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注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978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6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注液装置,包括抽真空杯、抽真空管、抽气口、注液管、注液针头和注液口,所述抽真空杯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注液管从抽真空杯顶部穿入抽真空杯内部并通向抽真空杯内部的底部;所述注液管的顶端置于抽真空管外,且在注液管的顶端设置有注液口;所述注液管的底端设置有注液针头,且所述注液针头穿出抽真空杯底部;在所述抽真空杯的侧壁上设置有抽真空管;在所述抽真空杯的底部设置有抽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直接完成抽真空和注液操作,提高注液效率,能够减少负压和正压对电池壳造成的影响;不会造成杯壁上易残留电解液,有效提高注液精度,并且杯壁上的电解液不易结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注液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池注液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注液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池注液装置,需要预先对电池壳进行抽真空,真空度达到负60Kpa时进行注液,注液压力大约220Kpa,但是第一次完成后无法完全将100%的电解液完全注入,需要多次重复抽真空和注液的过程。极大的降低了注液工序的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需要多次循环抽真空和注液才能完成。现有的电池注液装置通常注液杯杯和注液管在同一腔室内,不能直接进行抽真空和注液两种操作,需要多次进行抽真空注液的循环。并且注液时先将电解液注入注液杯内再通过压力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内,此方法杯壁上易残留电解液导致注液精度差,并且杯壁上的电解液易结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法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注液装置,能够直接完成抽真空和注液操作,提高注液效率,能够减少负压和正压对电池壳造成的影响;不会造成杯壁上易残留电解液,有效提高注液精度,并且杯壁上的电解液不易结晶。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注液装置,包括抽真空杯、抽真空管、抽气口、注液管、注液针头和注液口,所述抽真空杯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注液管从抽真空杯顶部穿入抽真空杯内部并通向抽真空杯内部的底部;所述注液管的顶端置于抽真空管外,且在注液管的顶端设置有注液口;所述注液管的底端设置有注液针头,且所述注液针头穿出抽真空杯底部;在所述抽真空杯的侧壁上设置有抽真空管;在所述抽真空杯的底部设置有抽气口。进一步的是,在所述抽真空杯的底部的抽气口处设置有密封件,保证操作过程和电池电极紧密贴合,提高抽真空和注液过程的可靠性。进一步的是,所述密封件采用密封橡胶圈。进一步的是,在所述抽真空杯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抽真空管,提高操作效率。进一步的是,在所述抽真空杯的侧壁上设置的多个抽真空管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提高整体装置的气压稳定。进一步的是,在所述抽真空杯的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抽真空管,提高整体装置的气压稳定。进一步的是,所述抽真空杯的下半部分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抽真空杯的上半部分为中空柱体。保证气流高效稳定工作。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所设置的注液杯和电池壳结构,利用注液管和抽真空杯形成独立的腔室,能够独立完成注液和抽真空步骤。能够直接完成抽真空和注液的过程,减少多次循环抽真空过程,提高注液效率。本技术的注液管和抽真空杯通过电池壳腔体形成连通器,能够使注液压力和抽真空的压力保持平衡,减少负压和正压对壳造成的变形,从而减少负压和正压对电池壳造成的影响。本技术在注液过程中并不经过杯壁,而是通过注液管以及注液针头直接注入电池内,电解液通过注液管壁形成隔离,使电解液不会附着在杯壁表面;不会造成杯壁上易残留电解液,有效提高注液精度,并且杯壁上的电解液不易结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电池注液装置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池注液装置在电池极柱处安装的局部切面示意图;其中,1是抽真空杯,2是抽真空管,3是抽气口,4是注液管,5是注液针头,6是注液口,7是密封件,8是电池极柱,9是电池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一种电池注液装置,包括抽真空杯1、抽真空管2、抽气口3、注液管4、注液针头5和注液口,所述抽真空杯1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注液管4从抽真空杯1顶部穿入抽真空杯1内部并通向抽真空杯1内部的底部;所述注液管4的顶端置于抽真空管2外,且在注液管4的顶端设置有注液口;所述注液管4的底端设置有注液针头5,且所述注液针头5穿出抽真空杯1底部;在所述抽真空杯1的侧壁上设置有抽真空管2;在所述抽真空杯1的底部设置有抽气口3。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方案1,在所述抽真空杯1的底部的抽气口3处设置有密封件7,保证操作过程和电池电极紧密贴合,提高抽真空和注液过程的可靠性。优选的,所述密封件7采用密封橡胶圈。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方案2,在所述抽真空杯1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抽真空管2,提高操作效率。优选的,在所述抽真空杯1的侧壁上设置的多个抽真空管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提高整体装置的气压稳定。优选的,在所述抽真空杯1的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抽真空管2,提高整体装置的气压稳定。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方案3,所述抽真空杯1的下半部分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抽真空杯1的上半部分为中空柱体。保证气流高效稳定工作。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作一次完整的描述:在使用过程中,如图2所示,将抽真空杯1底部对象电池极柱8,抽气口3与电池极柱8通孔相连通,注液管4穿过极柱伸入电池壳9内部;依次通过注液口、注液管4和注液针头5向内部注入电解液。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真空杯(1)、抽真空管(2)、抽气口(3)、注液管(4)、注液针头(5)和注液口,所述抽真空杯(1)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注液管(4)从抽真空杯(1)顶部穿入抽真空杯(1)内部并通向抽真空杯(1)内部的底部;所述注液管(4)的顶端置于抽真空管(2)外,且在注液管(4)的顶端设置有注液口;所述注液管(4)的底端设置有注液针头(5),且所述注液针头(5)穿出抽真空杯(1)底部;在所述抽真空杯(1)的侧壁上设置有抽真空管(2);在所述抽真空杯(1)的底部设置有抽气口(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真空杯(1)、抽真空管(2)、抽气口(3)、注液管(4)、注液针头(5)和注液口,所述抽真空杯(1)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注液管(4)从抽真空杯(1)顶部穿入抽真空杯(1)内部并通向抽真空杯(1)内部的底部;所述注液管(4)的顶端置于抽真空管(2)外,且在注液管(4)的顶端设置有注液口;所述注液管(4)的底端设置有注液针头(5),且所述注液针头(5)穿出抽真空杯(1)底部;在所述抽真空杯(1)的侧壁上设置有抽真空管(2);在所述抽真空杯(1)的底部设置有抽气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抽真空杯(1)的底部的抽气口(3)处设置有密封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龙黄伟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