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控制替换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706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指令控制替换方法及其装置,该装置包括操作替换控制指令接收部件、格式译码部件、替换标识部件、替换重组部件以及输出部件。通过该指令控制替换方法及其装置,可将一个重复操作编码在多周期操作的过程中从指令字序列中分离出来并独立执行,可以精减指令流序列,减少指令空间的占用。并可动态地增加指令的宽度,提高指令序列的吞吐能力,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指令体系及其译码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复操作编码与串并行操作编码重组的方法、以及一种实现指令控制操作替换的方法及其装置。当今的计算机系统在程序设计中使用指令编程,对重复操作问题通常采用的办法是用程序流和多条指令的设计方法将问题描述成一个循环操作过程。这种方法本质是通过软件和编写程序的过程来实现重复操作,在这种操作过程中,能够与该循环过程并行的其它串行操作序列或并行操作序列均被禁止,因此现有技术对重复操作过程与其它并行或串行操作过程的处理是以增加系统的取指开销和降低计算机硬件的执行效率为代价的。另一种方法是超长指令体系(VLIW)采用的方法,即在连续的每条超长指令字中装入所述的重复操作编码,与这些超长指令字中的其他操作编码同时取入、并行控制执行部件运行。这种方法以增加指令总线宽度和增加取指周期为代价,这种代价同样也降低了硬件系统的执行效率。另外,当串行操作过程与并行操作过程共同包含在一个与可重复操作过程可并行的指令流中时,超长指令字的优化编译器设计将变得十分复杂。另一种方法是在硬件系统中对重复操作的指令序列采取微码技术等加以控制和处理。由此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指令控制替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一个指令编码步骤,用于设计操作替换控制指令的指令编码,所述操作替换控制指令包括操作替换方式设置指令和操作替换清除指令。所述操作替换方式设置指令包括:指令格式控制域(11)编码、指令段格式控制域(12)编码、指令段替换方式控制域(14)编码和多个指令段(13)编码;所述操作替换清除指令包括:指令格式控制域(11)编码、指令段格式控制域(12)编码、指令段替换清除格式控制域(15)编码、多个指令段(13)编码、和操作替换清除操作域(16)编码;每个所述指令段(13)编码是在所述指令格式控制域(11)编码和所述指令段格式控制域(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沁刘大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多思科技工业园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