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油箱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84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汽轮机油箱加热器,包括油箱主体,油箱主体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输出管,输出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汽轮机主体,汽轮机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入管,第一输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凝器,冷凝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冷凝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入管,第二输入管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固定块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柱,第二输入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油箱主体,油箱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油箱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式电机。该种汽轮机油箱加热器,加热速度快,且可以对出来的油体进行降温,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轮机油箱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汽轮机油箱配件
,具体为一种汽轮机油箱加热器。
技术介绍
汽轮机也称蒸汽透平发动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排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外做功。汽轮机是现代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也用于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舰船动力装置中,汽轮机的出现推动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到20世纪初,电站汽轮机单机功率已达10兆瓦。汽轮机种类很多,并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汽轮机的蒸汽从进口膨胀到出口,单位质量蒸汽的容积增大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因此各级叶片高度必须逐级加长。大功率凝汽式汽轮机所需的排汽面积很大,末级叶片须做得很长。大型汽轮机组的研制是汽轮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其中研制更长的末级叶片,是进一步发展大型汽轮机的一个关键;研究提高热效率是汽轮机发展的另一方向,采用更高蒸汽参数和二次再热,研制调峰机组,推广供热汽轮机的应用则是这方面发展的重要趋势。但是现有大部分油箱供油不够方便,到达所需工作温度过慢,影响工作效率,且从汽轮机出来的油因温度过高,导致润滑作用不足。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汽轮机油箱加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汽轮机油箱加热器,包括油箱主体,所述油箱主体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汽轮机主体,所述汽轮机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一输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冷凝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入管,所述第二输入管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固定块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柱,所述第二输入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油箱主体,所述油箱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油箱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式电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箱主体的表面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水位显示器,所述水位显示器材质为玻璃材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箱主体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的顶部旋转连接有阀门开关,且进油口内部开设有过滤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冷凝器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输入口,所述输入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凝管,且冷凝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出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箱主体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式电机,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轴,且搅拌轴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箱主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加热模块,且加热模块材质为铜金属材质,且加热模块与控制箱进行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箱主体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箱进行固定连接,且温度传感器型号为pt。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汽轮机油箱加热器,设置有水位显示器,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内部油体情况,方便及时进行补充,防止因油体过少导致对汽轮机的润滑不够,导致机体损坏,增加工作成本;设置有进油口,可以自动进行油体的补充,且内部设有过滤网,防止杂质进入,对汽轮机组造成磨损;设置有冷凝管,及时对汽轮机出来的油体进行降温,防止温度过高导致,使油膜不好建立,轴承旋转阻力增加,工作不稳定,甚至造成轴承油膜振荡或轴颈与轴瓦产生干摩擦,而使机组发生强烈振动,损坏轴或轴瓦;设置有搅拌杆,可以使油体温度均匀分布,防止油温过于分散,导致汽轮机工作不便;设置有加热模块,可以对油箱主体内部油温进行加热,且设置有铜金属材质,使温度可以更快的到达所需要的油温,节省等待时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可以对油箱主体内的油温进行控制,防止油温加热过大导致机油粘度下降,机器得不到很好的润滑,会加大零部件磨损。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是本技术一种汽轮机油箱加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汽轮机油箱加热器的油箱内部平面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汽轮机油箱加热器的冷凝器内部平面图。图中:1、油箱主体;2、汽轮机主体;3、底座;4、输出管;5、第一输入管;6、冷凝器;7、安装板;8、第二输入管;9、固定块;10、固定座;11、竖式电机;12、进油口;13、阀门开关;14、控制箱;15、水位显示器;16、转轴;17、搅拌轴;18、加热模块;19、温度传感器;20、输入口;21、冷凝管;22、输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汽轮机油箱加热器,包括油箱主体1,油箱主体1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输出管4,输出管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汽轮机主体2,汽轮机主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入管5,第一输入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凝器6,冷凝器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冷凝器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入管8,第二输入管8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块9,且固定块9固定连接在底座3上,且固定块9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柱,第二输入管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油箱主体1,油箱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14,油箱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固定座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式电机11。其中,油箱主体1的表面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水位显示器15,水位显示器15材质为玻璃材质,设置有水位显示器15,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内部油体情况,方便及时进行补充,防止因油体过少导致对汽轮机的润滑不够,导致机体损坏,增加工作成本。其中,油箱主体1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油口12,进油口12的顶部旋转连接有阀门开关13,且进油口12内部开设有过滤网,设置有进油口12,可以自动进行油体的补充,且内部设有过滤网,防止杂质进入,对汽轮机组造成磨损。其中,冷凝器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且安装板7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母,冷凝器6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输入口20,输入口2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凝管21,且冷凝管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出口22,设置有冷凝管21,及时对汽轮机出来的油体进行降温,防止温度过高导致,使油膜不好建立,轴承旋转阻力增加,工作不稳定,甚至造成轴承油膜振荡或轴颈与轴瓦产生干摩擦,而使机组发生强烈振动,损坏轴或轴瓦。其中,油箱主体1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6,转轴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式电机11,转轴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轴17,且搅拌轴17均匀分布有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轮机油箱加热器,包括油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主体(1)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输出管(4),所述输出管(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汽轮机主体(2),所述汽轮机主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入管(5),所述第一输入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凝器(6),所述冷凝器(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冷凝器(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入管(8),所述第二输入管(8)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块(9),且固定块(9)固定连接在底座(3)上,且固定块(9)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柱,所述第二输入管(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油箱主体(1),所述油箱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14),所述油箱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式电机(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机油箱加热器,包括油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主体(1)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输出管(4),所述输出管(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汽轮机主体(2),所述汽轮机主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入管(5),所述第一输入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凝器(6),所述冷凝器(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冷凝器(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入管(8),所述第二输入管(8)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块(9),且固定块(9)固定连接在底座(3)上,且固定块(9)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柱,所述第二输入管(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油箱主体(1),所述油箱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14),所述油箱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式电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油箱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主体(1)的表面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水位显示器(15),所述水位显示器(15)材质为玻璃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油箱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主体(1)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油口(12),所述进油口(12)的顶部旋转连接有阀门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啸周曼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南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