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竹节涡流纺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53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涡流纺纱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竹节涡流纺纱线,包括涤纶短纤维、银纤维、聚丙烯纤维、尼龙纤维、包覆纤维、绕包纤维、第一纱结和第二纱结,所述涤纶短纤维、银纤维、聚丙烯纤维和尼龙纤维呈田字形共同组成芯纱,所述涤纶短纤维、银纤维、聚丙烯纤维和尼龙纤维之间相互接触,所述包覆纤维缠绕在涤纶短纤维、银纤维、聚丙烯纤维和尼龙纤维的外表面上,所述包覆纤维呈逆时针方向缠绕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提高纺线自身捻度以及抗拉伸性能的目的,使纺线自身的弹性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该纺线结构简单,厚度均匀合理,提高了纺线的整体抗拉强度,并且减少表面毛羽,使得纱线的竹节表面更加光洁紧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竹节涡流纺纱线
本技术涉及涡流纺纱线
,尤其涉及一种仿竹节涡流纺纱线。
技术介绍
竹节纱就是在纱线轴向出现粗细度变化的纱。它是在环锭细纱机上通过改变细纱机前区牵伸倍数,使中罗拉速度相对前罗拉速度或有规律的变化,即可生产出纱线轴向有规律或无规律粗细变化的具有竹节风格的纱线。它存在竹节体分捻度分布小、强力低、毛羽多的问题,尤其是采用不同材料的细纱时,二者结合性差,毛羽多,达不到抗拉伸以及抗起球的标准,影响纱线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竹节涡流纺纱线,达到了提高纺线自身捻度以及抗拉伸性能的目的,使纺线自身的弹性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该纺线结构简单,厚度均匀合理,提高了纺线的整体抗拉强度,并且减少表面毛羽,使得纱线的竹节表面更加光洁紧致。(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竹节涡流纺纱线,包括涤纶短纤维、银纤维、聚丙烯纤维、尼龙纤维、包覆纤维、绕包纤维、第一纱结和第二纱结,所述涤纶短纤维、银纤维、聚丙烯纤维和尼龙纤维呈田字形共同组成芯纱,所述涤纶短纤维、银纤维、聚丙烯纤维和尼龙纤维之间相互接触,所述包覆纤维缠绕在涤纶短纤维、银纤维、聚丙烯纤维和尼龙纤维的外表面上,所述包覆纤维呈逆时针方向缠绕,所述绕包纤维呈顺时针方向绕包在涤纶短纤维、银纤维、聚丙烯纤维和尼龙纤维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纱结和第二纱结均套设在包覆纤维和绕包纤维的外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涤纶短纤维、银纤维、聚丙烯纤维和尼龙纤维共同组成芯纱的直径为40μm,所述包覆纤维和绕包纤维绕包后的直径为60μm。进一步地,所述包覆纤维为涤纶长纤维,所述绕包纤维为棉纶长纤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纱结和第二纱结为相同结构组成,所述第一纱结和第二纱结之间的间距为500μm。进一步地,所述包覆纤维内部的中心部位开设有内腔,所述包覆纤维的外表面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的形状为连续的不规则波浪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竹节涡流纺纱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采用涤纶短纤维、银纤维、聚丙烯纤维和尼龙纤维组合形成纱芯,并由包覆纤维和绕包纤维以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螺旋缠绕包覆,使整个涡流纺纱线的捻度得以提升,同时配合银纤维能够起到抗菌以及导电的作用,能够消除纺线上的静电现象,而聚丙烯纤维和尼龙纤维的填充能够提高纺线的弹性以及抗拉伸性能,使纺线自身的弹性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该纺线结构简单,厚度均匀合理,提高了纺线的整体抗拉强度,并且减少表面毛羽,使得纱线的竹节表面更加光洁紧致。2、本技术由于内腔和沟槽的设置,通过在包覆纤维的内部设置内腔,使整个包覆纤维处于中空形态,能够使包覆纤维自身的回弹性得到提升,包覆纤维作为纺线的外层结构,其自身的内腔能够提供缓冲空间,在受到作用力后能够自动恢复,以此使纺线所织成的面料具备优异的抗皱性能,保持面料自身的顺滑状态,而沟槽的开设能够增大纤维的表面积,以此提升包覆纤维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纺线的导湿以及吸湿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涡流纺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包覆纤维结构示意图。图中:1、涤纶短纤维;2、银纤维;3、聚丙烯纤维;4、尼龙纤维;5、包覆纤维;6、绕包纤维;7、第一纱结;8、第二纱结;51、内腔;52、沟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仿竹节涡流纺纱线,包括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尼龙纤维4、包覆纤维5、绕包纤维6、第一纱结7和第二纱结8,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呈田字形共同组成芯纱,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之间相互接触,包覆纤维5缠绕在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的外表面上,包覆纤维5呈逆时针方向缠绕,绕包纤维6呈顺时针方向绕包在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的外表面上,第一纱结7和第二纱结8均套设在包覆纤维5和绕包纤维6的外表面上,细特聚丙烯纤维具有柔软、强度高和独特的芯吸效应,穿着舒适,透气、导湿效果好,贴身穿着可以保持皮肤干燥,夏季无湿闷感,冬季无湿冷感,用其制作的服装比纯棉服装轻,保暖性胜似羊毛,是制作运动服、登山服、军用防寒服和内衣的上选材料,而且自身的耐磨性和回弹性好,强度与涤纶和锦纶相似,回弹率可与锦纶、羊毛相媲美。