并于底部设有插头,所述护套上设有供所述锁扣插入的插槽,所述固定器可嵌入所述护套内;包括: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分别用于输送固定器、锁扣、护套的三个振动盘和三条送料道,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与送料道连通;装配机构,所述装配机构包括护套工位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护套工位两侧并分别与所述护套工位连通的锁扣工位和固定器工位,所述锁扣工位的外侧设有用于将锁扣安装至护套上的第一气缸,所述固定器工位的外侧设有用于将固定器安装至护套内的第二气缸,所述护套工位的上方设有用于将护套固定在护套工位上的第三气缸;以及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第四气缸、出料气缸以及出料斗,所述护套工位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底板,所述第四气缸驱动所述底板向上移动至所述出料气缸同一高度时,所述出料气缸将护套推出至出料斗内。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护套工位和固定器工位之间的通道上方设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挡板,用于隔断或打开所述护套工位和固定器工位之间的通道。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前端可插入至S形弯曲状的所述锁扣的间隙内。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推杆的后端向后延伸,使得所述推杆的长度大于所述锁扣工位与所述护套工位的间距;所述推杆的宽度与所述锁扣的宽度相当。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若干竖直的压紧足,所述压紧足的端部为弹性材质。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压紧装置还包括一竖直的侧向定位杆;所述护套工位远离送料道的一侧设有侧板,所侧向定位杆与所述侧板的间距等于护套的宽度;所述侧向定位杆的底端为尖头楔形。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护套工位和固定器工位的入口处分别设有限高杆,所述限高杆的高度分别与护套、固定器的高度相当。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出料斗的底部开口,其下方设有接料斗和用于驱动所述接料斗转动的电机,所述接料斗连接有倾斜的第一出料道,所述第一出料道的下方设有多个相邻排列的第二出料道,所述第二出料道的下方分别设有收集箱。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第一出料道内设有计数器。进一步的设置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触摸屏和若干限位开关和位置控制器,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出料气缸通过电磁阀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振动盘、电机、触摸屏和若干限位开关和位置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现了固定器、锁扣、护套的自动化装配,其自动化程度高,装配成品紧密牢固,可靠性高;并且本技术结构简单,在大幅提高装配效率的同时有利于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装配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装配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B向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A向视角的气缸分布图。图7是本技术中B向视角的气缸分布图。图8是本技术中第一气缸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第二气缸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第三气缸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中固定器、锁扣、护套的分解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中固定器、锁扣、护套装配完成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中出料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中出料机构的部分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固定器、锁扣、护套自动装配机,如图1-14所示,包括送料机构100、装配机构200、出料机构300以及控制单元700,其中送料机构100包括分别用于输送固定器600、锁扣500、护套400的三个振动盘101和三条送料道102,振动盘101是一种常见的自动组装送料设备,通过振动可将无序工件自动有序定向排列整齐、准确地通过送料道102输送到各组件的工位上。本实施例中,锁扣500呈S形弯曲状,其底部为插头501,护套400上设有供该插头501插入的插槽401,固定器600可嵌入至护套400内。装配机构200包括护套工位201以及分别位于护套工位201两侧的锁扣工位202和固定器工位203,锁扣工位202和固定器工位203分别与护套201工位通过通道连通,其中锁扣工位202与护套工位201之间的通道宽度与锁扣500的宽度相当,固定器工位203与护套工位201之间的通道宽度与固定器600的宽度相当。当护套400、锁扣500、固定器600分别进入相应的工位内时,锁扣的插头501与护套的插槽401高度对应,以便于锁扣501沿锁扣工位202和护套工位201之间的通道与护套400进行装配;护套400右端的开口与固定器600高度对应,以便于固定器600沿固定器工位203和护套工位201之间的通道与护套400进行装配。锁扣工位202的外侧设有第一气缸204,第一气缸204的输出端连接有一推杆205,锁扣的插头501朝向护套工位201时,其远离护套工位201的一侧存在一间隙;当第一气缸204推动推杆205时,推杆205的前端可插入该间隙中,进而推动锁扣500向护套工位201的方向移动,直至将锁扣的插头501插入护套工位201中护套的插槽401内。推杆205的后端向后方延伸,使得推杆205的长度大于锁扣工位202与护套工位201的间距,并且推杆205的宽度与锁扣500的宽度相当,从而当推杆205推动锁扣500进行装配时,推杆205的侧面可将锁扣500的送料道102内的其它锁扣挡住,避免其提前进入锁扣工位202而与推杆205发生干涉,当推杆205复位后,下一锁扣才可以进入锁扣工位202内。固定器工位203的外侧设有第二气缸206,第二气缸206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207,当第二气缸206推动推板207时,推板207推动固定器600向护套工位201的方向移动,直至使固定器600嵌入护套400内。与前述的推杆205类似,推板207的后端也向后方延伸,且推板207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固定器工位2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固定器、锁扣、护套自动装配机,所述锁扣呈S形弯曲状并于底部设有插头,所述护套上设有供所述锁扣插入的插槽,所述固定器可嵌入所述护套内;其特征在于,包括:/n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分别用于输送固定器、锁扣、护套的三个振动盘和三条送料道,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与送料道连通;/n装配机构,所述装配机构包括护套工位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护套工位两侧并分别与所述护套工位连通的锁扣工位和固定器工位,所述锁扣工位的外侧设有用于将锁扣安装至护套上的第一气缸,所述固定器工位的外侧设有用于将固定器安装至护套内的第二气缸,所述护套工位的上方设有用于将护套固定在护套工位上的第三气缸;以及/n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第四气缸、出料气缸以及出料斗,所述护套工位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底板,所述第四气缸驱动所述底板向上移动至所述出料气缸同一高度时,所述出料气缸将护套推出至出料斗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固定器、锁扣、护套自动装配机,所述锁扣呈S形弯曲状并于底部设有插头,所述护套上设有供所述锁扣插入的插槽,所述固定器可嵌入所述护套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分别用于输送固定器、锁扣、护套的三个振动盘和三条送料道,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与送料道连通;
装配机构,所述装配机构包括护套工位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护套工位两侧并分别与所述护套工位连通的锁扣工位和固定器工位,所述锁扣工位的外侧设有用于将锁扣安装至护套上的第一气缸,所述固定器工位的外侧设有用于将固定器安装至护套内的第二气缸,所述护套工位的上方设有用于将护套固定在护套工位上的第三气缸;以及
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第四气缸、出料气缸以及出料斗,所述护套工位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底板,所述第四气缸驱动所述底板向上移动至所述出料气缸同一高度时,所述出料气缸将护套推出至出料斗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器、锁扣、护套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工位和固定器工位之间的通道上方设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挡板,用于隔断或打开所述护套工位和固定器工位之间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器、锁扣、护套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前端可插入至S形弯曲状的所述锁扣的间隙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器、锁扣、护套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后端向后延伸,使得所述推杆的长度大于所述锁扣工位与所述护套工位的间距;所述推杆的宽度与所述锁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鹏梁林军章明雷曹再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宝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