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制钢板卷取侧导梁喷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69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轧制钢板卷取侧导梁喷淋装置,包括钢板侧导梁、喷淋底板、冷却通管、进水管接头,所述钢板侧导梁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喷淋底板,所述喷淋底板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管端板,所述水管端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冷却通管,所述冷却通管一端外周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接头,所述喷淋底板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反射腔板,所述反射腔板另一侧连接在所述冷却通管外周侧壁,所述冷却通管外侧壁开设有多组反射流喷射孔以及多组正射流喷射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冷却通管引入冷却水,水流反向喷射及正向喷射均匀流出方式并对钢板侧导梁导向工作面进行冷却的喷淋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轧制钢板卷取侧导梁喷淋装置
本技术涉及冶金轧制
,具体的说是一种轧制钢板卷取侧导梁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铁企业轧制钢板生产线作业中,将输送辊线轧制后的钢板经两侧导向梁的引导下使之对中,在卷取机上成卷。但是运动中的钢板在导向对中过程时,轧制钢板两侧端部与侧导梁的导向面产生强烈的摩擦并使侧导梁工作面剧烈磨损,导向中产生摩擦火花导致金属颗粒及灰尘污染工作环境。为改善这样一种工作环境为此设计侧导梁喷淋装置。卷曲机侧导梁喷淋装置增设之后,彻底消除引导摩擦火花,减轻侧导梁工作面磨损,延长侧导梁的工作寿命。覆盖磨损产生的粉尘消除颗粒性污染。改变钢板端部与侧导梁摩擦性质(干摩擦转换成半干摩擦)侧导梁导向更加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冷却通管引入冷却水,水流反向喷射及正向喷射均匀流出方式并对钢板侧导梁导向工作面进行冷却的喷淋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轧制钢板卷取侧导梁喷淋装置,包括钢板侧导梁、喷淋底板、冷却通管、进水管接头,所述钢板侧导梁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喷淋底板,所述喷淋底板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管端板,所述水管端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所述冷却通管,所述冷却通管一端外周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进水管接头,所述喷淋底板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反射腔板,所述反射腔板的截面结构呈L性结构,所述反射腔板上端侧边沿所述冷却通管中心轴线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通管外周侧壁,且所述反射腔板侧边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通管中心轴线的中上部位置,所述冷却通管外侧壁开设有多组均匀间隔设置的反射流喷射孔,所述反射流喷射孔朝向所述反射腔板一侧设置,且所述反射流喷射孔向下倾斜喷射设置,所述冷却通管上还开设有多组均匀间隔设置的正射流喷射孔,所述正射流喷射孔朝向所述喷淋底板一侧设置,且所述正射流喷射孔向反射腔板相反方向倾斜喷射。所述喷淋底板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分割区板,所述分割区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冷却通管相对设置的通孔,所述分割区板将所述反射腔板分割为若干段,且所述分割区板两端面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反射腔板上。所述进水管接头为直角弯管,且所述进水管接头与所述冷却通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反射腔板与所述冷却通管外侧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喷淋装置在钢板侧导梁导向工作面上形成混流水幕,对摩擦面覆盖,侧导梁工作面磨损量降低,延长侧导梁的工作寿命;2、喷淋装置混流水幕实现对粉尘、火花抑制,彻底消除引导摩擦火花,覆盖磨损产生的粉尘,消除颗粒性污染。3、喷淋装置混流水幕改变钢板端部与钢板侧导梁摩擦性质,干摩擦转换为半干摩擦,使钢板侧导梁导向更加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1部位细节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2部位细节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分割区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板侧导梁、2喷淋底板、3冷却通管、4进水管接头、5水管端板、6反射腔板、7反射流喷射孔、8正射流喷射孔、9分割区板、1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轧制钢板卷取侧导梁喷淋装置,包括钢板侧导梁1、喷淋底板2、冷却通管3、进水管接头4,钢板侧导梁1上端固定连接有喷淋底板2,喷淋底板2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管端板5,水管端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