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19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0
本申请涉及一种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一个分控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灭火剂存储装置和一个电池模组,形成了一个分控阀与一个电池模组一一对应的结构,可以实现对某一特定电池模组单独控制。一个分控阀与一个电池模组一一对应的结构,可以避免多个电池模组彼此之间的干扰,形成分控阀与电池模组的唯一对应关系。从而,当某一特定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时,热失控所在电池模组对应的分控阀将在热失控发生时开启,进而使得灭火剂进入抵达热失控的电池模组内部,直接喷向电池模组内的热失控电池单体。随着灭火剂的喷射,会填充满热失控的电池模组内部,使发生热失控锂离子电池所在的受限空间内或电池内部迅速充满灭火药剂,阻止热失控蔓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今世界对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和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视,使得新能源电动汽车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同时世界各国、世界各大车企也在大力发展的新能源电动车作为替代原有燃油车的主要交通工具。在此背景下,新能源电动车所用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高,电池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提升续航里程的同时,也使得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风险和危害程度越来越大。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风险已被广泛认为是限制新能源车辆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如何确保锂离子电池系统在外部作用或者内部触发进而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电池包外部、车辆和人员的安全已迫在眉睫。然而,传统的灭火装置是将灭火剂简单直接充入箱体内,并没有考虑电池包内部构造、电池单体热失控可能发生的特定区域、灭火药剂在电池包内的均匀性和针对性等问题。进而,传统的灭火装置并没有对热失控锂离子电池进行针对性灭火,导致灭火药剂用量大,灭火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一种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应用于电池箱体,所述电池箱体包括多个电池模组。所述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包括灭火剂存储装置、多个分控阀、多个阀后分控喷管。所述灭火剂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并驱动灭火剂流动。每个所述分控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灭火剂存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多个所述阀后分控喷管与多个所述分控阀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阀后分控喷管的输入端与每个所述分控阀的第二端连接,每个所述阀后分控喷管的输出端延伸至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还包括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具有输入端与多个输出端,用于对灭火剂进行分流。所述分流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灭火剂存储装置的输出端管路连接。所述分流装置的多个输出端分别与多个所述分控阀的第一端一一对应管路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装置包括灭火剂进入管、灭火剂分流管。所述灭火剂进入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灭火剂存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灭火剂分流管具有输入端与多个输出端。所述灭火剂分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灭火剂进入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灭火剂分流管的多个输出端分别与多个所述分控阀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还包括多个阀前分控导管。多个所述阀前分控导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灭火剂分流管的多个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每个所述阀前分控导管的输出端与每个所述分控阀的第一端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还包括多个阀后分控喷管。每个所述阀后分控喷管的输入端与每个所述分控阀的第二端连接。每个所述阀后分控喷管的输出端用于与每个所述电池模组连接,并延伸至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喷射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喷射结构与每个所述阀后分控喷管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喷射灭火剂。且每个所述第一喷射结构设置于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喷射结构。多个第二喷射结构设置于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内。多个所述第二喷射结构分别与每个所述阀后分控喷管的输出端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喷射结构与所述电池模组内的每个电池单体对应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喷射结构与每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泄压阀对应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灭火剂存储装置与所述分控阀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体的外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控阀为爆破阀或电磁阀。上述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一个所述分控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灭火剂存储装置和一个所述阀后分控喷管。且一个所述阀后分控喷管与一个所述电池模组连接。此时,形成了一个所述分控阀与一个所述电池模组一一对应的结构,可以实现对某一特定电池模组单独控制。并且,一个所述阀后分控喷管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分控阀和一个所述电池模组连接,将灭火剂释放至热失控发生的电池模组内或热失控电池单体所在区域。此时,一个所述分控阀与一个所述电池模组一一对应的结构,可以避免多个所述电池模组彼此之间的干扰,形成所述分控阀与所述电池模组的唯一对应关系。从而,当某一特定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时,热失控所在电池模组对应的所述分控阀将在热失控发生时开启,进而使得灭火剂进入抵达热失控的所述电池模组内部,直接喷向所述电池模组内的热失控电池单体。并且,随着灭火剂的喷射,会填充满热失控的所述电池模组内部,使发生热失控锂离子电池所在的受限空间内或电池内部迅速充满灭火药剂。进而,灭火剂会从热失控发生位置向热失控未发生位置进行覆盖,即灭火剂的流动方向与热失控热蔓延方向一致,最终充满整个发生热失控单体附近的受限空间。同时,由于受限空间的几何尺寸和灭火剂的表面张力能够互相正向促进,以及灭火剂的饱和蒸汽压的反向限制,灭火剂能够有效驻留发生热失控的单体的临近空间,充分吸收热失控单体释放的能量,降低热量的累积与传播,阻止热失控蔓延。因此,通过所述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可以控制灭火剂流动路径,对起火的所述电池模组进行定点喷射,能够重点防护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关键产热区域,实现对灭火剂的高效利用,提高灭火效率。通过所述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的定点喷射,可以降低灭火剂的使用量,降低整体重量。并且,通过所述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可以减少原电池系统的热防控零部件,可减少甚至取消气凝胶、云母片、防火棉等热防护零部件的使用,同时提升灭火效果,降低成本。同时,通过所述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使得灭火剂在热失控的所述电池模组内部驻留足够长的时间,对防护时间进行了有效延长,防止热失控蔓延,充分保护了电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中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中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沿图1中A-A方向剖面)。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沿图1中A-A方向剖面)。附图标记说明: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100、电池箱体80、电池模组30、电池单体310、灭火剂存储装置10、分控阀20、分流装置40、灭火剂进入管410、灭火剂分流管420、阀前分控导管50、阀后分控喷管60、第一喷射结构710、第二喷射结构720、电池单体310、泄压阀3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应用于电池箱体,所述电池箱体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包括:/n灭火剂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并驱动灭火剂流动;/n多个分控阀,每个所述分控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灭火剂存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n多个阀后分控喷管,与多个所述分控阀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阀后分控喷管的输入端与每个所述分控阀的第二端连接,每个所述阀后分控喷管的输出端延伸至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应用于电池箱体,所述电池箱体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包括:
灭火剂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并驱动灭火剂流动;
多个分控阀,每个所述分控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灭火剂存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多个阀后分控喷管,与多个所述分控阀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阀后分控喷管的输入端与每个所述分控阀的第二端连接,每个所述阀后分控喷管的输出端延伸至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还包括:
分流装置,具有输入端与多个输出端,用于对灭火剂进行分流;
所述分流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灭火剂存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流装置的多个输出端分别与多个所述分控阀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包括:
灭火剂进入管,所述灭火剂进入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灭火剂存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灭火剂分流管,具有输入端与多个输出端;
所述灭火剂分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灭火剂进入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灭火剂分流管的多个输出端分别与多个所述分控阀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式锂离子电池灭火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王亮刘海涛高永权姜乃文
申请(专利权)人: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