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频数据传输装置及其传输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7808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倍频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该装置用于在具有主副本结构的内部寄存器和外部存储器之间实现数据的倍频输入/输出操作,即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传输两个总线宽度的数据,包括用于控制外部存储器读/写的倍频地址部件,能在一个周期内生成读/写外部存储器的两个地址,以在一个周期内从外部存储器读/写两个数据;连接在外部存储器和内部寄存器之间的倍频数据传输接口装置,用于数据在外部存储器和内部寄存器之间传输过程中的暂时锁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及计算机指令体系设计领域,还涉及寄存器堆的操作控制及数据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宏指令集计算机体系结构微处理器。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及其控制设计、指令体系设计及其译码设计的关键是追求使用最少的硬件资源、简单的结构而达到计算机效率成倍增长的目的。然而,现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均采用了一种固定的结构、固定的时钟,所谓“刚性”设计,这种设计最显著的一个缺陷是在通常的操作下,CPU处理的效率大部分被浪费(尤其在文字处理或网络处理的过程中),然而功耗却随固定的时钟频率消耗着能源。在5000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可以说电脑的专利技术是所有专利技术中最伟大的专利技术,它是人类大脑智慧的延伸,然而电脑与人脑的一个重要差异之一就是电脑的工作仅以固定的频率执行,而人脑则随着需要可以倍频执行,即所谓“急中生智”就是倍频执行的效果。从计算机原理中我们可知,在相同的结构和电路规模的条件下,计算机的效率与时钟主频成正比关系,如果在不增加电路规模,不改变电路工艺的条件下,使计算机程序的指令序列及数据传输操作可以在需要时以正常和倍频的时钟速度运行,且使得功能电路在一个指令周期内被重复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倍频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在具有主副本结构的内部寄存器和外部存储器之间实现数据的倍频输入/输出操作,即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传输两个总线宽度的数据,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控制外部存储器读/写的倍频地址部件,能在一个周期内生成读/写外部存储器的两个地址,以在一个周期内从外部存储器读出/写入两个数据; 连接在外部存储器和内部寄存器之间的倍频数据传输接口装置,用于数据在外部存储器和内部寄存器之间传输过程中的暂时锁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昭顺刘大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多思科技工业园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