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机泵的减震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771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机泵的减震降温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机泵外部的散热壳体以及置于散热壳体内的散热机构,电机泵的驱动轴横向贯穿散热壳体设置,电机泵的底部与散热壳体固定连接,散热壳体内具有容电机泵散热的空腔体,散热壳体的下方设有座体,座体上具有对散热壳体进行减震缓冲的缓冲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既能快速散热降温,又能避免电机泵的减震效果,保证电机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机泵的减震降温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泵减震降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机泵的减震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的不断进步,生活和工业中都会有一种广泛的机器,电机泵,电机泵是液压传动系统的一种集成化元件,因其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能量转化效率高、节能、低噪音等特点而成为研究热点,而电机泵转速达到每分钟上万转,因此高速旋转运动产生的热量需要高效的散热降温装置来保证电机泵的稳定运行。专利号202010764586.4一种高速电机泵散热装置及电机泵以及专利号202011174826.1一种电机泵用降温保护装置,均提出了对电机泵实现高效散热,然而这两种装置均在散热壳体内设置风扇,但是风扇均置于电机泵的侧端位置,散热壳体内的风循环性差,离风扇越远,风速越小,因此导致电机泵散热不均;其次,电机泵在高速转动作用下,电机泵本身就会发生一定的震动,若如上述一样为解决电机泵的降温散热问题而增设风扇,那么会使电机泵发生更大的震动,电机泵的使用寿命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用于电机泵的减震降温装置,既能快速散热,又能实现电机泵的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机泵的减震降温装置,既能快速散热降温,又能避免电机泵的减震效果,保证电机泵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电机泵的减震降温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机泵外部的散热壳体以及置于散热壳体内的散热机构,电机泵的驱动轴横向贯穿散热壳体设置,电机泵的底部与散热壳体固定连接,散热壳体内具有容电机泵散热的空腔体,散热壳体的下方设有座体,座体上具有对散热壳体进行减震缓冲的缓冲机构;散热机构包括置于散热壳体内侧壁的螺旋状翅片凸条,螺旋状翅片凸条置于散热壳体靠近电机泵底部的位置,电机泵的驱动轴上置于散热壳体内的位置固定套设有太阳轮,太阳轮的外部具有齿圈,齿圈与散热壳体固定连接,齿圈与太阳轮之间具有多个等圆周分布的行星齿轮,行星齿轮与齿圈、太阳轮均实现啮合传动,太阳轮随着电机泵的驱动轴的转动而带动行星齿轮绕着太阳轮实现公转及自转,行星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向散热壳体的侧壁延伸,且散热壳体上具有容连接轴的一端嵌入并滑动的环形槽道,连接轴的另一端向着电机泵的底部方向延伸且连接轴的该端上固定连接有叶片,螺旋状翅片凸条与散热壳体之间形成旋风通道,多个连接轴上的叶片随着行星齿轮的转动绕着电机泵的外部实现公转及自转,连接轴上叶片的公转及自转使散热壳体内的气体随着旋风通道形成旋风在散热壳体内流动,从而加速电机泵的散热,散热壳体上具有多个气体排出组件,多个气体排出组件将电机泵的热量快速排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气体排出组件包括置于散热壳体上的开口,开口的内侧具有过滤网,开口内活动铰接有挡板,挡板与开口之间具有倾斜设置的弹簧,挡板随着弹簧的自身弹力作用而向外倾斜,开口靠近挡板铰接的位置具有纵向设置的限位板,限位板置于过滤网的外侧,散热壳体内形成的旋风经过挡板时将挡板向外推动从而便于热量的快速排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散热壳体内还具有温度传感器,散热壳体靠近电机泵的驱动轴的外侧端位置具有抽风机,抽风机与散热壳体内部连通,散热壳体上具有与温度传感器、抽风机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将散热壳体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数据传递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如果该数据大于等于控制单元内设定的温度值时,控制单元向抽风机发出开启的信号指令,如果该数据小于控制单元内设定的温度值时,控制单元向抽风机发出关闭的信号指令。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座体的上方具有容散热壳体的下端嵌入的槽体,缓冲机构包括分别置于槽体四周上的夹紧弹片,散热壳体的底部具有橡胶缓冲层,散热壳体的下端具有多个固定杆,座体内部具有套筒,固定杆竖向贯穿座体并置于套筒内,套筒内壁具有阻尼层,固定杆的外部具有竖向设置的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置于散热壳体底部与槽体之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座体内位于套筒的上方具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内径大于固定杆的外径。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夹紧弹片包括纵向部以及倾斜部,纵向部的上端与倾斜部的上端之间具有圆弧连接部,倾斜部与纵向部之间具有间隙,纵向部与倾斜部通过圆弧连接部连接形成开口朝下设置的结构,倾斜部的下端外侧与散热壳体接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倾斜部的下端具有开口朝向纵向部设置的圆弧面。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纵向部与座体之间通过铆钉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太阳轮的外径是行星齿轮的外径的1倍-1.5倍。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散热壳体靠近齿圈的位置具有维修口。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在散热壳体的内壁设置螺旋状翅片凸条,通过增加散热壳体内壁散热面积提高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其次,多个连接轴上的叶片随着行星齿轮的转动,既可以绕着电机泵实现公转,又可以实现自转,连接轴的自转即可实现叶片的转动,连接轴上叶片的公转及自转使散热壳体内的气体随着旋风通道形成旋风在散热壳体内流动,加快了气体在散热壳体内的循环,从而加速电机泵的散热,进一步提高了散热壳体内部的散热降温。