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线束流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7665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流道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线束流道装置,包括模板,模板的顶部设有浇注口,模板内开设有与浇注口相连通的主流道,主流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流道,模板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箱体,箱体内固定连接有匹配的隔板,且隔板将箱体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循环腔和冷却腔,冷却腔内部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且冷却腔的侧壁上固定镶嵌有制冷器,隔板上贯穿设置有落水筒,且落水筒内安装有自动落水机构,多个分流道的外侧套设有匹配的螺旋换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对多线束热流道进行高效水冷循环保护,使多线束流道的温度保持均匀一致,有效地解决了局部高温的问题,从而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线束流道装置
本技术涉及流道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多线束流道装置。
技术介绍
多线束热流道模具是指利用加热装置使流道内熔体始终不凝固的模具。因为它比传统模具成形周期短,而且更节约原料,所以热流道模具在当今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目前,由于油缸热流道装置的热量输入,会导致热流道装置出现局部高温,进而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线束流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线束流道装置,包括模板,所述模板的顶部设有浇注口,所述模板内开设有与浇注口相连通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流道,所述模板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固定连接有匹配的隔板,且隔板将箱体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循环腔和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部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且冷却腔的侧壁上固定镶嵌有制冷器,所述隔板上贯穿设置有落水筒,且落水筒内安装有自动落水机构,多个所述分流道的外侧套设有匹配的螺旋换热管,相邻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线束流道装置,包括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的顶部设有浇注口(2),所述模板(1)内开设有与浇注口(2)相连通的主流道(3),所述主流道(3)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流道(4),所述模板(1)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箱体(5),所述箱体(5)内固定连接有匹配的隔板(6),且隔板(6)将箱体(5)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循环腔和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部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7),且冷却腔的侧壁上固定镶嵌有制冷器(8),所述隔板(6)上贯穿设置有落水筒(9),且落水筒(9)内安装有自动落水机构,多个所述分流道(4)的外侧套设有匹配的螺旋换热管(10),相邻两个所述螺旋换热管(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线束流道装置,包括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的顶部设有浇注口(2),所述模板(1)内开设有与浇注口(2)相连通的主流道(3),所述主流道(3)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流道(4),所述模板(1)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箱体(5),所述箱体(5)内固定连接有匹配的隔板(6),且隔板(6)将箱体(5)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循环腔和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部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7),且冷却腔的侧壁上固定镶嵌有制冷器(8),所述隔板(6)上贯穿设置有落水筒(9),且落水筒(9)内安装有自动落水机构,多个所述分流道(4)的外侧套设有匹配的螺旋换热管(10),相邻两个所述螺旋换热管(10)之间通过导管(11)固定连通,位于两端所述螺旋换热管(10)的底端分别固定连通有输液管(12)和回流管(13),所述输液管(12)的另一端与水泵(7)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所述回流管(13)的另一端与循环腔的顶部固定连通;
所述自动落水机构包括开设在落水筒(9)内壁上的环形槽(14),所述环形槽(14)内安装有环形堵块(15),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龙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台欣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