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坐落式AUV水下对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87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5
一种坐落式AUV水下对接平台属于水下无人航行器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通用性差、易发生偏离及撞击以及对接耗时长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对接平台底座;设置在对接平台上端面一端的阻拦索装置;设置在AUV主体艉段的捕捉臂装置,捕捉臂装置至少包括相对AUV主体转动配合的捕捉臂,通过捕捉臂和阻拦索装置配合实现捕捉;安装在AUV主体末端的AUV推进装置;安装在AUV主体艏段的水下摄像机;安装在AUV主体顶部的吊环和水声通信装置,通过水声通信装置和水面进行通信;设置在对接平台底座上的夹爪装置,夹爪装置通过电机驱动装置驱动开合实现对AUV主体的夹持或释放;用于AUV主体和对接平台底座通信的USBL装置;以及用于AUV主体充电的水下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坐落式AUV水下对接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无人航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坐落式AUV水下对接平台。
技术介绍
近年来,水下无人潜航器(UUV)发展迅速,其中AUV由于体积小、重量轻、隐蔽性高且无缆限制,非常适合执行海底资源勘探、地形重构、钻井支援、水下设备维护与维修、援潜和救生等任务。然而AUV的续航能力及作业时间有限,这就需要对接平台为其提供电能补充和数据传送。目前,国内外在AUV的水下对接平台设计上,主要有三种:捕捉式对接装置、导向式对接装置和平台式对接装置。其中,捕捉式对接装置利用舷部安装的捕捉绳索、杆类等装置完成AUV的捕捉对接,装置结构复杂,平台通用性差;导向式对接装置利用圆锥导向罩、喇叭筒实现目标的对接,对AUV的操纵性要求高,易发生偏离及撞击。平台式对接装置,利用AUV自带的捕捉机构,采用航母拦阻系统的原理坐落在对接平台上,但在海流影响下很难完成AUV的锁定,对接耗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坐落式AUV水下对接平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通用性差、易发生偏离及撞击以及对接耗时长的问题,完成AUV主体高效、简便的水下对接及电能补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坐落式AUV水下对接平台包括:对接平台底座;设置在所述对接平台上端面一端的阻拦索装置;设置在AUV主体艉段的捕捉臂装置,所述捕捉臂装置至少包括相对AUV主体转动配合的捕捉臂,通过捕捉臂和阻拦索装置配合实现捕捉;安装在所述AUV主体末端的AUV推进装置;<br>安装在所述AUV主体艏段的水下摄像机;安装在所述AUV主体顶部的吊环和水声通信装置,通过所述水声通信装置和水面进行通信;设置在所述对接平台底座上的夹爪装置,所述夹爪装置通过电机驱动装置驱动开合实现对所述AUV主体的夹持或释放;用于AUV主体和对接平台底座通信的USBL装置;以及用于AUV主体充电的水下无线充电装置。所述阻拦索装置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对接平台底座上端面的立柱A;垂直设置在所述对接平台底座上端面的立柱B;所述立柱A或立柱B内设置有拉力计,所述拉力计并与阻拦索相连。所述捕捉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AUV主体内部的支撑板,所述AUV主体艉段底部设置有开槽;一端固定在所述AUV主体上的捕捉臂基座;一端通过短销和所述捕捉臂基座转动配合的捕捉臂,所述捕捉臂另一端为勾状结构;连接在捕捉臂和支撑板之间的弹簧;固定在所述捕捉臂另一端的铁圈;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底部为圆形豁口,所述铁圈和所述电磁铁的圆形豁口相切。所述水下对接底座包括平行设置的沟槽A和沟槽B;所述夹爪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两组,两组所述夹爪装置分别相对沟槽A和沟槽B滑动配合;第一组包括:和所述沟槽A滑动配合的底部基座A;和所述沟槽A滑动配合的底部基座B;通过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底部基座A和底部基座B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设置在所述底部基座A上的夹爪A,所述夹爪A上设置有沿沟槽A方向的梯形开孔A;以及设置在所述底部基座B上的夹爪B,所述夹爪B上设置有沿沟槽A方向的梯形开孔B,梯形开孔A和所述梯形开孔B相对设置,所述夹爪A和所述夹爪B上部的爪齿在轴向上相互交错设置;第二组包括:和所述沟槽B滑动配合的底部基座C;和所述沟槽B滑动配合的底部基座D;通过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底部基座C和底部基座D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设置在所述底部基座C上的夹爪C,所述夹爪C上设置有沿沟槽B方向的梯形开孔C;以及设置在所述底部基座D上的夹爪D,所述夹爪D上设置有沿沟槽B方向的梯形开孔D,梯形开孔C和所述梯形开孔D相对设置,所述夹爪C和所述夹爪D上部的爪齿在轴向上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两套:第一套包括:通过所述基座A设置在所述对接平台底座上的丝杠A,所述丝杠A包括旋向相反的两段;和所述丝杠A一端固定连接的电机A;以及设置在所述丝杠A上分别和所述丝杠A旋向相反的两段配合的梯形螺母A和梯形螺母B,所述梯形螺母A和所述梯形开孔A固定连接,所述梯形螺母B和所述梯形开孔B固定连接;第一套包括:通过所述基座B设置在所述对接平台底座上的丝杠B,所述丝杠B包括旋向相反的两段;和所述丝杠B一端固定连接的电机B;以及设置在所述丝杠B上分别和所述丝杠B旋向相反的两段配合的梯形螺母C和梯形螺母D,所述梯形螺母C和所述梯形开孔C固定连接,所述梯形螺母D和所述梯形开孔D固定连接。所述USBL装置包括包括声头和应答器,所述声头安装在对接平台底座上,应答器安装在AUV主体艏段的底部。所述水下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安装在AUV主体底部的充电次级模组;安装在对接平台底座上的充电基座;以及安装在充电基座内的充电初级模组;充电初级模组与充电次级模组配套。所述水下摄像机包括摄像头和补光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夹爪装置在合拢时呈水滴构型,合拢过程中利用夹爪对吊环和水声通信装置的限位作用降低AUV横滚的可能,提高对水底洋流的抗干扰性,保证平台对接成功率。