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优化的送餐机器人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748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优化的送餐机器人底座,包括送餐机器人本体,送餐机器人本体包含送餐托盘,该结构优化的送餐机器人底座还包括放置凹槽、第一避让凹槽、第二避让凹槽、第一防护板、第一卡槽、第二防护板和第二卡槽,送餐托盘包含上表面,送餐托盘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放置凹槽,放置凹槽包含槽底、槽一侧和槽另一侧,放置凹槽的槽底靠近槽一侧的位置设置第一避让凹槽,放置凹槽的槽底靠近槽另一侧的位置设置第二避让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与第一防护板相配合的第一卡槽,第一防护板通过第一卡槽与送餐托盘卡接连接,第二凹槽的槽底设置与第二防护板相配合的第二卡槽,第二防护板通过第二卡槽与送餐托盘卡接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构优化的送餐机器人底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优化的送餐机器人底座,属于送餐机器人

技术介绍
采用送餐机器人,可有效节约成本。参见品牌为喜成,型号为XC-00A的送餐机器人,包含有送餐托盘,现有技术当碗通过放置凹槽进行放置时,起不到避让放置的使用效果,以及在放置后用户拿起碗时达不到间接隔热接触拿起碗的使用效果,特别是不能实现为用户提供更多一种可选择实施的方式,不方便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性实施。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结构优化的送餐机器人底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这一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优化的送餐机器人底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优化的送餐机器人底座,包括送餐机器人本体,送餐机器人本体包含送餐托盘,该结构优化的送餐机器人底座还包括放置凹槽、第一避让凹槽、第二避让凹槽、第一防护板、第一卡槽、第二防护板和第二卡槽,送餐托盘包含上表面,送餐托盘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放置凹槽,放置凹槽包含槽底、槽一侧和槽另一侧,放置凹槽的槽底靠近槽一侧的位置设置第一避让凹槽,放置凹槽的槽底靠近槽另一侧的位置设置第二避让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与第一防护板相配合的第一卡槽,第一防护板通过第一卡槽与送餐托盘卡接连接,第二凹槽的槽底设置与第二防护板相配合的第二卡槽,第二防护板通过第二卡槽与送餐托盘卡接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或倒角。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或倒角。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分别为纸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碗通过放置凹槽进行放置时,方便两只手的大拇指分别扶A部,而两只手的其他手指扶B部进行放置,第一避让凹槽和第二避让凹槽分别起到避让放置的使用效果,同时,第一防护板通过第一卡槽与送餐托盘卡接连接,第二防护板通过第二卡槽与送餐托盘卡接连接,在图4的情况下,用户的两只手可分别由C部和D部方向用力通过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组合与碗接触,达到间接隔热接触拿起碗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送餐托盘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状态下放置碗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设置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而公开提供下述一种原理,这一原理只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技术问题,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技术技术方案公开到此种程度,应当是已经能够完全实施出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如果在实施本技术方案时,如果遇到新的技术问题,则应当理解为是可以在本技术基础上做出二次或三次等继续研发的方向性问题,而不应当理解为通过新提出一个问题曲解本技术公开不充分或不能实施,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明显可知的方式。如果本技术描述具体实施方式时所引用现有技术的部分,这一未具体描述的引用现有技术部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自然可作为现有技术理解。以及,本申请需要预先说明的是,本技术在解决实现这一基础的为用户提供更多一种选择方式的基础上,其它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仅是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例如,如果认为本申请部分所描述的技术效果并不能实现或达到,则可理解为这一不能实现或达到的夸张有益效果属于笔误部分,可进行忽略或删除处理,同时,由于在此处有预先说明此种情况属于笔误,在删除的同时,不应当理解为修改超出原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请参阅说明书附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结构优化的送餐机器人底座,包括送餐机器人本体1,送餐机器人本体1包含送餐托盘2,该结构优化的送餐机器人底座还包括放置凹槽3、第一避让凹槽4、第二避让凹槽5、第一防护板6、第一卡槽7、第二防护板8和第二卡槽9,送餐托盘2包含上表面10,送餐托盘2的上表面10的中部设置放置凹槽3,放置凹槽3包含槽底、槽一侧和槽另一侧,放置凹槽3的槽底靠近槽一侧的位置设置第一避让凹槽4,放置凹槽3的槽底靠近槽另一侧的位置设置第二避让凹槽5,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与第一防护板6相配合的第一卡槽7,第一防护板6通过第一卡槽7与送餐托盘2卡接连接,第二凹槽的槽底设置与第二防护板8相配合的第二卡槽9,第二防护板8通过第二卡槽9与送餐托盘2卡接连接,以及,本技术基于没有任何一个产品是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情况,本技术仅针对
