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及固液分类收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7772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3
食堂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及固液分类收集处理装置,包括箱体、进料管、承压架、连接架、储液筒、压板、控制开关、支腿和收集车;承压架为U形板状结构,承压架底部设置有出液孔;连接架横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于封堵承压架横向两侧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承压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冲压区;箱体顶部设置有用于穿过进料管的通孔,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箱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板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压缩冲压区内的垃圾的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挡板沿横向移动以将压缩后的垃圾从冲压区内推出并使垃圾从出料口下落至收集车内的第一移动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固体和液体类厨余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且能将固体类垃圾进行压缩成块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堂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及固液分类收集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食堂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及固液分类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厨余垃圾是有机垃圾的一种,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蛋壳、茶渣、骨和贝壳等,泛指生活饮食中所需用的来源生料及成品(熟食)或残留物。对于食堂来说,食堂里的食客多,用餐量大,会产生大量的厨余垃圾,厨余垃圾中一般包含有固体和液体类垃圾,为保证能针对性的处理固体垃圾和液体类垃圾,需要进行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及固液分类收集处理装置,能对固体和液体类厨余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且能将固体类垃圾进行压缩成块处理,节省占用的空间,便于运输和处理。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及固液分类收集处理装置,包括箱体、进料管、承压架、连接架、储液筒、压板、控制开关、支腿和收集车;所述承压架为U形板状结构,承压架底部设置有出液孔;所述连接架横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于封堵承压架横向两侧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承压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冲压区;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穿过进料管的通孔,其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板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压缩冲压区内的垃圾的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挡板沿横向移动以将压缩后的垃圾从冲压区内推出并使垃圾从出料口下落至收集车内的第一移动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挡板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上端为进料端,下端为出料端,出料端由上至下逐渐倾斜,且出料端朝向冲压区;所述储液筒顶端与承压架固定连接,储液筒下部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箱体外表面上,该控制开关分别控制连接第一移动驱动机构和驱动装置;所述支腿设置在箱体底部;收集车位于出料口下方。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板、第三移动驱动机构和第二移动驱动机构;所述第三移动驱动机构设置在箱体内表面上,第三移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第二移动驱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板底部,第二移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压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驱动机构、第二移动驱动机构和第三移动驱动机构均为伸缩气缸。优选的,所述压板底部设置有用于贯穿出液孔的冲台,所述冲台共设置有多个,所述冲台与出液孔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冲台底部设置有第一倒角;所述出液孔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倒角。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承压架上沿横向设置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贯穿第一固定板并与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上竖直设置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贯穿第二固定板并与第二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驱动机构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压板上竖直设置有第三导向杆;所述第三导向杆由下至上依次贯穿连接板、安装板和第二固定板,并与连接板、安装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进料管沿纵向往复移动的震动机构,所述震动机构包括滑动杆、限位台、弹性件、支架、固定台、凸轮、电机、滑块、滑轨和安装架;所述滑动杆滑动设置在支架上,滑动杆纵向两端分别与进料管和限位台连接;所述弹性件纵向两端分别与进料管和支架连接;所述支架、电机和滑轨均设置在安装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凸轮连接,所述凸轮抵接在固定台上,所述固定台设置在进料管上,所述进料管位于滑动杆和固定台之间,所述滑块与进料管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优选的,所述滑动杆和弹性件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弹性件对应设置在滑动杆外周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能对固体和液体类厨余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且能将固体类垃圾进行压缩成块处理,节省占用的空间,便于运输和处理。