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偏心气密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96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偏心气密蝶阀,包括:壳体为筒状壳体,且壳体上端两端开口连接有法兰;阀座为与壳体内径匹配的环状阀座,且阀座固定在壳体内环面;阀杆水平设置在阀座上方或下方,且阀杆两端分别与壳体内表面固定,阀杆的长度小于壳体直径;阀板与阀座匹配,且阀板与阀座配合密封壳体,阀板一侧面与阀杆之间设有支架,支架一侧面与阀板固定,且支架套设在阀杆上;驱动装置用于控制阀板和支架绕阀杆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阀杆处于双偏心位置,即不与阀板处于同一高度,也不处于阀板的对称面位置;阀板绕阀杆旋转时阀板直接脱离阀座,避免接触摩擦,同时有效降低了启闭阻力,提高了气密蝶阀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偏心气密蝶阀
本技术属于储粮仓气密蝶阀
,具体涉及一种双偏心气密蝶阀。
技术介绍
钢板仓凭借其成本低、强度高、安全可靠的优势在粮食存储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粮食存储过程中会出现发热、变质的情况,需要定时对仓内进行通风、熏蒸,其中熏蒸对钢板仓的气密性要求极高,必须要保证仓内空间密闭,通风时又要求仓内水分、热量能够及时转移至仓外,通常实现该功能的方法是在仓顶设置气密蝶阀,熏蒸时关闭蝶阀,通风时开启蝶阀,所以气密性高、耐磨损、启闭容易的蝶阀对提升钢板仓的储粮安全性来说至关重要。现有的气密蝶阀通过旋转手柄带动阀杆转动,阀杆与阀板通过销轴固定,从而带动阀板转动,实现阀门开启与闭合。目前气密蝶阀的密封功能的实现全部依赖阀板对阀座的挤压变形密封,由于阀杆设置在阀板中线,因此阀板与密封圈一直接触摩擦,会导致阀门密封圈磨损大、启闭阻力大,长时间使用存在密封性削弱的风险,对储粮极为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偏心气密蝶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阀杆设置在阀板中线,因此阀板与密封圈一直接触,阀门密封圈磨损大、启闭阻力大,长时间使用存在密封性削弱的风险,对储粮极为不利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偏心气密蝶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筒状壳体,且壳体上端两端开口连接有法兰;阀座,所述阀座为与所述壳体内径匹配的环状阀座,且阀座固定在壳体内环面;阀杆,所述阀杆水平设置在所述阀座上方或下方,且阀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内表面固定,所述阀杆的长度小于所述壳体直径;阀板,所述阀板与所述阀座匹配,且阀板与阀座配合密封所述壳体,所述阀板一侧面与所述阀杆之间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一侧面与所述阀板固定,且支架套设在所述阀杆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阀板和支架绕所述阀杆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阀杆设置在阀座上方或下方,并且阀杆的长度小于壳体直径,因此阀杆处于双偏心位置,即不与阀板处于同一高度,也不处于阀板的对称面位置;当需要打开阀板时,通过驱动装置控制阀板和支架绕阀杆旋转,阀板直接脱离阀座,从而避免了阀板与阀座之间的接触摩擦,避免了摩擦导致的磨损,同时有效降低了启闭阻力,提高了气密蝶阀的使用寿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导筒,所述导筒横向插入所述壳体固定,且导筒和所述阀杆处于所述阀座的同一侧,所述导筒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阀杆的轴向垂直设置;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插入所述导筒内,且活塞杆沿导筒滑动设置;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导杆的内端铰接;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活塞杆沿所述导筒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推拉机构控制活塞杆沿导筒滑动,从而带动连杆推拉支架,带动支架和阀板绕阀杆旋转,实现对阀门的开关控制。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分为靠近所述阀杆的作用段和远离阀杆的螺纹段,所述连杆与所述作用段端部铰接,所述螺纹段外环面均布有外螺纹,所述螺纹段端部穿出所述导筒外端设置,所述推拉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筒外端的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有与所述螺纹段匹配的螺孔,且套筒套设在所述螺纹段上通过螺纹结构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旋转套筒,来控制活塞杆沿导筒和套筒移送,实现阀板角度调节,实现将螺旋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有效降低了阀门开启的阻力,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另外,由于螺纹结构的特性,阀板角度实时处于自锁状态,便于控制。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外周面对称设有一对手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一对手柄便于操纵套筒旋转。进一步的,所述作用段外周面开设有若干个环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所述导筒内表面贴近密封的O型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保证导筒与活塞杆之间的密封。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段外端与所述螺孔孔底贴紧时,所述阀板处于竖直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螺纹段外端与螺孔孔底贴紧时,阀板相对于水平关闭位置旋转90°,蝶阀处于打开到最大的位置,避免阀板旋转过量,便于控制蝶阀开关。进一步的,所述阀座上设有与所述阀板匹配的限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阀板与限位板贴紧密封壳体,限位板用于限制阀板旋转过量,便于关闭蝶阀时的控制,也避免螺纹段脱离套筒。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阀板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阀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壳体;2、法兰;3、阀座;4、阀杆;5、阀板;6、支架;7、导筒;8、活塞杆;801、作用段;802、螺纹段;803、安装槽;9、连杆;10、套筒;1001、螺孔;1002、手柄;11、O型密封圈;12、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偏心气密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为筒状壳体,且壳体上端两端开口连接有法兰;/n阀座,所述阀座为与所述壳体内径匹配的环状阀座,且阀座固定在壳体内环面;/n阀杆,所述阀杆水平设置在所述阀座上方或下方,且阀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内表面固定,所述阀杆的长度小于所述壳体直径;/n阀板,所述阀板与所述阀座匹配,且阀板与阀座配合密封所述壳体,所述阀板一侧面与所述阀杆之间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一侧面与所述阀板固定,且支架套设在所述阀杆上;/n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阀板和支架绕所述阀杆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偏心气密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筒状壳体,且壳体上端两端开口连接有法兰;
阀座,所述阀座为与所述壳体内径匹配的环状阀座,且阀座固定在壳体内环面;
阀杆,所述阀杆水平设置在所述阀座上方或下方,且阀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内表面固定,所述阀杆的长度小于所述壳体直径;
阀板,所述阀板与所述阀座匹配,且阀板与阀座配合密封所述壳体,所述阀板一侧面与所述阀杆之间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一侧面与所述阀板固定,且支架套设在所述阀杆上;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阀板和支架绕所述阀杆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偏心气密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导筒,所述导筒横向插入所述壳体固定,且导筒和所述阀杆处于所述阀座的同一侧,所述导筒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阀杆的轴向垂直设置;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插入所述导筒内,且活塞杆沿导筒滑动设置;
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的内端铰接;
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锦奚乾龙蒋桂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尚钢板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