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风造粒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51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4
本申请涉及造粒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风造粒塔,其包括塔体和通过连接管连通于塔体的除尘箱,塔体内设有喷料组件和冷风组件,塔体上设有出料管;连接管内设有吸尘风机,除尘箱内设有滤尘组件和喷雾组件,滤尘组件包括滤板和支撑板;除尘箱上设有出气管、排尘口和封闭组件。在造粒过程中,吸尘风机将把塔体内的粉尘吸入到除尘箱内,粉尘将与喷雾组件喷出的水雾接触并下落至滤板上,水体将穿过滤板流入到除尘箱底部,粉尘将残留在滤板上。当滤板上的粉尘堆积较多需要清理时,先取消封闭组件对排尘口的封闭,工人再将手穿过排尘口并将滤板向上翻转至倾斜状态,然后水雾与粉尘将共同从排尘口排出。本申请有效地清理了粉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风造粒塔
本申请涉及造粒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冷风造粒塔。
技术介绍
造粒塔是一种造粒设备,熔体通过塔顶的喷嘴喷出形成液滴,液滴自由落下并与冷风接触冷却,最后液滴将凝固成粒径较小的丸粒并从塔底排出。通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6027626U公开了高温熔融的喷雾冷却造粒塔,包括塔体、塔盖,塔体的塔壁上设有通风口,通风口内设有滤网,通风口与排风扇相连,排风扇上设有调风阀,排风扇的末端安装有筛网,筛网下方塔体上设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上安装有设喷淋头,通风口的对侧塔体上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通过高压泵与料罐相连,塔体内部下方设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下方设有风管,风管末端依次连接有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引吸尘风机。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冷风风向可调节,颗粒转换率高,颗粒均匀,环境污染小,工作效率高,颗粒在塔内的存积率低的优点。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造粒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部分粉尘将向上飘动并附着在排风扇的筛网上,影响了排风扇向塔体内吹入冷风,从而导致造粒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地清理粉尘,本申请提供一种冷风造粒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风造粒塔,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冷风造粒塔,包括塔体和通过连接管连通于塔体的除尘箱,塔体内设有喷料组件和位于喷料组件上方的冷风组件,塔体上设有位于喷料组件下方的出料管;连接管内设有用于将粉尘吸入到除尘箱内的吸尘风机,除尘箱内设有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滤尘组件和喷雾组件,滤尘组件包括通过水平轴转动连接于除尘箱内壁的滤板和固定在除尘箱内壁上的支撑板,滤板的下表面抵触于支撑板的上表面;除尘箱上设有出气管、位于水平轴处的排尘口和用于封闭排尘口的封闭组件,出气管和连接管均位于滤尘组件和喷雾组件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造粒过程中,喷料组件将把原料喷出形成液滴,液滴将与冷风组件吹出的冷风接触冷却,最后液滴将凝固成粒径较小的丸粒并从出料管排出,吸尘风机将把塔体内的粉尘吸入到除尘箱内,有效地清理了塔体内的粉尘。然后粉尘将与喷雾组件喷出的水雾接触并下落至滤板上,水体将穿过滤板流入到除尘箱底部,粉尘将残留在滤板上。当滤板上的粉尘堆积较多需要清理时,先取消封闭组件对排尘口的封闭,工人再将手穿过排尘口并将滤板向上翻转至倾斜状态,然后喷雾组件所喷出的水雾将与粉尘共同沿滤板倾斜方向下滑并从排尘口排出,有效地清理了滤板上的粉尘。当滤板上的粉尘清理完成后,将滤板转动复位,滤板的下表面将抵触于支撑板的上表面,保证了滤板在过滤粉尘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封闭于排尘口的封闭板和插接在排尘口内的密封环,封闭板贴合于除尘箱的外壁,密封环固定在封闭板朝向除尘箱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滤板过滤粉尘的过程中,密封环将插接在开口内,封闭板将贴合于除尘箱的外壁,使得水雾和粉尘不易从排尘口排出。优选的,所述封闭组件还包括带动滤板转动的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封闭板,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滤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把封闭板拉动远离于除尘箱时,封闭板将带动转动杆旋转,转动杆将带动滤板向上翻转,使得滤板上的粉尘能够从排尘口排出,而无需工人将手伸入到除尘箱内翻转滤板,操作方便。优选的,所述封闭组件还包括固定在除尘箱外壁上的限位杆,限位杆的延伸方向与密封环在开口内的滑动方向相同;封闭板上开设有供限位杆滑动嵌设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封闭板沿限位杆的轴向滑动时,封闭板将通过转动杆带动滤板翻转,操作方便;限位杆与限位槽的配合,提高了封闭板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封闭板上开设有连通于限位槽的螺纹槽,螺纹槽内螺纹配合有抵紧于限位杆侧壁的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封闭板使得滤板向上翻转后,将螺栓旋转抵紧于限位杆侧壁,即可将封闭板锁紧固定,此时转动杆和滤板将不易转动,无需工人一直手拉封闭板即可完成粉尘的排出。