在使用时,将厨余垃圾从进料管的进料端加入,垃圾通过进料管的出料端落到冲压区内;通过控制开关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压板向下移动,压板对冲压区内的垃圾进行压缩处理,垃圾中的液体被挤压出来,液体透过出液孔下落至储液筒内,固体垃圾被压缩成块;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第一移动驱动机构,第一移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驱动第一挡板沿横向移动,第一挡板带动连接架和第二挡板移动,从而将成块的固体垃圾推出冲压区,并从出料口下落至下方的收集车内,从而实现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食堂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及固液分类收集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食堂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及固液分类收集处理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食堂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及固液分类收集处理装置中进料管的震动原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食堂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及固液分类收集处理装置的局部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1、箱体;101、通孔;102、出料口;2、进料管;3、滑动杆;4、限位台;5、弹性件;6、支架;7、固定台;8、凸轮;9、电机;10、滑块;11、滑轨;12、安装架;13、承压架;131、出液孔;14、第一挡板;15、连接架;16、第二挡板;17、储液筒;171、控制阀;18、第一移动驱动机构;19、第一固定板;20、第一导向杆;21、第二固定板;22、安装板;23、连接板;24、压板;25、第三移动驱动机构;26、第二移动驱动机构;27、第二导向杆;28、第三导向杆;29、冲台;30、控制开关;31、支腿;32、收集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食堂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及固液分类收集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进料管2、承压架13、连接架15、储液筒17、压板24、控制开关30、支腿31和收集车32;所述承压架13为U形板状结构,承压架13底部设置有出液孔131;所述连接架15横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于封堵承压架13横向两侧的第一挡板14和第二挡板16;所述承压架13、第一挡板14和第二挡板16之间形成冲压区;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穿过进料管2的通孔101,其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02,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板24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压缩冲压区内的垃圾的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挡板14沿横向移动以将压缩后的垃圾从冲压区内推出并使垃圾从出料口102下落至收集车32内的第一移动驱动机构18;所述第一移动驱动机构18的输出端与第一挡板14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2上端为进料端,下端为出料端,出料端由上至下逐渐倾斜,且出料端朝向冲压区;所述储液筒17顶端与承压架13固定连接,储液筒17下部设置有控制阀171;控制开关30设置在箱体1外表面上,该控制开关30分别控制连接第一移动驱动机构18和驱动装置;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及固液分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进料管(2)、承压架(13)、连接架(15)、储液筒(17)、压板(24)、控制开关(30)、支腿(31)和收集车(32);/n所述承压架(13)为U形板状结构,承压架(13)底部设置有出液孔(131);所述连接架(15)横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于封堵承压架(13)横向两侧的第一挡板(14)和第二挡板(16);所述承压架(13)、第一挡板(14)和第二挡板(16)之间形成冲压区;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穿过进料管(2)的通孔(101),其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02),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板(24)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压缩冲压区内的垃圾的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挡板(14)沿横向移动以将压缩后的垃圾从冲压区内推出并使垃圾从出料口(102)下落至收集车(32)内的第一移动驱动机构(18);所述第一移动驱动机构(18)的输出端与第一挡板(14)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2)上端为进料端,下端为出料端,出料端由上至下逐渐倾斜,且出料端朝向冲压区;所述储液筒(17)顶端与承压架(13)固定连接,储液筒(17)下部设置有控制阀(171);所述控制开关(30)设置在箱体(1)外表面上,该控制开关(30)分别控制连接第一移动驱动机构(18)和驱动装置;所述支腿(31)设置在箱体(1)底部;收集车(32)位于出料口(102)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及固液分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进料管(2)、承压架(13)、连接架(15)、储液筒(17)、压板(24)、控制开关(30)、支腿(31)和收集车(32);
所述承压架(13)为U形板状结构,承压架(13)底部设置有出液孔(131);所述连接架(15)横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于封堵承压架(13)横向两侧的第一挡板(14)和第二挡板(16);所述承压架(13)、第一挡板(14)和第二挡板(16)之间形成冲压区;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穿过进料管(2)的通孔(101),其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02),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板(24)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压缩冲压区内的垃圾的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挡板(14)沿横向移动以将压缩后的垃圾从冲压区内推出并使垃圾从出料口(102)下落至收集车(32)内的第一移动驱动机构(18);所述第一移动驱动机构(18)的输出端与第一挡板(14)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2)上端为进料端,下端为出料端,出料端由上至下逐渐倾斜,且出料端朝向冲压区;所述储液筒(17)顶端与承压架(13)固定连接,储液筒(17)下部设置有控制阀(171);所述控制开关(30)设置在箱体(1)外表面上,该控制开关(30)分别控制连接第一移动驱动机构(18)和驱动装置;所述支腿(31)设置在箱体(1)底部;收集车(32)位于出料口(102)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堂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及固液分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板(22)、第三移动驱动机构(25)和第二移动驱动机构(26);所述第三移动驱动机构(25)设置在箱体(1)内表面上,第三移动驱动机构(25)的输出端与安装板(22)固定连接,第二移动驱动机构(26)设置在安装板(22)底部,第二移动驱动机构(26)的输出端与压板(2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堂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及固液分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驱动机构(18)、第二移动驱动机构(26)和第三移动驱动机构(25)均为伸缩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堂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及固液分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4)底部设置有用于贯穿出液孔(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晓鹏魏秀琴谭广忠陈文轩黄飞龙徐银忠黄友权钟智宇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