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共同组成芯纱的直径为40μm,包覆纤维5和绕包纤维6绕包后的直径为60μm,包覆纤维5为涤纶长纤维,绕包纤维6为棉纶长纤维,第一纱结7和第二纱结8为相同结构组成,第一纱结7和第二纱结8之间的间距为500μm,通过采用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组合形成纱芯,并由包覆纤维5和绕包纤维6以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螺旋缠绕包覆,使整个涡流纺纱线的捻度得以提升,同时配合银纤维2能够起到抗菌以及导电的作用,能够消除纺线上的静电现象,而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的填充能够提高纺线的弹性以及抗拉伸性能,使纺线自身的弹性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该纺线结构简单,厚度均匀合理,提高了纺线的整体抗拉强度,并且减少表面毛羽,使得纱线的竹节表面更加光洁紧致。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仿竹节涡流纺纱线,包括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尼龙纤维4、包覆纤维5、绕包纤维6、第一纱结7和第二纱结8,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呈田字形共同组成芯纱,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之间相互接触,包覆纤维5缠绕在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的外表面上,包覆纤维5呈逆时针方向缠绕,绕包纤维6呈顺时针方向绕包在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的外表面上,第一纱结7和第二纱结8均套设在包覆纤维5和绕包纤维6的外表面上。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共同组成芯纱的直径为40μm,包覆纤维5和绕包纤维6绕包后的直径为60μm,包覆纤维5为涤纶长纤维,绕包纤维6为棉纶长纤维,第一纱结7和第二纱结8为相同结构组成,第一纱结7和第二纱结8之间的间距为500μm,包覆纤维5内部的中心部位开设有内腔51,包覆纤维5的外表面开设有沟槽52,沟槽52的形状为连续的不规则波浪状,由于内腔51和沟槽52的设置,通过在包覆纤维5的内部设置内腔51,使整个包覆纤维5处于中空形态,能够使包覆纤维5自身的回弹性得到提升,包覆纤维5作为纺线的外层结构,其自身的内腔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竹节涡流纺纱线,包括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尼龙纤维(4)、包覆纤维(5)、绕包纤维(6)、第一纱结(7)和第二纱结(8),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呈田字形共同组成芯纱,所述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之间相互接触,所述包覆纤维(5)缠绕在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的外表面上,所述包覆纤维(5)呈逆时针方向缠绕,所述绕包纤维(6)呈顺时针方向绕包在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纱结(7)和第二纱结(8)均套设在包覆纤维(5)和绕包纤维(6)的外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竹节涡流纺纱线,包括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尼龙纤维(4)、包覆纤维(5)、绕包纤维(6)、第一纱结(7)和第二纱结(8),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呈田字形共同组成芯纱,所述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之间相互接触,所述包覆纤维(5)缠绕在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的外表面上,所述包覆纤维(5)呈逆时针方向缠绕,所述绕包纤维(6)呈顺时针方向绕包在涤纶短纤维(1)、银纤维(2)、聚丙烯纤维(3)和尼龙纤维(4)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纱结(7)和第二纱结(8)均套设在包覆纤维(5)和绕包纤维(6)的外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竹节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林石宇杰徐家明张晓峰蔡文芳龚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世祥生物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