夹爪合拢后将AUV固定在充电基座上,使AUV与充电基座内的充电模组平行,保证充电效率。2、本专利技术的阻拦索装置利用拉力计检测阻拦索上的张力状态,进而判断捕捉臂与阻拦索是否挂接成功,并将信号传递给对接平台,通过电机驱动夹爪装置完成AUV的锁紧固定。3、本专利技术的捕捉臂装置采用电磁装置完成捕捉臂的释放与回收,并利用弹簧实现捕捉臂的快速释放和避碰限位,提高捕捉臂装置的稳定性和寿命。4、本专利技术的对接平台主体前后通透,与导向罩装置不同,当AUV充电完成后,可直接驶离平台进行作业,不需要反转螺旋桨使AUV倒退,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捕捉臂没有挂索成功时碰撞的可能,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坐落式对接平台对AUV充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夹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坐落式对接平台对AUV充电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对接平台基座及其上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AUV主体上的捕捉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对接准备过程的AUV状态结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AUV充电及数据交换过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其中:1、AUV主体,2、AUV推进装置,3、夹爪装置,301、夹爪A,302、夹爪B,303、夹爪C,304、夹爪D,305、梯形开孔A,306、梯形开孔B,307、梯形开孔C,308、梯形开孔D,309、底部基座A,310、底部基座B,311、底部基座C,312、底部基座D,4、阻拦索装置,401、立柱A,402、立柱B,403、阻拦索,5、捕捉臂装置,501、捕捉臂,502、电磁铁,503、铁圈,504、弹簧,5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落式AUV水下对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接平台底座(10);/n设置在所述对接平台上端面一端的阻拦索(403)装置(4);/n设置在AUV主体(1)艉段的捕捉臂(501)装置(5),所述捕捉臂(501)装置(5)至少包括相对AUV主体(1)转动配合的捕捉臂(501),通过捕捉臂(501)和阻拦索(403)装置(4)配合实现捕捉;/n安装在所述AUV主体(1)末端的AUV推进装置(2);/n安装在所述AUV主体(1)艏段的水下摄像机(6);/n安装在所述AUV主体(1)顶部的吊环(11)和水声通信装置(12),通过所述水声通信装置(12)和水面进行通信;/n设置在所述对接平台底座(10)上的夹爪装置(3),所述夹爪装置(3)通过电机驱动装置(9)驱动开合实现对所述AUV主体(1)的夹持或释放;/n用于AUV主体(1)和对接平台底座(10)通信的USBL装置(7);/n以及用于AUV主体(1)充电的水下无线充电装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落式AUV水下对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接平台底座(10);
设置在所述对接平台上端面一端的阻拦索(403)装置(4);
设置在AUV主体(1)艉段的捕捉臂(501)装置(5),所述捕捉臂(501)装置(5)至少包括相对AUV主体(1)转动配合的捕捉臂(501),通过捕捉臂(501)和阻拦索(403)装置(4)配合实现捕捉;
安装在所述AUV主体(1)末端的AUV推进装置(2);
安装在所述AUV主体(1)艏段的水下摄像机(6);
安装在所述AUV主体(1)顶部的吊环(11)和水声通信装置(12),通过所述水声通信装置(12)和水面进行通信;
设置在所述对接平台底座(10)上的夹爪装置(3),所述夹爪装置(3)通过电机驱动装置(9)驱动开合实现对所述AUV主体(1)的夹持或释放;
用于AUV主体(1)和对接平台底座(10)通信的USBL装置(7);
以及用于AUV主体(1)充电的水下无线充电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落式AUV水下对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索(403)装置(4)包括:
垂直设置在所述对接平台底座(10)上端面的立柱A(401);
垂直设置在所述对接平台底座(10)上端面的立柱B(402);所述立柱A(401)或立柱B(402)内设置有拉力计,所述拉力计并与阻拦索(40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落式AUV水下对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臂(501)装置(5)包括:
设置在所述AUV主体(1)内部的支撑板(508),所述AUV主体(1)艉段底部设置有开槽(507);
一端固定在所述AUV主体(1)上的捕捉臂基座(506);
一端通过短销(505)和所述捕捉臂基座(506)转动配合的捕捉臂(501),所述捕捉臂(501)另一端为勾状结构;
连接在捕捉臂(501)和支撑板(508)之间的弹簧(504);
固定在所述捕捉臂(501)另一端的铁圈(503);
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508)上的电磁铁(502),所述电磁铁(502)底部为圆形豁口,所述铁圈(503)和所述电磁铁(502)的圆形豁口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落式AUV水下对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对接底座包括平行设置的沟槽A(13)和沟槽B(14);所述夹爪装置(3)包括结构相同的两组,两组所述夹爪装置(3)分别相对沟槽A(13)和沟槽B(14)滑动配合;
第一组包括:
和所述沟槽A(13)滑动配合的底部基座A(903)(309);
和所述沟槽A(13)滑动配合的底部基座B(904)(310);通过所述电机驱动装置(9)带动所述底部基座A(903)(309)和底部基座B(904)(310)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
设置在所述底部基座A(903)(309)上的夹爪A(301),所述夹爪A(301)上设置有沿沟槽A(13)方向的梯形开孔A(305);
以及设置在所述底部基座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延礼胡鑫玉张国庆卫军白桂强马习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