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吊搬动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380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吊搬动机械手,包括架体、前后移动机构、上下移动机构,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固定在架体上,所述上下移动机构上端连接前后移动机构;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前后驱动机构、滑道,所述滑道固定在横杆下表面,滑道的一侧面固定前后驱动机构;所述架体包括支杆、横杆,所述横杆一端通过旋转角度调节机构与支杆的上端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上端通过滑块或滑轮连接并运行于滑道内,所述滑块与前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气缸动力输出端即气缸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挂钩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物理原理、结合节能环保的发明专利技术理念,操作比较省力,从而减轻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吊搬动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生产制造现场提吊重物的机械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提吊搬动机械手。
技术介绍
生产制造过程中经常需要人工搬运拉缸、包装桶等重物,比较费力,现利用气压缸原理可以上下伸缩连接杆,利用可移动滑道可以实现360°旋转,操作方便自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省时省力,从而简化生产工序。公开(公告)号:CN107055345B,公开(公告)日:2018-06-05公开了一种吊升机构,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有传动轮,在支撑架上有传动电机,还设有吊索,在底座内设有两条平行且顶面开口的倒T字形凹槽,在底座上固定有配重台,配重台设置在底座的尾部,支撑架包括底架板、固定在底架板上的竖支杆,在竖支杆的顶部设有横支杆,传动轮分别设置在横支杆的顶面两端,传动电机固定在底架板上,在底架板的底面固定有两条相平行的倒T字形滑块,底架板的倒T字形滑块设置在倒T字形凹槽内,在倒T字形滑块与倒T字形凹槽的端壁之间有伸缩气缸。结构设置合理,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支撑架的位置,大大提高了其适用范围,解决了传统技术中起吊机不能进行调节的技术不足。公开(公告)号:CN104444911A,公开(公告)日:2015-03-25涉及一种可移动的、稳定性好的移动式吊机。包括支撑臂、吊臂、传动装置、钢绳、吊钩和底座,支撑臂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吊臂的底端,钢绳的一端与传动装置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钢绳的另一端与吊钩固定连接,吊钩悬挂在吊臂的顶端,吊臂为可伸缩式结构,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滚轮,传动装置设置在底座的上方,移动式吊机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托盘、撑杆和基座,托板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撑杆的顶端,撑杆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基座上,使用时,所受吊臂的顶端可设置在支撑架的托盘上。公开(公告)号:CN101391726A,公开(公告)日:2009-03-25公开一种移动式吊装机构。该移动式吊装机构的特点是含有底座,所说底座含有两个横臂,两横臂的一端固连在一起,另一端间呈分开状。两横臂分开的那一端上均有定向滚轮,它们的连接端上有万向轮,且在连接端之上有竖臂、油缸和吊臂。竖臂下端固定在两横臂的连接端上,其上端和吊臂的一端上均有横向轴孔,吊臂的一端借助轴和该横向轴孔铰接在一起,吊臂的另一端有吊钩。在靠近两横臂连接端处两横臂上有支撑板,油缸的缸体一端铰接在该支撑板上,其另一端与吊臂铰接在一起。这种移动式吊装机构,体积小,既能在空间较大的场合使用,又能在空间较小的场合使用,适用范围不受限制。尤其适用于在吊车无法到达的室内外较小空间内对物体进行吊装。公开(公告)号:CN107956789A,公开(公告)日:2018-04-24给出了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锁止盘、过渡座和外环;锁止盘的盘体内部设有空腔,旋转柱贯穿盘体且两端分别支撑在盘体上,旋转柱设有拨动槽,匙板与拨动槽配合,插销的一端伸入盘体的空腔内,连杆的一端与插销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旋转柱侧壁铰接;过渡座端面上开有安装槽,安装槽侧壁开有若干过渡孔,过渡座外壁设有T形的限位凸台,过渡座端面上铰接有限位杆;外环内壁开有若干插槽,外环内壁开有限位凹槽,外环端面设有若干定位杆,两个定位杆之间设有固定过渡座限位杆位置的间隙。过渡座和外环相对旋转,使本角度调节机构达到调节角度的作用,在利用锁止盘的旋转柱带动插销与外环的插槽配合,使过渡环与外环的相对角度固定。公开(公告)号:CN104394736B,公开(公告)日:2016-05-25角度调节器(71)具备第1臂(1)和第2臂(10),所述第1臂(1)具备卷紧部件(5),所述第2臂(10)具备旋转轴部(13)。在旋转轴部(13)的轴线方向观察,卷紧部件(5)的一端部(5a)及另一端部(5b)相互离开间隔而设在第1臂(1)上。第1臂(1)和第2臂(10)连结,以使得在卷紧部件(5)的卷紧部(6)卷绕在旋转轴部(13)的外周面(13a)上的状态下第2臂(10)能够以旋转轴部(13)为中心旋转。构成为,能够通过由第2臂(10)的正旋转方向(S)及逆旋转方向(G)的旋转动作产生的摩擦力(SM、GM)容许及阻止第2臂(10)的旋转。以上公开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产生的有益效果均与本专利技术不相同,或者