技术介绍
中特定环境使用,例如
技术介绍
提及的场景,如用户考虑一些情况下的不便使用的因素,则在那种情况下不建议购买本申请使用,本产品只针对和建议需要在
技术介绍
中提及场景和能同时能接受和忽略其它负面因素的用户使用,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板6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或倒角,所述第二防护板8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或倒角,所述第一防护板6和第二防护板8分别为纸板,同时,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仅仅作为理想状态的一种实施方式,例如水平或垂直或其他,而在现有工业生产加工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误差,这些误差是工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也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预料到的且公知的,都可作为现有技术理解,以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所采用的描述语言或方案仅仅是针对附图而言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实施本技术方案时,在本技术方案基础上可灵活选择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扩展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中有些实现本技术方案的方式较佳,有些虽然能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但不是最佳,甚至可能存在新的问题,这一新的问题,例如任何人根据本技术提出本申请
技术介绍
中未提及的新技术问题,都可理解为可在本技术基础上做出继续研发的方向性问题,在已经声明这一方向性问题不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本技术技术方案应当理解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使用的时候,本技术未具体说明的部分都可作为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实施方式,例如送餐机器人本体1可理解为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送餐机器人,例如可以是品牌为喜成,型号为XC-00A的送餐机器人,包含有送餐托盘2,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在现有技术这一基础上采用放置凹槽3、第一避让凹槽4、第二避让凹槽5、第一防护板6、第一卡槽7、第二防护板8和第二卡槽9,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送餐托盘2包含上表面10,送餐托盘2的上表面10的中部设置放置凹槽3,放置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优化的送餐机器人底座,包括送餐机器人本体,送餐机器人本体包含送餐托盘,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优化的送餐机器人底座还包括放置凹槽、第一避让凹槽、第二避让凹槽、第一防护板、第一卡槽、第二防护板和第二卡槽,送餐托盘包含上表面,送餐托盘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放置凹槽,放置凹槽包含槽底、槽一侧和槽另一侧,放置凹槽的槽底靠近槽一侧的位置设置第一避让凹槽,放置凹槽的槽底靠近槽另一侧的位置设置第二避让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与第一防护板相配合的第一卡槽,第一防护板通过第一卡槽与送餐托盘卡接连接,第二凹槽的槽底设置与第二防护板相配合的第二卡槽,第二防护板通过第二卡槽与送餐托盘卡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优化的送餐机器人底座,包括送餐机器人本体,送餐机器人本体包含送餐托盘,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优化的送餐机器人底座还包括放置凹槽、第一避让凹槽、第二避让凹槽、第一防护板、第一卡槽、第二防护板和第二卡槽,送餐托盘包含上表面,送餐托盘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放置凹槽,放置凹槽包含槽底、槽一侧和槽另一侧,放置凹槽的槽底靠近槽一侧的位置设置第一避让凹槽,放置凹槽的槽底靠近槽另一侧的位置设置第二避让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与第一防护板相配合的第一卡槽,第一防护板通过第一卡槽与送餐托盘卡接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元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德昌创新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