冷却通管3,冷却通管3一端外周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接头4,喷淋底板2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反射腔板6,反射腔板6的截面结构呈L性结构,反射腔板6上端侧边沿冷却通管3中心轴线方向固定连接在冷却通管3外周侧壁,且反射腔板6侧边固定连接在冷却通管3中心轴线的中上部位置,冷却通管3外侧壁开设有多组均匀间隔设置的反射流喷射孔7,反射流喷射孔7朝向反射腔板6一侧设置,且反射流喷射孔7向下倾斜喷射设置,冷却通管3上还开设有多组均匀间隔设置的正射流喷射孔8,正射流喷射孔8朝向喷淋底板2一侧设置,且正射流喷射孔8向反射腔板6相反方向倾斜喷射,反射流喷射孔7与正射流喷射孔8均根据喷射所需位置预先制作,并根据辊道辊距布置分割区板9数量以及之间的间距,反射流喷射孔7与正射流喷射孔8的孔径尺寸根据冷却通管3内水压变化的不同进行设计。本技术中,喷淋底板2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分割区板9,分割区板9上开设有与冷却通管3相对设置的通孔10,分割区板9将反射腔板6分割为若干段,且分割区板9两端面均固定连接在反射腔板6上;进水管接头4为直角弯管,且进水管接头4与冷却通管3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进水管接头4管径根据冷却通管3管径进行选定;反射腔板6与冷却通管3外侧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通过焊接方式用于增强连接可靠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冷却通管3的背侧设置有反射腔板6,两侧设置有分割区板9或水管端板5,并与喷淋底板2组成单出口的封闭空间,冷却通管3内的水通过反射流喷射孔7喷射在反射腔板6内侧面上,通过在反射腔板6以及喷淋底板2内进行溅射产生水雾,并且形成水流从喷淋底板2一侧流出,从而形成水幕,同时正射流喷射孔8降水流喷射在喷淋底板2边缘一侧,并与反射流喷射孔7形成的水流相混合,从而在钢板侧导梁1的导向工作面上形成混流水幕,由于正射流喷射孔8喷射的水流喷射在喷淋底板2上端面的水流层上,因此减少了水流飞溅,增加了钢板侧导梁1摩擦面的覆盖和雾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制钢板卷取侧导梁喷淋装置,包括钢板侧导梁(1)、喷淋底板(2)、冷却通管(3)、进水管接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侧导梁(1)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喷淋底板(2),所述喷淋底板(2)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管端板(5),所述水管端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所述冷却通管(3),所述冷却通管(3)一端外周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进水管接头(4),所述喷淋底板(2)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反射腔板(6),所述反射腔板(6)的截面结构呈L性结构,所述反射腔板(6)上端侧边沿所述冷却通管(3)中心轴线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通管(3)外周侧壁,且所述反射腔板(6)侧边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通管(3)中心轴线的中上部位置,所述冷却通管(3)外侧壁开设有多组均匀间隔设置的反射流喷射孔(7),所述反射流喷射孔(7)朝向所述反射腔板(6)一侧设置,且所述反射流喷射孔(7)向下倾斜喷射设置,所述冷却通管(3)上还开设有多组均匀间隔设置的正射流喷射孔(8),所述正射流喷射孔(8)朝向所述喷淋底板(2)一侧设置,且所述正射流喷射孔(8)向反射腔板(6)相反方向倾斜喷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制钢板卷取侧导梁喷淋装置,包括钢板侧导梁(1)、喷淋底板(2)、冷却通管(3)、进水管接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侧导梁(1)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喷淋底板(2),所述喷淋底板(2)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管端板(5),所述水管端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所述冷却通管(3),所述冷却通管(3)一端外周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进水管接头(4),所述喷淋底板(2)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反射腔板(6),所述反射腔板(6)的截面结构呈L性结构,所述反射腔板(6)上端侧边沿所述冷却通管(3)中心轴线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通管(3)外周侧壁,且所述反射腔板(6)侧边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通管(3)中心轴线的中上部位置,所述冷却通管(3)外侧壁开设有多组均匀间隔设置的反射流喷射孔(7),所述反射流喷射孔(7)朝向所述反射腔板(6)一侧设置,且所述反射流喷射孔(7)向下倾斜喷射设置,所述冷却通管(3)上还开设有多组均匀间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麒铮李文忠常志荣张弘靳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陆业达冶金机械有限公司太原市冶金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