优选的,还包括冲刷组件,冲刷组件包括用于刷除滤板上表面粉尘的毛刷和固定在毛刷上的手持杆,毛刷呈倾斜设置并位于除尘箱内,手持杆的轴向与水平轴的轴向相同;除尘箱的外壁上开设有供手持杆滑动嵌设的贯穿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滤板向上翻转并平行于毛刷时,把手持杆在贯穿槽内来回滑动,即可促使毛刷循环刷除滤板表面的粉尘,从而便于粉尘从排尘口排出。优选的,所述除尘箱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毛刷的容纳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除尘箱进行喷雾除尘的过程中,毛刷将处于容纳槽内,使得粉尘不易附着在毛刷上。优选的,所述手持杆和毛刷的内部均呈中空设置,手持杆上安装有连通于手持杆内部的进水管,毛刷上开设有若干朝向滤板的喷射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毛刷循环刷除滤板上表面时,进水管内的水体将通过手持杆和毛刷并从喷射口喷射到滤板的上表面,使得滤板上的粉尘被冲出排尘口,提高了对滤板粉尘的清理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除尘箱、吸尘风机、滤尘组件、喷雾组件的设置,使得塔体内的粉尘并吸入到除尘箱内,粉尘与喷雾组件喷出的水雾接触并下落至滤板上,水体将穿过滤板流入到除尘箱底部,粉尘将残留在滤板上;2.封闭组件的设置,当封闭板沿限位杆的轴向滑动远离于除尘箱时,封闭板将通过转动杆带动滤板向上翻转,以便滤板上的粉尘从排尘口排出;3.冲刷组件的设置,当滤板翻转平行于毛刷时,毛刷将循环刷除滤板上表面的粉尘,进水管内的水体将通过手持杆和毛刷并从喷射口喷射到滤板的上表面,使得滤板上的粉尘被冲出排尘口,提高了对滤板粉尘的清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整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表示除尘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表示密封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表示冲刷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塔体;11、下料斗;12、出料管;2、除尘箱;21、连接管;22、吸尘风机;23、出气管;24、排尘口;3、冷风组件;31、冷风机;32、进风管;4、喷料组件;41、喷淋盘;42、进料管;5、滤尘组件;51、滤板;52、支撑板;6、冲刷组件;61、毛刷;611、喷射口;62、手持杆;63、贯穿槽;64、进水管;65、容纳槽;7、喷雾组件;71、雾化喷头;72、通水管;8、封闭组件;81、封闭板;811、限位槽;812、螺纹槽;82、密封环;83、转动杆;84、限位杆;85、螺栓;9、废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冷风造粒塔。如图1所示,一种冷风造粒塔,包括塔体1和通过连接管21连通于塔体1的除尘箱2,塔体1内设有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冷风组件3、喷料组件4、下料斗11和出料管12。如图1所示,喷料组件4包括固定在塔体1内壁上的喷淋盘41和连通于喷淋盘41的进料管42,进料管42远离于喷淋盘41的一端伸出到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风造粒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和通过连接管(21)连通于塔体(1)的除尘箱(2),塔体(1)内设有喷料组件(4)和位于喷料组件(4)上方的冷风组件(3),塔体(1)上设有位于喷料组件(4)下方的出料管(12);连接管(21)内设有用于将粉尘吸入到除尘箱(2)内的吸尘风机(22),除尘箱(2)内设有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滤尘组件(5)和喷雾组件(7),滤尘组件(5)包括通过水平轴转动连接于除尘箱(2)内壁的滤板(51)和固定在除尘箱(2)内壁上的支撑板(52),滤板(51)的下表面抵触于支撑板(52)的上表面;除尘箱(2)上设有出气管(23)、位于水平轴处的排尘口(24)和用于封闭排尘口(24)的封闭组件(8),出气管(23)和连接管(21)均位于滤尘组件(5)和喷雾组件(7)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风造粒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和通过连接管(21)连通于塔体(1)的除尘箱(2),塔体(1)内设有喷料组件(4)和位于喷料组件(4)上方的冷风组件(3),塔体(1)上设有位于喷料组件(4)下方的出料管(12);连接管(21)内设有用于将粉尘吸入到除尘箱(2)内的吸尘风机(22),除尘箱(2)内设有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滤尘组件(5)和喷雾组件(7),滤尘组件(5)包括通过水平轴转动连接于除尘箱(2)内壁的滤板(51)和固定在除尘箱(2)内壁上的支撑板(52),滤板(51)的下表面抵触于支撑板(52)的上表面;除尘箱(2)上设有出气管(23)、位于水平轴处的排尘口(24)和用于封闭排尘口(24)的封闭组件(8),出气管(23)和连接管(21)均位于滤尘组件(5)和喷雾组件(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风造粒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组件(8)包括封闭于排尘口(24)的封闭板(81)和插接在排尘口(24)内的密封环(82),封闭板(81)贴合于除尘箱(2)的外壁,密封环(82)固定在封闭板(81)朝向除尘箱(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风造粒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组件(8)还包括带动滤板(51)转动的转动杆(83),转动杆(8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封闭板(81),转动杆(8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滤板(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光兴赵金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帝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