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桥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787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及汽车,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后摆臂和后轮;汽车后桥总成通过将后摆臂的前部设置为U形结构,使得后摆臂以环抱的方式将驱动装置固定。如此一来,一方面能够避免驱动装置的后方空出较大的空间,进而能够使得汽车后桥总成的结构比较紧凑;另一方面,在驱动装置两侧的约束后。可增大后摆臂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能够提高汽车后桥总成的横向抗扭矩能力,尤其是能够避免汽车在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由于两侧的后轮会在汽车的高度方向上发生位移而施加于后摆臂较大的横向扭矩,使后摆臂损坏的现象。进而能够使得汽车的后桥总成结构更加紧凑和横向抗扭矩能力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桥总成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汽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尤其现在人们对车辆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科技不断更新的时代背景下,汽车越来越受到的人门的青睐,尤其是具有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DriverAssistanceSystem)智能驾驶功能的汽车更是智能汽车的终极目标,汽车后桥总成作为电动机车的核心部件,对于汽车结构的合理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得汽车后桥总成满足在电动机大扭矩输出时承载整车重量的要求,一般是将电动机与后轮分别布置于后摆臂的两侧。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会导致汽车后桥总成空间浪费(例如,电动机后方的空间),其结构不够紧凑;另一方面,会导致后摆臂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小,进而导致汽车后桥总成的横向抗扭矩能力较差,尤其是汽车在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由于两侧的后轮会在汽车的高度方向上发生位移,这种情况下,会施加于后摆臂较大的横向扭矩,如果后摆臂的横向尺寸减小,将无法承担其较大的横向扭矩而损坏。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后桥总成存在结构不够紧凑和横向抗扭矩能力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后桥总成存在结构不够紧凑和横向抗扭矩能力差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及汽车,具有结构紧凑和横向抗扭矩能力好的优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后摆臂和后轮;所述后摆臂在所述后摆臂的长度方向上具有前部和后部,所述驱动装置的壳体与所述后摆臂的前部固定连接,所述后轮的转轴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穿过所述后摆臂的后部,并相对于所述后摆臂可转动,且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后轮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前部设置为U形结构,且所述前部形成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并相对于所述前部固定;且所述后轮在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驱动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的汽车后桥总成通过将后摆臂的前部设置为U形结构,并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将驱动装置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纳腔内,通过这种结构,可使得后摆臂以环抱的方式将驱动装置固定。如此一来,一方面能够避免驱动装置的后方空出较大的空间,进而能够使得汽车后桥总成的结构比较紧凑;另一方面,在驱动装置两侧的约束后。可增大后摆臂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能够提高汽车后桥总成的横向抗扭矩能力,尤其是能够避免汽车在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由于两侧的后轮会在汽车的高度方向上发生位移而施加于后摆臂较大的横向扭矩,使后摆臂损坏的现象。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汽车后桥总成具有结构紧凑和横向抗扭矩能力好的优点。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所述前部在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所述左连接臂和所述右连接臂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驱动装置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中心线和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将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上的定位孔设置为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避免传动装置在摆动时,始终与后摆臂同心,进而能够保证传统装置正常工作,尤其是传动装置为带传动和链条传动时,能够避免链条或同步带脱出。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所述前部还具有本体,所述本体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本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左连接臂,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右连接臂;并且,所述后部从所述本体的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沿所述后摆臂的长度方向朝背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延伸,并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延伸,使得所述后摆臂形成有在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后部的一侧的第一安装空间和位于所述后部的另一侧的第二安装空间,且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和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在所述后摆臂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前部的所述本体的正后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后摆臂的后部形成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汽车的后轮以及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分别可安装于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中,这种情况下,可进一步提高汽车后桥总成的横向抗扭矩能力。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的宽度,所述汽车后桥总成中的一个所述后轮容纳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所述汽车后桥总成中的另一个所述后轮容纳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所述传动装置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并传动连接于所述后轮的转轴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汽车后桥总成中的一个后轮容纳于第一安装空间内,汽车后桥总成中的另一个后轮容纳于第二安装空间内,传动装置的部分位于第二安装空间内,并传动连接于后轮的转轴上,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使得汽车上的后轮在宽度方向上与后摆臂平齐,进而可以提高汽车后桥总成的横向抗扭矩能力。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所述汽车后桥总成还包括制动盘,且所述后部靠近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一侧的下部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朝靠近所述传动装置的输出端的方向延伸出所述后部的一侧的侧边,且所述后部靠近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一侧的下部、上部与所述本体围绕形成有第三安装空间,所述制动盘位于所述第三安装空间内,并安装于所述转轴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后部靠近在第二安装空间的一侧的下部、上部与本体围绕形成第三安装空间,以及制动盘位于第三安装空间内,并安装于转轴上,通过这种方案的设置,可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汽车后桥总成的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所述汽车后桥总成还包括2个固定支架,所述驱动装置的壳体的两端分别通过2个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左连接臂和所述右连接臂的所述定位孔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通过2个固定支架将驱动装置固定于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的定位孔上,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保证驱动装置与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上的定位孔的同轴度。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2个所述固定支架设置为L形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2个固定支架设置为L形结构,L形的固定支架可将驱动装置以环抱的方式固定于后摆臂上,能够保证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定位孔的同轴度。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所述汽车后桥总成还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后部背离所述前部的一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器设置在后摆臂的后方,优化了减震器的受力情况。依据杠杆原理,可使得减震器受力与后轮受力比值小于1。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所述后部上设置有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转轴连接孔,所述转轴连接孔内设置有角接触球轴承,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角接触球轴承与所述转轴连接孔可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后摆臂和后轮;所述后摆臂在所述后摆臂的长度方向上具有前部和后部,所述驱动装置的壳体与所述后摆臂的前部固定连接,所述后轮的转轴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穿过所述后摆臂的后部,并相对于所述后摆臂可转动,且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后轮的转轴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前部设置为U形结构,且所述前部形成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其中,/n所述驱动装置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并相对于所述前部固定;且所述后轮在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后摆臂和后轮;所述后摆臂在所述后摆臂的长度方向上具有前部和后部,所述驱动装置的壳体与所述后摆臂的前部固定连接,所述后轮的转轴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穿过所述后摆臂的后部,并相对于所述后摆臂可转动,且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后轮的转轴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部设置为U形结构,且所述前部形成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并相对于所述前部固定;且所述后轮在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驱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在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所述左连接臂和所述右连接臂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驱动装置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中心线和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还具有本体,所述本体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本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左连接臂,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右连接臂;并且,
所述后部从所述本体的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沿所述后摆臂的长度方向朝背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延伸,并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延伸,使得所述后摆臂形成有在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后部的一侧的第一安装空间和位于所述后部的另一侧的第二安装空间,且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和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在所述后摆臂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前部的所述本体的正后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世伟顾振飞于新华刘文敏陈渊峰姚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