2、当散热壳体内的气体在旋风作用下撞击散热壳体时,会对气体排出组件的挡板施加一定的向外推力,使散热壳体内的热气流向外排出,加速了散热壳体内外流通性;当散热壳体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散热壳体内的温度较高时,抽风机启动并加速散热壳体内的热气流的排出,保证散热壳体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保证电机泵的散热降温性。3、本申请中的电机泵外部设置散热壳体,从而保证对电机泵的散热降温效果,将散热壳体通过缓冲机构设置在座体内,进一步缓冲了电机泵自身高速转动以及在抽风机、叶片转动的作用下的震动,其中散热壳体的外壁设置多个特制结构的弹片,既保证了对散热壳体的夹紧性,同时又可适当缓冲散热壳体四周的震动,避免散热壳体发生大幅度的侧向位移,从而保证座体以及电机泵的的受力均匀性;其次,散热壳体与座体之间通过伸缩弹簧、阻尼层以及橡胶缓冲层而实现纵向缓冲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电机泵的减震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2中气体排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结构B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1-电机泵、2-散热壳体、3-散热机构、4-空腔体、5-座体、6-缓冲机构、7-驱动轴、8-槽体、9-维修口;31-螺旋状翅片凸条、32-太阳轮、33-齿圈、34-行星齿轮、35-连接轴、36-环形槽道、37-叶片、38-旋风通道、39-气体排出组件、310-温度传感器、311-抽风机;391-开口、392-过滤网、393-挡板、394-弹簧、395-限位板;61-夹紧弹片、62-橡胶缓冲层、63-固定杆、64-套筒、65-阻尼层、66-伸缩弹簧、67-限位孔;611-纵向部、612-倾斜部、613-圆弧连接部、614-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机泵的减震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机泵外部的散热壳体以及置于散热壳体内的散热机构,所述电机泵的驱动轴横向贯穿散热壳体设置,所述电机泵的底部与散热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壳体内具有容电机泵散热的空腔体,所述散热壳体的下方设有座体,所述座体上具有对散热壳体进行减震缓冲的缓冲机构;/n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置于散热壳体内侧壁的螺旋状翅片凸条,所述螺旋状翅片凸条置于散热壳体靠近电机泵底部的位置,所述电机泵的驱动轴上置于散热壳体内的位置固定套设有太阳轮,所述太阳轮的外部具有齿圈,所述齿圈与散热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齿圈与太阳轮之间具有多个等圆周分布的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与齿圈、太阳轮均实现啮合传动,所述太阳轮随着电机泵的驱动轴的转动而带动行星齿轮绕着太阳轮实现公转及自转,所述行星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向散热壳体的侧壁延伸,且所述散热壳体上具有容连接轴的一端嵌入并滑动的环形槽道,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向着电机泵的底部方向延伸且连接轴的该端上固定连接有叶片,所述螺旋状翅片凸条与散热壳体之间形成旋风通道,多个所述连接轴上的叶片随着行星齿轮的转动绕着电机泵的外部实现公转及自转,所述连接轴上叶片的公转及自转使散热壳体内的气体随着旋风通道形成旋风在散热壳体内流动,从而加速电机泵的散热,所述散热壳体上具有多个气体排出组件,所述多个气体排出组件将电机泵的热量快速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机泵的减震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机泵外部的散热壳体以及置于散热壳体内的散热机构,所述电机泵的驱动轴横向贯穿散热壳体设置,所述电机泵的底部与散热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壳体内具有容电机泵散热的空腔体,所述散热壳体的下方设有座体,所述座体上具有对散热壳体进行减震缓冲的缓冲机构;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置于散热壳体内侧壁的螺旋状翅片凸条,所述螺旋状翅片凸条置于散热壳体靠近电机泵底部的位置,所述电机泵的驱动轴上置于散热壳体内的位置固定套设有太阳轮,所述太阳轮的外部具有齿圈,所述齿圈与散热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齿圈与太阳轮之间具有多个等圆周分布的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与齿圈、太阳轮均实现啮合传动,所述太阳轮随着电机泵的驱动轴的转动而带动行星齿轮绕着太阳轮实现公转及自转,所述行星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向散热壳体的侧壁延伸,且所述散热壳体上具有容连接轴的一端嵌入并滑动的环形槽道,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向着电机泵的底部方向延伸且连接轴的该端上固定连接有叶片,所述螺旋状翅片凸条与散热壳体之间形成旋风通道,多个所述连接轴上的叶片随着行星齿轮的转动绕着电机泵的外部实现公转及自转,所述连接轴上叶片的公转及自转使散热壳体内的气体随着旋风通道形成旋风在散热壳体内流动,从而加速电机泵的散热,所述散热壳体上具有多个气体排出组件,所述多个气体排出组件将电机泵的热量快速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机泵的减震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排出组件包括置于散热壳体上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内侧具有过滤网,所述开口内活动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开口之间具有倾斜设置的弹簧,所述挡板随着弹簧的自身弹力作用而向外倾斜,所述开口靠近挡板铰接的位置具有纵向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置于过滤网的外侧,所述散热壳体内形成的旋风经过挡板时将挡板向外推动从而便于热量的快速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电机泵的减震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内还具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壳体靠近电机泵的驱动轴的外侧端位置具有抽风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波毛飞熊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沃特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