或者应用场合不同,针对本专利技术更多的技术特征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有益效果,以上公开技术文件均不存在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提吊搬动机械手,利用气压缸原理,启动气动阀门,连接杆可上下移动,挂钩可以随之移动,从而提起重物工作。利用物理原理、结合节能环保的专利技术理念,操作比较省力,从而减轻劳动强度。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吊搬动机械手,包括架体、前后移动机构、上下移动机构,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固定在架体上,所述上下移动机构上端连接前后移动机构;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前后驱动机构、滑道,所述滑道固定在横杆下表面,滑道的一侧面固定前后驱动机构;所述架体包括支杆、横杆,所述横杆一端通过旋转角度调节机构与支杆的上端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上端通过滑块或滑轮连接并运行于滑道内,所述滑块与前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气缸动力输出端即气缸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挂钩连接;所述支杆下端固定在底座上,底座底面安装滚轮,底座上表面放置活动配重。进一步地,所述支杆上安装控制箱,控制箱上设置有与自身电连接的移位开关、旋转开关、气动阀门,所述移位开关与前后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旋转开关与旋转角度调节机构电连接,所述气动阀门与气缸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需要依次按动控制箱内开关,限位开关控制横杆旋转角度;气动阀门控制挂钩上下移动;移位开关控制气缸的在滑道内移动方向。本新型可以利用气压缸原理,启动气动阀门,连接杆可上下移动,挂钩可以随之移动,从而提起重物工作。利用物理原理、结合节能环保的专利技术理念,操作比较省力,从而减轻劳动强度。将盛有水漆的提拉式桶挂在挂钩的下方,启动气动阀门,推拉支杆可上下移动桶,也可平移桶的位置,方便操作,从而简化工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提吊搬动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活动配重,2、控制箱,3、移位开关,4、旋转开关,5、气动阀门,6、支杆,7、旋转角度调节机构,8、横杆,9、滑道,10、气缸,11、连接杆,12、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提吊搬动机械手,包括架体、前后移动机构、上下移动机构,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固定在架体上,所述上下移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吊搬动机械手,包括架体、前后移动机构、上下移动机构,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固定在架体上,所述上下移动机构上端连接前后移动机构;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前后驱动机构、滑道,所述滑道固定在横杆下表面,滑道的一侧面固定前后驱动机构;/n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支杆、横杆,所述横杆一端通过旋转角度调节机构与支杆的上端连接;/n所述上下移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上端通过滑块或滑轮连接并运行于滑道内,所述滑块与前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气缸动力输出端即气缸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挂钩连接;/n所述支杆下端固定在底座上,底座底面安装滚轮,底座上表面放置活动配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吊搬动机械手,包括架体、前后移动机构、上下移动机构,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固定在架体上,所述上下移动机构上端连接前后移动机构;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前后驱动机构、滑道,所述滑道固定在横杆下表面,滑道的一侧面固定前后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支杆、横杆,所述横杆一端通过旋转角度调节机构与支杆的上端连接;
所述上下移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上端通过滑块或滑轮连接并运行于滑道内,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天赤方太成姜圣东高佩臻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金海韵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