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上料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769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上料的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模盖,所述上模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触碰开关,所述上模盖的顶部平行对称设置有触碰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料通过单向机构进入到集料斗的内部,料集料斗的内部聚集,随着料的重量增加,使集料斗向下移动,集料斗调动移动杆移动,限位块将移动杆进行限位,移动杆带动限位板移动,限位板带动复位弹簧压缩,移动杆移动的时候,带动触碰杆移动,当集料斗内部的料满的时候,使触碰杆刚好触碰触碰开关,使电磁阀打开,使料通过软管进入到下模具中,可以将料加的适量,使注塑模具便于上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上料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上料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依成型工艺区分为传塑模、吹塑模、铸塑模、热成型模、热压模(压塑模)、注射模等,其中热压模以溢料方式又可分为溢式、半溢式、不溢式三种,注射模以浇注系统又可分为冷流道模、热流道模两种;以按装卸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固定式两种。现有的注塑磨具在使用的时候,在进行加料的时候都是通过加料机构的出料端加入模具中,在加料的时候,可以很好的进行加料,但是在加料的时候,加入的量,很多都是人工自己进行控制,在加料的时候,加多了,造成原料的浪费,加少了,生产出来的成品会有残次,导致现有的注塑模具不便于上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可以将料加的适量,使注塑模具便于上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上料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模盖,所述上模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触碰开关,所述上模盖的顶部平行对称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上料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模盖(2),所述上模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触碰开关(3),所述上模盖(2)的顶部平行对称设置有触碰机构(4),所述触碰机构(4)的顶部设置有集料斗(5),所述集料斗(5)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盖(6),所述螺纹盖(6)的顶部设置有单向机构(7),所述单向机构(7)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筒盖(8),所述上模盖(2)顶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软管(9),所述软管(9)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0),所述电磁阀(1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触碰开关(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n所述触碰机构(4)包括安装壳(4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上料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模盖(2),所述上模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触碰开关(3),所述上模盖(2)的顶部平行对称设置有触碰机构(4),所述触碰机构(4)的顶部设置有集料斗(5),所述集料斗(5)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盖(6),所述螺纹盖(6)的顶部设置有单向机构(7),所述单向机构(7)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筒盖(8),所述上模盖(2)顶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软管(9),所述软管(9)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0),所述电磁阀(1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触碰开关(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触碰机构(4)包括安装壳(401),所述安装壳(40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402),所述复位弹簧(4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403),所述限位板(403)的顶部焊接有移动杆(404),所述安装壳(40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405),所述移动杆(404)的右侧焊接有触碰杆(4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机构(7)包括装置壳(701),所述装置壳(7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702),所述支撑板(7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703),所述伸缩杆(70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堵块(704),所述装置壳(701)内壁的上侧固定安装有限制板(705),所述限制板(705)的中心处开设有锥形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阿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斯瑞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