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涡流纺多彩色纺纱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411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涡流纺多彩色纺纱及生产工艺,涉及纺纱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包括以下步骤:S1、纤维选择,选择常用的纺织纤维,如涤纶纤维就可以,所选用的涤纶纤维的直径为0.6‑0.8毫米;S2、变直径处理,在S1中的涤纶纤维高温拉伸成型后,需要刚刚成型的涤纶纤维直径进行等距压缩变径处理;S3、染色,对经过处理后的涤纶纤维进行染色处理;S4、混合原白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涤纶纤维进行变直径处理,可以起到增加用涤纶纤维纺纱的透气性,提高人穿在身上的舒适度,同时其中的大麻纤维与微银粒可以起到增加纺织品的抗菌性能,减少细菌的在纺纱中的滋生,从而更好的保护人们的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涡流纺多彩色纺纱及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涡流纺多彩色纺纱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纺织机把许多动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最早的纺纱机结构非常简单,是14世纪开始使用的。18世纪以后,人们专利技术了更好的纺纱机,就是这种纺纱机使纺织业成为第一大工业。所有的纺纱机都只做两件事:首先把大量的短纤维聚合成松散的棉线,然后把棉线一点点的抽出来,捻搓成细密的棉线,棉线经过搓捻就变长成纱,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纺纱的技术也是多种多样,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穿衣有着越来越高的追求,传统的纺纱工艺日渐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涡流纺多彩色纺纱及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涡流纺多彩色纺纱及生产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涡流纺多彩色纺纱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纤维选择,选择常用的纺织纤维,如涤纶纤维就可以,所选用的涤纶纤维的直径为0.6-0.8毫米;S2、变直径处理,在S1中的涤纶纤维高温拉伸成型后,需要刚刚成型的涤纶纤维直径进行等距压缩变径处理;S3、染色,对经过处理后的涤纶纤维进行染色处理;S4、混合原白纤维,将经过S2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与一些其他添加的纤维,进行前纺工艺处理,为下面的工序做准备;S5、涡流纺纱,对S5中的纤维进行纺织成线得到多彩色纺纱。优选的,所述S2中的直径处理是对0.6-0.8的单根的涤纶纤维进行的,在0.6-0.8的涤纶纤维刚成型,处于可以塑时对其用外力把他当直径压缩成0.3-0.4毫米,等距间隔压缩,在一根涤纶纤维的上形成粗细相见直径。优选的,所述S3中将S2中的涤纶纤维泡入水中加热,当水温达到60℃后,加入本基苯酚钠盐作为载体在温度高于60℃后,需要逐步加入醋酸等酸性物质,染色后应充分水洗、皂洗、干燥。优选的,所述S4中,前纺工艺主要包括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沙。优选的,所述S5中涡流纺纱指完成并条的棉条等供给牵伸装置,通过空气涡轮的方式实现加捻的效果。一种新型涡流纺多彩色纺纱,包括涤纶纤维、大麻纤维、棉纤维、黏胶纤维,所述涤纶纤维为6-9根,所述涤纶纤维为5-6根,所述大麻纤维为2-3根,所述涤纶纤维分布在大麻纤维的外部,所述棉纤维分布在涤纶纤维的外部,所述涤纶纤维的外部分布有多个微孔,所述多个微孔的内部通过粘结胶,粘粘有多个微银粒。优选的,所述涤纶纤维的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优选的,所述大麻纤维是与TENCEL纤维混合制成的一种纤维。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涤纶纤维进行变直径处理,可以起到增加用涤纶纤维纺纱的透气性,提高人穿在身上的舒适度,同时其中的大麻纤维与微银粒可以起到增加纺织品的抗菌性能,减少细菌的在纺纱中的滋生,从而更好的保护人们的健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方案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涡流纺多彩色纺纱及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纤维选择,选择常用的纺织纤维,如涤纶纤维就可以,所选用的涤纶纤维的直径为0.6-0.8毫米;S2、变直径处理,在S1中的涤纶纤维高温拉伸成型后,需要刚刚成型的涤纶纤维直径进行等距压缩变径处理;S3、染色,对经过处理后的涤纶纤维进行染色处理;S4、混合原白纤维,将经过S2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与一些其他添加的纤维,进行前纺工艺处理,为下面的工序做准备;S5、涡流纺纱,对S5中的纤维进行纺织成线得到多彩色纺纱。本实施例中,S2中的直径处理是对0.6-0.8的单根的涤纶纤维进行的,在0.6-0.8的涤纶纤维刚成型,处于可以塑时对其用外力把他当直径压缩成0.3-0.4毫米,等距间隔压缩,在一根涤纶纤维的上形成粗细相见直径。本实施例中,S3中将S2中的涤纶纤维泡入水中加热,当水温达到60℃后,加入本基苯酚钠盐作为载体在温度高于60℃后,需要逐步加入醋酸等酸性物质,染色后应充分水洗、皂洗、干燥。本实施例中,S4中前纺工艺主要包括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沙。本实施例中,S5中涡流纺纱指完成并条的棉条等供给牵伸装置,通过空气涡轮的方式实现加捻的效果。一种新型涡流纺多彩色纺纱,包括涤纶纤维、大麻纤维、棉纤维、黏胶纤维,其特征在于,涤纶纤维为6-9根,涤纶纤维为5-6根,大麻纤维为2-3根,涤纶纤维分布在大麻纤维的外部,棉纤维分布在涤纶纤维的外部,涤纶纤维的外部分布有多个微孔,多个微孔的内部通过粘结胶,粘粘有多个微银粒。本实施例中,涤纶纤维的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本实施例中,大麻纤维是与TENCEL纤维混合制成的一种纤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涡流纺多彩色纺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纤维选择,选择常用的纺织纤维,如涤纶纤维就可以,所选用的涤纶纤维的直径为0.6-0.8毫米;/nS2、变直径处理,在S1中的涤纶纤维高温拉伸成型后,需要刚刚成型的涤纶纤维直径进行等距压缩变径处理;/nS3、染色,对经过处理后的涤纶纤维进行染色处理;/nS4、混合原白纤维,将经过S2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与一些其他添加的纤维,进行前纺工艺处理,为下面的工序做准备;/nS5、涡流纺纱,对S5中的纤维进行纺织成线得到多彩色纺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涡流纺多彩色纺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纤维选择,选择常用的纺织纤维,如涤纶纤维就可以,所选用的涤纶纤维的直径为0.6-0.8毫米;
S2、变直径处理,在S1中的涤纶纤维高温拉伸成型后,需要刚刚成型的涤纶纤维直径进行等距压缩变径处理;
S3、染色,对经过处理后的涤纶纤维进行染色处理;
S4、混合原白纤维,将经过S2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与一些其他添加的纤维,进行前纺工艺处理,为下面的工序做准备;
S5、涡流纺纱,对S5中的纤维进行纺织成线得到多彩色纺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涡流纺多彩色纺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直径处理是对0.6-0.8的单根的涤纶纤维进行的,在0.6-0.8的涤纶纤维刚成型,处于可以塑时对其用外力把他当直径压缩成0.3-0.4毫米,等距间隔压缩,在一根涤纶纤维的上形成粗细相见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涡流纺多彩色纺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将S2中的涤纶纤维泡入水中加热,当水温达到60℃后,加入本基苯酚钠盐作为载体在温度高于60℃后,需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道武郑刚李欣朱步学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霞客无染彩色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